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功用的朴素理解

│编者按│

“学语文是做什么用的?”这个发问已经持续了很多年。

答案有很多种,但做法往往只有一种。

10年前,编者也曾写过一篇文章《学语文是做什么用的?》(发表于《福建教育》2011年第37期总第818期,点击链接可查看),10年过去了,一切如昨。

诸如“人文性”“工具性”的提法也许早已过时了,很多立在潮头的专家学者或者同行们,或许早就不屑于甚至要鄙视这样的提法了。但,又有何妨?所谓“提法”,不就是些个换了件衣裳的所谓“术语”吗?只不过,越来越多的人都只是站在围观的人群中,没有人做那个勇敢的小男孩,喊出:其实它什么都没穿!

近些年来,由于对语文学科“工具性”有意或无意的忽视,加上信息化时代的影响,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语文应用能力出现了下滑的趋势,汉语言的规范化表达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钱理群先生说:“中国教育病症已不是观念问题,而是利益问题。”可谓一语中的。在各路专家满天飞的当下,在各种专业术语纷纷出炉的当下,拨云见日,让语文教育返璞归真,这大概是每一个真正从事语文教育的同仁们最期待的吧。

近日,读到杨卫民老师16年前写的一篇文章——《对语文功用的朴素理解》,杨老师的“朴素理解”给人以启发,故推荐。

│对语文功用的朴素理解│

在此文的标题中,有一个关键词,即“朴素”。

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笔者真诚地认为:许多问题,不采取理论上、形而上的推导,有时反而更容易接近事物的本质。

作为学生,孩子们为什么要学语文?作为教师,我们为什么要教学生语文?如果不借助《语文课程标准》中现成的词句,答案会是什么?

会有很多学生说:“语文是中、高考中的重头戏,不学好,那可亏大了!”

在正式的场合,鲜有语文教师会坦然地回答:“为了让学生考好。”可是,实际上,研究考试、教授应试技巧,却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孜孜不倦地努力着的工作。

如果由笔者用朴素的语言来回答,中学阶段学语文应该有两方面的功用:一是为考试;二是为学生们日后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而在我看来,如果考试不异化为“敲门砖”,即可统一为后者。

于是,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的是,当我们的学生离开中学校园,当他们成为一个公民充当社会与家庭的各个角色的时候,语文,在他们身上有什么用?

笔者于是马上想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很明确地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界定,止住了许多纷争,正如术语“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般,着实天衣无缝。

一、思辨“人文性”

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其“人文性”究竟如何影响一个孩子的人生呢?语文学科,在“人文”方面,究竟应该承载怎样的责任呢?这却是模糊不清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笔者认为,以上诸项,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美好的愿望吧,但,语文学科当真能承载如此重任么?只怕,马瘦货重,结果只会仍旧落得个“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的鞭笞吧?谁让你语文要定下目标,为“天下苍生”的品德修养、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和谐发展、人生态度、价值观甚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负责呢?语文真能造就现代人所有的美德么?

暂不说已经具有优良传统的思想品德课了,笔者新近获知,一些省市正轰轰烈烈地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其中强调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要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而本省也正酝酿此事。笔者真的希望这些学科能为语文这匹瘦马减负啊!

语文学科究竟应当如何定位其人文承载呢?既然课标崇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笔者以为至少也应该有允许争鸣的宽容度吧?那不妨容许笔者谈谈己见。

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是从毕业生的角度出发的。一个已经完成了基础教育的公民,教育者期待他从曾经接受的语文学科教育中习得什么理念?是对“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的深刻印象,还是“人定胜天”的观念?当时间的洪流滚滚向前,在一个价值重估的社会转型期,在一个信息爆炸思想冲撞的地球村里,一个中国少年,应该被我们灌输什么?

文章总是承载着思想的,所以,在教授每一篇课文的同时,学生们必然地接触到某种思想观念。可是,老教师们应当见证了几十年来随着课文内容的改变而不断改变着的思想观念(虽然,其间也有些不变的东西),那么,我们如何能轻易地相信,目前教科书上的思想观念能适用于今后的几十年呢?

