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教化】壮哉我泱泱中华礼仪之邦

我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乐文明史蕴涵着中国独特的价值观和人文理念的文明体系,它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核心元素,是华夏文明的标志,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基因。古代中国的礼,是物质(礼物)、典章制度(礼制)、践履(礼仪)、伦理思想(礼义)等多层面的统一体,兼具政治、宗教、伦理、道德等多重属性。甚至有学者认为“礼文化”在某些方面与“中国文化”是重合的。史学大师钱穆在与美国学者杰里·邓尔麟的谈话中就曾提到“要了解中国文化,必须站到更高来看到中国之心,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

中国礼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现在学界普遍认为中华礼制是从原始的风俗、习俗或说习惯中分化出来,逐渐形成国家层面上的一种礼仪规范。先秦是中华礼制的萌芽与草创时期,史传“周公相成王,王道大洽,制礼作乐”,使得礼成为一种古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开端,后经孔子和荀子等人的大力发扬,使得“礼”成为了一门广博的体系,包含了古代社会中的方方面面,成为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准则。

周公

在中国的礼文化研究中,“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是最重要的文献资料,他们可以说是古代礼乐文化的集大成者,对后世的礼制发展和儒家文化有着深厚影响。随着魏晋南北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在与汉族交往中,少数民族的礼俗也逐渐融入中华礼制这一体系中,直至《大唐开元礼》,成为古代五礼制度发展到完善时期的代表。宋代理学兴盛,宋人以礼为理,中华礼仪从理论上更趋于哲理化,也更加伦理化,同时自唐代出现的私家之礼(家礼)也在宋元明清得到了长足发展。司马光《家范》、朱熹《家礼》的修撰,在当时及对后世的私家礼仪产生了极大影响。国家层面上的礼制逐渐向民间扩散与普及,并且对民众的日常礼仪规范起到极大的作用。

华夏古礼的传统,大致可以分为“经礼”和“曲礼”二部分。《礼记·礼器》中有“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的说法,可见其细碎的程度。先让我们来讲讲“经礼”。

经礼

“经礼”指为了较隆重的特地目的而实行的一整套礼仪,亦即《仪礼》所载的“冠婚丧祭燕射朝聘”等各礼,到魏晋时期又总括为国家政府层面的“吉、凶、军、宾、嘉”五礼。

吉礼是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等的礼仪活动。如圜丘祀天、祇谷、大雩、明堂制度、祭五帝、祭寒暑、祭日月星辰、方丘祭地、祭祀社稷、祭祀四望山川、祭五祀六宗、宗庙时享等。

凶礼是指遇到凶恶的事情时举行哀悼、救患减灾的礼仪活动。包括丧葬礼、荒礼、吊礼、恤礼、禬礼等。后多特指丧葬礼仪。

军礼即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活动。如《周礼》所举大师、大均、大田、大役、大封之礼。

宾礼是邦国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如朝觐礼、会同礼、会盟礼、聘问礼等。贵族之间相见的礼节,也属于宾礼。

嘉礼是指重大的庆典活动或者其他使民众相互亲和的礼仪。如改元即位、朝礼、婚礼、冠礼、宴飨礼、饮酒礼、射礼、学礼等。有时特指婚礼。

曲礼

所谓“曲礼”,则指日常生活的礼仪规范或从礼仪形式中归纳出来的通则,而不是一整套的仪式。“曲礼”之名首见于《礼记·礼器》:“故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致一也。”朱熹《仪礼经传通解》认为:“所谓曲礼,则皆礼之微文小节,如今《曲礼》《少仪》《内则》《玉藻》《弟子职》篇所记事亲事长、起居饮食、容貌辞气之法,制器备物、宗庙宫室、衣冠车旗之等,凡所以行乎经礼之中者。”曲礼为具体细小的仪节,内容庞杂,既包括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礼仪,也包括有关事亲敬长、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修身交友的原则等内容。

曲礼在先秦、秦汉时期即已受到重视,经过唐宋变革,礼制下移,中古以后逐渐在学理与实践两个层面上获得发展。一是家礼、家训类著作不断涌现。家礼的内容主要是家庭成员应遵守的家庭礼法,以及家庭成员的日常起居及婚、丧、祭等礼仪规定。家训则主要是教育后代有关修身为学、为人处世、择友从师、齐家爱国等方面的内容。二是中古以后,为适应对民间的社会教化,民间村规乡约、乡礼大量出现。村规乡约大部分以立教、明伦、敬身为主,注重道德教化,对百姓的日常礼仪作了规定。三是南宋以后,伴随着书院的复兴,各地的大小书院都有自己的学规,其内容多注重修身敬德,对学子的平常礼仪也有规定。这些礼仪规则,均为先秦曲礼之苗裔,经过儒家知识分子的以身作范,以及通过童蒙教育与书院教育等方式予以推行。

