【长安村落】——滦镇街道党旗寨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地处秦岭北麓,位于西沣公路、环山公路、高鸭公路环抱的三角地带,东南西北分别与西王村、杨家庄、南八元、泉子头四村毗邻。一条乡村公路东西穿村而过,分别与国道、环山线连通。3个村民小组,204户822人,面积920亩。

据村中90岁以上的几位老人回忆,前辈们曾讲:古代(朝代不祥)有一位官高位显的官员出自现在王里村(该村发现有古城墙遗址),这位官员给其父做寿,皇上亲自驾临祝贺,随行官员分别住在西王村、东王村,御林军分别在皇上、官员住地周边的乔良寨、白杨寨和党旗寨安营扎寨,形成犄角之势,为其保驾护航。因最早一户党姓在此居住,为了区分军队驻地,故被御林军统帅命名为“党旗寨”,“三王三寨”的故事由此而来。

清朝中期,先后有夏、李、宋、王、宗五大姓氏人家迁入居住,随着岁月流逝,夏、宋两户因各种因素后续无人淡出,党、李两姓人口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族群,唯有王、宗两姓形成两大族群至今。清朝末年,姚姓从长安区五台留村迁入,繁衍至今已经六代,目前25户。三组李姓民国初期从滦镇红庙村迁入,现有30余户。

新中国成立前只有六七十户,一条街道,先辈们在村东口修有一座石材两层城楼,西门修有一层砖材门楼,周边修有3.5米高的土城墙,形成一个安全的古堡,东门内建有初小学堂一座。东门外东南角建有一座关公庙,西门外西北角建有观音菩萨庙一座,村西南建有一座庙,村东南角建有一座镇妖辟邪的七层砖塔。庙宇内雕梁画栋,塑像个个栩栩如生,是西石村老艺人雕塑大师人称宋三的杰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恢复经济,特别是在1958年公社化后,在全县率先把街道道路修成石子路,中间配有木条围栏花园,街道墙壁上有图文并茂的党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规划、村规民约,各项规章制度等宣传栏。东门外有农民手托地球的大型照壁画;西门外饲养室的大山墙上画有一个20平方米的大型壁画,农民头裹羊肚毛巾手拿马鞭,骑着一匹前蹄扬起的高大骏马。先后建有村办企业砖瓦厂、陶瓷厂,水利设施配套齐全,粮食连续增产,年年超额完成农业税、公购粮上缴任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文明模范典行村之一,长达十余年之久。

改革开放后,落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百亩猕猴桃、葡萄园相继建成挂果,成为当时内苑乡的亮丽风景点;积极支持青年劳动力学习技术,锻造出一支60多人从事建筑装修的队伍,分别奋战在西安地区乃至甘肃、河南等地。党员王吉利带头致富,在村开办铸铁厂,培养出20余名能吃苦、爱学习、懂管理的青年技术工人,这些青年嗣后成为西安铸造行业的一支生力军。

新中国成立前无一名高中生,1960年前没有一个大学生。现有大专毕业生近30名,其中有教授两名,七八名在我国航空、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教育等部门工作的技术骨干,在政府供职的公务员有4名正处级干部和三名正科级干部。

党学海,人称“党居士”,一生崇佛,奋斗几十年,在秦岭沣峪沟玉皇坪山顶凿石为池蓄水,悬崖绝壁处修建庙宇,成为闻名佛教界“南井池”的奠基人。

投稿、闲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