举一个例子。

环保观念,这该是大部分教师认为不会“过时”的了。可是人与自然究竟应该如何和谐发展,这却是个极深奥的问题,是一个涉及许多学科的一个庞大的系统问题,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章,却忽略了这一复杂性。在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中,就将第三单元的思想主题定为“树立环保意识”,并作为教学的一个目的,而重点课文便是严春友的议论性散文《敬畏自然》,文章的中心观点很明确,即“人类应当敬畏自然”,而结论中说“首先应该把它们(其他生物)看做是我们平等的生命”云云。这是时下颇流行的观点,但真的要学生接受他的观点,才算有了环保观念么?是否担心学生们因此产生素食主义倾向?而且,在这个单元的其他课文中,似乎都在加深对自然的敬畏,有些学生将《旅鼠之谜》与《敬畏自然》联系起来时,甚至得出了可怕的结论——过度膨胀的人类,也该像旅鼠一样采取极端措施,以使种群数量得以控制。这个结论与希特勒发动战争的逻辑起点竟惊人地相似!这给语文教师提出了相当严峻的问题,这个单元的“人文性”如何落实?笔者在教授这个单元时,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在推荐给学生更多的相关文章时,介绍了一篇观点与课文相反的文章——中科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的《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促使其对人与自然问题的进一步思考;而对于学有余力,对环境问题特别感兴趣的同学,还推荐了旅美知名学者丁林的文章《全球环境变化的思考》,使学生在此问题上拥有更广的视野。笔者以为,学生读一篇此类文章,只需了解一种思想,而不必强求其认同这种思想;而完全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更多阅读,在比较甄别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当这样的阅读成为主动的需求,甚至成为学生日后生活中的习惯,笔者有理由相信,语文学科实现了它最有价值也最独特的“人文性。”

上面的例子,是与现实生活关系紧密的时文的例子,而“文学作品”呢?在生活节奏越发急骤,人的忙碌越发盲目的现代社会,文学对于一个现代人的意义,笔者以为更加重要。它使人们看见了现实背后的纵深,了解平常看不见的、更贴近存在本质的现实,台湾作家龙应台女士曾将之形象地喻作“湖水里头那白杨树的倒影”,一个与我们的心灵直接观照的层面,它有时能救赎一颗即将颓废的心灵。

谈及文学阅读,笔者记起美国政府进行的一项调查,很想引为它山之石。

美国有个人口普查局,主要工作是普查人口,但也定期做各种各样的抽样调查。比如,逢2的年头,有一项调查是了解18岁以上的美国人他们在前12个月内与工作学习无关的休闲阅读和参加各项文体活动的情况(普查局本身倒也未必有如此浓厚的人文情怀,这一调查是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在1982年提出来的,普查局从善如流,欣然承担了收集数据的任务)。2002年,他们又对美国人的阅读习惯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艺术基金会于2004年7月公布了题为《美国:阅读在危险中》的研究报告。研究者发现,只有47%的美国人休闲时阅读过文学作品,比1992年的调查减少7%,比1982年的调查减少10%;休闲时至少读过一本书的人占57%,而10年前是61%。20年来,不论男女,不论族裔,不论教育程度和收入,各个年龄组的阅读人数都在下降,阅读在危险中!

艺术基金会在他们的报告里,特别指出文学阅读者的投票率和参与各项慈善活动的比例,都远远超过非阅读者。他们号召出版社、文化组织、媒体和教育界人士群起保卫阅读!

美国各大报纸立即呼应跟进,专栏作者纷纷发表文章:“我们的民主体制需要肯读书能思考的公民”,等等。有人甚至从反面论证阅读的好处。他发现阅读率下降的同时,患忧郁症的比例在上升,这应该不是偶然的。这位先生认为,看电视和上网给人一种热闹的假象,关掉机器后人会感到特别孤独,容易导向忧郁;只有本来就是单人行为的读书,才能解除令人低沉的孤独感。

不由想到国人的阅读,国人的阅读现状,不也是岌岌可危的么?那么,谁为此负责?如果要从基础教育上究其责任,语文教育是责无旁贷的,没有其它任何学科能帮语文分担。如果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必须由各学科因其学科专业特性而各司其职的话,那么语文学科最应当承担的就是这项职责——培养乐于阅读的习惯。

二、“工具性”举隅

在ISO质量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视对产品售后质量的追踪反馈与分析整改,而在考察学生对语文工具的掌握程度上,笔者以为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只是我们无法将不合格的毕业生召回重修。但正因为这一点,我们要对已有的教训格外重视,也要对可能产生的问题有所预见,正如许多家长所说的:“我只有一个孩子,凭什么拿我的孩子做试验品?”

新的课程标准的推行,需要实践使之完善,语文学科教学内容的建设正在专家们的努力下紧锣密鼓的进行中。而笔者想先绕开专家们引经据典而产生的结论,用自己朴素的思考来围绕“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些话。

首先,语文学科应力图使学生具备阅读的能力。这是与笔者前文所述“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乐于阅读的习惯”相配套的;其次,语文学科应力图使学生具备表达的能力。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如何进行,也是王荣生博士和语文界的专家学者们所关注的,在此,笔者也不便展开;但在工作实践、实际生活中,笔者却发现了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语法,正淡出语文教师们的关注区域,对此现象,笔者颇感忧虑。

以下现象颇具代表性。

在一次学术会议上,一位同行对笔者说:“你们学校的单元考,居然还考语法?!”

