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语文教学也要注重“听”“说”训练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基本技能,这四种技能是密不可分的,也应该是相互促进的。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对“读”和“写”注重较多,对“听”和“说”则关注较少。

首先,“听说读写”是一个以思维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可调控系统。作为一个言语活动的心理过程,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内部语言(思维过程)与外部语言的相互转换关系上。“听”和“读”是由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转换,“说”和“写”是由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换。在思维这一核心联结中,“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而“听说读写”则在语言与思维的统一中构成了交错相通的网络系统。

其次,“听读说写”是一个承载信息的双向流动过程,人们通过口头语言的听和书面语言的读输入信息,在感知、理解和运用过程中,完成信息的加工、储存、转换,再用“说”(口头语言)和“写”(书面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即信息输出。“说、写”对信息的编码输入与“听、读”对信息的译码输入彼此循环,构成了言语的双向交流活动。

鉴于此,只重视“读写”,而忽略“听说”的语文教学是不符合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也不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的。

只培养学生“文”的读写,而不重视“语”的听说,其发展必然是不均衡的。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训练体系,“听说”与“读写”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其相互制约、促进、迁移的关系,更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不可随意偏颇、废止。

然而,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并没有专门设置有关“听说”的内容,只是在“表达与交流”单元,象征性地安排一点诸如“辩论”“演讲”等方面的内容,只是蜻蜓点水,权当聊胜于无。

在当前的考试评价体系中,也极少关注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却充斥着大量考查学生“读写”能力的内容。这自然导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忽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

“听说”训练去哪儿了?

实际上,“听说”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它应当贯彻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应当是常态化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听说”才有可能与“读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由此,笔者计划在三年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层次地开展“听说训练”活动,而课前演讲就是常态化的可行性较强且效果较好的“听说”训练!

│壹│

高一学年,开展“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读书推荐活动。每堂语文课,安排一名学生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演讲的内容包括“内容简介”“推荐理由”“读书感悟”等,时间不超过3分钟。其他学生准备专用的本子,记录演讲的主要内容。为便于分享,每名学生还要把自己的演讲稿整理成文章,并把电子稿发送给教师,以便教师编辑整理,然后在博客等平台共享。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读书推荐活动,既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听”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读”的兴趣,最终也许可以提升学生“写”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读书推荐活动,更侧重于促进学生多“读”。

附例:

《肖申克的救赎》书荐

福州一中2015届  谢冰清

《肖申克的救赎》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银行家安迪因妻子的背叛和醉酒的冲动所行为被指控谋杀了与人偷情的妻子,被法庭判决为无期徒刑,关在肖申克监狱。安迪刚开始默默承受这一切,后来认识了瑞德和其他的一些人,并和他们成为朋友。这其间安迪被博格斯三姐妹欺负,安迪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为监狱里的看管和军官们报税,后被典狱长看上,为他洗钱,成为他的附庸。安迪还用自己的执着每星期给州政府写信,终于为肖申克监狱建立起一座图书馆。后来一位年轻的小伙子的到来,告知安迪是被冤枉的,却被典狱长暗杀。安迪终于决定越狱,爬过那个他用锤子凿了20年之久的洞穴,奔向自由。

这部小说最初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黑暗。在很多人的定义里,这首先是一部嘲讽美国司法制度和狱政制度的小说。因为如果不是司法制度上的错判的话,安迪是不会进入肖申克监狱;而如果不是因为狱政制度上阴暗腐败的话,安迪也不会成为诺顿的洗钱机器也不会有了后面的整个故事。然而在我的定义里,这部小说首先定义上应该是一部有关人性黑暗以及救赎的故事,如果把它定义为司法制度和狱政制度上的讽世之作的话反而局限了这部小说本身的那种更深层的意义而显得肤浅。

在我看来,不论是司法制度上的漏洞或者是狱政制度上的阴暗腐败,其根本依旧还是人性上的阴暗和贪婪。如果说,安迪的错判入狱还仅仅只是因为司法制度上的错判,那么后来安迪得到了一个推翻错误回归到自由社会的机会,可是这个机会却威胁到了典狱长诺顿的安全和洗钱系统的整体流程的话,那么,这个机会被诺顿彻底扼杀就完整地体现了这种人性上的黑暗。

