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语”知时节,当 “需”乃发“声”
01
众所周知,唐代大诗人杜甫有首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诗《春夜喜雨》。其中第一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开头用一个“好”字赞美“雨”。为什么呢?因为它“知时节”,懂得适时满足“物”的需要。要知道,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雨水滋润呢,它就下下来了,是不是很好呢?
大自然就能做到这点,我们生而为人,为自己的同类,是不是更应该把好的东西说“好”,把好的声音发“好”呢?
“好‘语’知时节,当‘需’乃发‘声’”----在别人需要的时刻、节骨眼上,我们再提供帮助,再发“声”,这样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最重要的是避免被人曲解。
02
长久以来,“神经病”一直是人们诅咒别人的恶毒语言。谈到心理学,心理出问题了,大家会自动化的联想到“神经病”,认为心理学就是治疗神经病的。所以有时和人谈起心理学时,听者会不自觉的以为,要么你有“病”,要么你是不是“别有用心”,认为TA有“病”。
心理学是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基本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经历到的一切都或多或少体现在其中,所以要说清楚心理学是干什么的,让大众明白,不是件容易的事,对持唯物论的国人来说,更有些“玄、虚”,骗人的感觉。加之一些伪心理学的存在,让人们对心理学和心理工作者更是讳莫如深。
综上所述,虽然现在心理学、心理咨询比较普及,国家近几年也不断的出台政策,强调提高全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留在集体潜意识中的一些东西,也还是会让大家理性上接受,感性上排斥的。
03
鉴于以上原因,觉得给家人、朋友安利心理学时,要把握“好‘语’知时节,当‘需’乃发‘声’”,这样才有可能让大家切身体会到心理学确实是“好”的,真正起到普及心理学和助人的作用。
一、从修炼自身做起。人不好,话能说好吗?能让大家相信你说的是“好话”吗?所以首先需要修炼自己。把自己修炼好了,自己的为人处事,谈吐举止、“气场”就可以吸引来别人的关注、敬仰、模仿。
有次和朋友一块出去买东西,鉴于上一次在此买的东西有质量问题,这次不免询问的比较仔细。当我问第三个问题时,老板有些不耐烦了,说:
“你要买就买,不买就不买,我这还忙得要命呢,没功夫和你叨叨(啰嗦)。”
“好,那您忙,不打扰您做生意了。”我顺口回道,和朋友走了出来。
朋友诧异的问:“你怎么就这么出来了,他那么说你,我听着就挺生气的。”
“有什么可生气的?我和他都不认识,也许从此再不见面了,有必要吗?”我淡淡的说道。
“也是哈”。朋友原本急得有些涨红的脸上,表情一下松驰了。
“你真行”,朋友赞道,虽然还带着一丝怨气。
二、注意边界
1、面对不同的家人、朋友,哪些场合可以分享,分享什么内容,分享到一个什么度,需要有个比较清晰的界定。
比如有次朋友聚会,聊到大家工作之余都干什么时,我说喜欢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朋友A立马眼睛一亮,说这挺好的,我也想学学。朋友B,抬眼斜瞟了一眼,说“闲的”。我笑着说,确实是“闲的”,大家一阵哄笑。话题马上转到别的上面去了。在那一刻,我感受到大家有即将打开“潘多拉盒子”的恐惧。
2、不求不助:当别人没有向我们发出求助意向时,不要轻易去提供帮助。对比较独立的人来说,那样很容易让别人有被“侵入”的感觉,没有得到尊重。对比较依赖的人来说,只会更加重他的依赖。进一步削弱他自我成长的动力。
3、当别人求助时,分享自己的看法到什么程度也需要酌情处理。不要过细,不要卷入,要留一定的空间给对方。否则,不仅对别人的成长不利,也让自己冒着较大的“破坏”关系的风险。
三、向家人、朋友安利心理学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度
1、态度适度:不要以专家自居,强横霸道,唯我独尊。不要指手画脚,更不能训斥、指责、贬低、辱骂。
2、内容适度:
2.1和大家日常生活靠得挺近的心理学分析文章可以,但要有选择的分享到朋友圈的不同人,分享时要说明这个文章是说什么,感兴趣可以看看,不要有强迫的推荐意味。
2.2要用人家听得懂的话讲出来,尽量或不用专业术语。如果用,就要解释清楚。比如朋友问为什么孩子学的东西忘的特别快,怎么能记得牢一些时,不能抛给人家一句遵循“艾宾浩斯曲线”就完了。
3、分享适度:不要频繁的在朋友圈分享心理学方面知识;可以给不同的朋友或家人分别分享他们各自感兴趣的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总之,个人感觉在向家人、朋友安利心理学时,要节制、适可而止,避免让大家产生厌恶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