“我要为学生们今后高中阶段的学习负责。”

“嗐,到他们高考的时候,早就不考语法了!”她以先知般的语气说:“现在不都在弱化语法么?”

“老师,我还是不明白,答案为什么是B?”一个高三学生,指着一道科技文阅读题,百思不得其解。

“很简单,让我们来分析这个句子的主干,……再分析一下它与下面语句间的关系,你就会发现……”

“老师,什么是句子主干?句子间的关系怎么能决定语意的偏重呢?”

“你们初中时没学语法么?”

“书上倒有,可中考不考啊!学了干嘛?”

“老师,我还是不明白,这个概念为什么必须这么表述,这简直是文字游戏!”另一位高三学生,指着一道语言运用题,愤愤不平。

“我们在严谨地表述一个概念时,处在判断词左右两边的偏正短语的中心词应该是一致的,这是基本要求啊!”

“等等,老师,我完全糊涂了——什么是中心词、偏正短语?”

“你们初中时没学语法吗?”

“语法,老师好像讲过,可是马上又说不考,那我怎么记得?!”

“老师,这道物理题,我好像读不懂啊!”

“老师,数理化的题,我好像总在审题上出毛病!”

当一个学生因为对语法无知,对复杂的句子只能“凭着感觉走”,而在高中学习中困扰重重的时候,谁该负责?

“词法、语法不作为中考的考试内容,我们要尽量减轻学生的负担,不考这些深奥难懂、枯燥乏味的东西!”这声音很熟悉吧?

“不可拆线的插头的设计应保证软缆在插头的入口处不会产生过度的弯曲。”

“插头内部及插头与导线之间的电气连接的接触压力不得通过绝缘材料传递,除非金属部件具有足够的弹性来补偿任何可能出现的绝缘材料的收缩与屈服。”

这是一份 “工业及信息产品电气安全检验报告”上的几行字,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笔者很快理解了这两句话。

可是,每一个接受完基础教育的学生都能理解这句话么?一些与文学不沾边的职业,对工作人员的文字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其实是很高的,而这种理解力,正是以语法为基础的。

“由于买受人原因,未能按期交付的,双方同意按以下方式处理:买受人应在出卖人书面通知中载明的交付日期内到出卖人指定的地点付清所有应付款项并办理房屋交接手续,逾期办理的,每逾期一日应交纳商品房保管金人民币20元整。买受人无合法理由逾期接楼或拒不接楼,则以出卖人书面通知的交付日期为准,视为出卖人已经依约交付。”一个年轻人反复琢磨着购房合同上的这句话,觉得自己吃亏了,可为什么吃亏,怎么写不吃亏,他也不知道。

“您就签了吧,我们的合同是格式文本,也就是依据现行法律与行业规范制订的,绝对没问题。我们卖了那么多房子,要是有问题,别人不早就吵翻了?”

“真的?……”

“听说《物权法》要出台了,正在网上征集意见呢!”

“哎,那些法律条文,谁读得懂啊?”

“那些法律名词,不是都有解说么?”

“解说了我也不懂,那些句子绕来绕去,我看了就犯晕。”

“那是用最严谨的逻辑、最规范的语法写成的条文,怎么就让你犯晕呢?”

“语法和逻辑,我就没学过呀!再说啦,人家说,有的作家都搞不懂它们,我又为什么要学啊?”

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突然遭遇种种“绕口”的条文,才发现语言竟然是如此难以掌控的工具。老话说,“隔行如隔山”,于是人们以为读不懂一些条文是正常的,于是,“信息不对等”成了难以改变的现实,于是,“霸王条款”“欺诈条款”得以在社会上彼伏此起。

语言,应该是一种交流工具,却有时会成为山一样的屏障,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遗憾?

差不多所有经理人,都要做年度工作报告的;差不多所有国家公务员,都要写些方案与总结的;差不多所有工程师,都要出具专业实验报告的,差不多所有的现代公民,都要用语言表达他们的需求的,接触法律文书的……可是,许多人的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却因他们语言准确性、逻辑性上的欠缺大打折扣。

当网络口语化、无规则的语言以前所未有的阵势冲击着现代汉语阵营的时候,语文教学界还要“无为而治”么?当整个世界服从于“规则”时,我们还要让中国老百姓在“绕口的条文”面前望而却步么?

语文,如何实现它的工具价值?笔者从公民面对语言工具的尴尬中,看到了语文教育的“产品质量”之低劣。比起“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妙笔生花的表达”,语法,是更直接关系民生的工具。

学以致用,公民将如何用语文,这是笔者思考语文教师该教些什么的前提与途径。如果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中国公民都能顺利地理解规范的汉语言,运用规范的汉语言,如果他们还能在不断的阅读中使自己的心灵与古今中外伟大的思想实现交流,那么,语文教育该不会“误尽天下苍生”了吧?

写于2005年9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