人性是所有一切社会规则的根本。不管多健全的制度最终依旧只能靠人去操作运转,而如果操持着整个制度的人本身依旧带着贪婪的欲望去观摩这一切,他们总能找到可乘之机。

当一个人身陷于冤狱而诉求无门的时候,我不知道他所面对的是一种怎么样的绝望。黑暗也许并不是最可怕的,而真正可怕的是这种绝望带来的对于人生一眼所看到的没有光亮的前路。我也不知道在瑞德平静的语调里所讲的安迪呆在他狭小的牢房里沉默不语的第一个夜晚里他是如何度过的,他思索的那些又会是什么。他即将开始的是一种永远也没有光亮的生活,他即将在这个黑暗的夜里开始他漫长而没有前路的人生。

黑暗,无边无际的黑暗从此将他笼罩。希望和梦想从现在起都将离他而去了。他只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情感的内敛男人,所以他永远失去了不知道如何向她表达情感的妻子,所以他在妻子出轨之后将她赶出了家门。对他来说,这一切构成了他心安理得地生活在牢狱里的心理基础,他在赎罪,对他来说他并没有杀害妻子可是他的行为间接或者直接地导致了妻子的死亡。沉重的负罪感包裹着他。不再有希望和光明。我看到的是一种沉重的黑暗。

有影子的地点就有光亮。这部小说有黑暗也有救赎。图书管理员布鲁克斯,这是最让我震撼的一个角色。老布的一生,深刻反映了“体制化”下人的一生。在监狱度过了大半辈子,终于被假释,获得了自由,可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他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有了身体的自由,但其实他的灵魂早已被监狱扼杀。属于他自我的世界已经被压缩到了最小,最终他只能选择从这个已经完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消失。值得一提的是,有着同样感觉和“被制度化”感觉的瑞德却没有走布鲁克斯的老路,因为瑞德知道,还有样东西再等着他,所以他离开了假释后所工作的南波特兰的超市,去齐华坦尼荷寻找安迪,我觉得这就是救赎。

事实上肖申克就存在于我们现实的生活中。现实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扮演着肖申克中囚徒或者狱方的角色。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将沦为老布那样的命运,逐渐地被体制化,直到严重地依赖体制,终其一生不曾越规逾矩。任何一种组织、制度、社会都可以视为肖申克的缩影。体制对人的侵蚀也一刻没有停止过,社会历史就是在体制化和反抗体制化的循环中不断前进的,然而救赎却完全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正如安迪的选择一样,再强大的体制也永远无法剥夺我们选择救赎的权利,因为,救赎就存在于我们的心中,那是任何强权也无法到达的地方。to be,or not to be,选择救赎还是选择绝望,选择英雄还是选择大众,选择上帝还是选择撒旦,这一切都在你我心中。

│贰│

高二学年,开展“名人评述”课前演讲活动。每堂语文课,安排一名学生介绍一位名人的一件事,并针对这件事发表个性化的评论,时间不超过3分钟。其他学生专心倾听,并记录演讲的主要内容。如遇争议性较大的事件,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教师针对学生的评述,进行简要的评价,并提出恰当的建议。同样,学生要把自己的演讲稿整理成文章,并把电子稿发送给教师,以便教师编辑整理,然后在博客等平台共享。

“名人评述”活动,类似于口头作文,在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论述能力,也就是说,与“写”的关系更为密切。

附例:

别样的李鸿章

福州一中2015届  郑樑

大家对李鸿章这个人的印象是什么呢?在你心里,他是一个卖国贼,还是一个误国瞎指挥的大臣?国人甚至用一句话来评价他:“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其实,历史背后的李鸿章并不是大多数人心里想象的那样。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的很重要的一个证据就是多个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李鸿章签的。

其实,签约本身并不是李鸿章的错。晚清政府已经腐败不堪,内忧外患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得了的,李鸿章又能如何?事实上,在签约的过程中,李鸿章努力地把损失减少到了最小,他经常不顾自身与列强据理力争。比如北洋舰队在黄海战败后,李鸿章和日本议和,李鸿章将原本3亿两白银的赔款减少到了2亿5千万两,并努力迫使中日停战为中国拖延时间,因为这件事李鸿章还遭到了日本右翼势力的行刺;再比如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之后,已经病体羸弱的李鸿章还是去和联军谈判尽量减少赔款,结果最后的赔款从原先的10亿两减少到了4亿5000万两,之后李鸿章就吐血而亡。只不过因为国家羸弱,心有余而力不足,他无法避免签约,努力之后却还是要割地赔款,这笔账不能算在他头上。另外李鸿章创办了近代企业,建议靠自己的力量修铁路,这些功劳都很大,只不过在当时“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形势下,这些努力早已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国内,群情激奋。李鸿章被“千夫所指”,这件事加速了李鸿章的去世。很显然,中堂在做那些事之前都知道自己会“遗臭万年”,可是他还是做了,他的胸襟与气魄,是平凡人无法发现、理解的;至少,他努力过。这个为大清国奉献出了最后一滴油的人,这个能做的尽量做了、不能做的也尝试做做的人,这个一生都在追求强国梦的人、最终却将理想带入了坟墓。所以请我们放下以前的偏见,正视李鸿章为了救国救民而做出的努力。