曲礼与经礼的精神是一致的,其内在精神是仁与敬,外在功用则是和谐。仁是对他人的关怀、尊重与仁爱情感,或是对他人施以恩惠。《礼记·儒行》说:“礼节者,仁之貌也。”礼仪最核心的要素是要有“仁人之心”,无此则礼将流于虚情假意。“仁”是尊敬别人的情感基础,人具有仁爱,则在人际关系中会互相礼敬对方,关爱对方,否则“敬而不爱,非真敬也”。(《朱子语类》宋·黎靖德编)

中国古礼的核心则在于“敬”,礼仪的根本即在于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对对方的敬意。《左传·僖公十一年》论述敬的意义说:“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记·曲礼上》开篇即言:“毋不敬”。在我国古代,恭敬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它是一切德行之基础,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说:“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因此,古代人际交往以谦让为重要的践履原则,将就“自卑而尊人”、“自谦而敬人”。《礼记·曲礼》亦有言:“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强调与人交往时要谦卑自持,尊敬对方。

曲礼所包含的范畴相当之大,若想要穷尽恐怕必须是另一个鸿篇巨著,此处我仅从以下几点为大家介绍下曲礼的几个特点。

礼让、体贴他人

“谋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也。”——《礼记·曲礼》

解读:若要求教于长者,一定得携带几、杖跟从;长者问话,一定要谦让后再回答。

“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履,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视瞻毋回。户开亦开,户阖亦阖。”——《礼记·曲礼》

解读:将要登堂时,要提高自己的声音以告诉室内之人;若室门外有两双鞋,要能听到室内人的谈话声,才可以入室;听不见说话声,说明室内人在密谈,就不要擅入;进门后,目光要下视,不东张西望;入门后,原先若虚掩其门的,要也半关上门。

协调人际关系

“君子不尽人之欢,不竭人之忠,以全交也。”——《礼记·曲礼上》

解读:君子不能要求朋友违背意愿、强作欢乐来迎合自己;也不能要求朋友无保留地奉献忠诚,只有这样方能保全友谊。

“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礼记·曲礼上》

解读:在争吵时,不要存着取胜于人的心理;在分财产时,也不要存着多分的想法。

“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礼记·缁衣》

解读:可以说而不可以做的话,君子不说;可以做却不可以说的事,君子不做。意指必须言行一致。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

解读: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有益处;与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与谗媚奉迎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有害处。

尊师敬老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解读:在求学的道理中,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只有受到尊敬,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只有受到尊敬,人们才能敬重学问,认真学习。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解读:(如果社会和谐,人人尊老爱幼,)就不会有头发斑白的老人在路上背负着重物行走了。(会有好心的年轻人会替他背着。)

“斑白者不提挈”“轻任并重任分”——《礼记·王制》

解读:老者年迈体衰,不应再身背重物行走于道路,年轻人应分担其物,以减轻老者的负担。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养蒙便读·言语》

解读:在父母亲等长辈面前侍候,言谈表情应当严肃恭敬,不能因为些小的琐事,而大声喊叫和呵斥。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弟子规》

解读: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但若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

上述我所列举的仅仅只是我中华礼仪教律中极少的一部分,但若要扪心自问一番,上述几条是否为人生中的至理名言,其中我们又真正能做到几点呢?

我国的传统礼制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它旨在实现家庭、社会秩序的和谐,达到一种“四海之内合敬同爱矣”(《礼记·乐记》)的境界。基于此,它重视个体道德人格的培养,重视家庭亲情;反对“穷人欲”的放纵,讲究“立中制节”、“勤俭节约”;崇尚“礼之用,和为贵”,追求人际社会的温情与人与人之间的敬意。这些内在精神追求与传统礼仪内外议题,共同塑造了中华礼仪之邦从容的气质。

传统礼仪以道德为内核。古代德的条目很多,仁、义、礼、智、信等德行均是个人与他人、社会发生联系时所应遵行的原则,这些德行的落实皆要求个人具有自觉的责任意识与“互以对方为重”(梁漱溟语)的善良之心。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培育私德还是公德,关键亦在于弘扬责任意识,发扬传统礼仪中蕴涵的“以对方为重”的伦理原则。否则,现代礼仪也不过是逢场作戏,敬让他人、诚信待人只会成为空谈,社会公德建设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