│叁│

高三学年,开展“热点关注”课前演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的社会焦点以及热门话题。学生先介绍一个焦点或热门话题,并发表有针对性的看法。这项活动除了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还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同样,学生要把自己的演讲稿整理成文章,并把电子稿发送给教师,以便教师编辑整理,然后在博客等平台共享。

附例:

“冰桶挑战”到底挑战了什么?

福州一中2015届   李文韬

暑假冰桶挑战进行的热火朝天,网络上有人曾评论说冰桶挑战标着现代中国公益进入了2.0时代。根据网上的数据,从七月底到八月中,ALS协会和全美的分会已经收到近400万美元的捐款,相比于2013同期112万美金的增长将近四倍。截止至八月二十日上午九点,twitter、instagrant和facebook这三大社交网站上共有79356人完成了挑战。所以无论是从大众普及率还是募捐金额的角度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冰桶挑战试一次十分成功的公益挑战。

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冰桶挑战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

首先,冰桶挑战100%的利他主义?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前一阵子在微博上看到的小故事。佛罗里达州星巴克的一位客人突发奇想决定为下一位顾客买杯咖啡,然后下一位又决定给下下一个人买一杯……这样接力持续了十个多小时,378名顾客给不认识的人买了咖啡,但最后终结这个循环的人表示,推动大家继续下去的是罪恶感而不是慷慨。于是他给了店员100元小费终止了这个循环。转发这条微博的大V这样评论道:“其中的心理路程值得思考,第一位可能是在享受咖啡,触景联想,萌发爱心,产生创意,第二位开始就多样了,有被感动的,有觉得不必的,有被道德的……300多位实际上都是给自己买了咖啡,最后一位化神脱俗断然中止了这毫无意义的传递,升华了,但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生活中同样的事情也常常可见。”冰桶挑战的成功之处在于其选项的优秀设计——冰桶和捐钱至少选择一个。其中不乏有变向的道德绑架,人们似乎没有拒绝参与的理由,这也使冰桶挑战最变成一种义务或者说是一种生硬的传递。

其次,我想说的是,真正唤起人们的爱心,还需要几桶水?美国社会科学研究者曾做个这样一个实验,在大街上公然发放“fuck the poor”(让穷人滚蛋)的传单,遭到了无数路人的指责和道德教育。次日,他们又在同一地点发放有关帮助穷人的传单,并号召路人捐出一点零钱给穷人,却是无人问津。之所以选择这个故事和冰桶挑战对比,是因为二者所共有的相似之处。让穷人滚蛋是站在道德的对立面的,没有一个人敢公然这样说,同样,也没有一个人会无故地从自己头上浇一桶冰水,他们同样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其原因在于,他们与众不同,所以才能吸引眼球。我想说的是,我们关注慈善并不应该是出于它的形式有趣新颖。假设一下,如果没有冰桶挑战,王思聪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渐冻人”,或者只是悄悄的捐出100万,ALS可能对我们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是渐冻人不会因此而消失,他们依然在被遗忘的角落。与ALS协会今年收到捐款的现状相比,导致不同的原因在哪儿?是因为没有冰桶挑战吗?不完全是。最终的问题还是在大众自己身上。我们似乎对公益的设计者越加的苛刻,然而这种苛刻所创造出的所谓2.0的公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助长了人们更加不自觉地参与公益。下回一桶冰水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公益的需求了,可能还会有沙桶之类的挑战,但是我想问的是,真正唤起人们的爱心,还需要几桶冰水?

也许还会有下一个冰桶挑战,也许没有,但需要帮助的人却始终都在,也许“从我做起”才是公益对每个人的最大挑战吧。

│末│

三年课前演讲活动的探索和尝试,不足以证明什么,但其意义却不容忽视,课前演讲,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较好地促进学生广泛阅读、关注时政、积极思考,其实,让“听说”训练回归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还是为了培养善于“听”、不畏“说”、热爱“读”、乐意“写”的综合性人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