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心放:老人游,老人愁|随笔
文/赵心放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曾从事多类工种和多种企业管理工作。近年来发表的小说、散文、诗词、儿歌散布于网络和本地的报刊。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老人游
——老人生活剪辑之四
张老师是个喜欢清静且不太爱活动的人,多年来在学校授完课回到家,常常坐在书房里看呀写呀,到了饭点张师母打招呼才起身离座。他四月份正式退休前的一个周末,张师母给他唠叨:“我退休五年来经常去跳坝坝舞,活动着的。你退休了整天待在屋里,光动脑筋不动身子,看还能活上几年?”
他笑着说:“我二十五岁开始当教书先生,挣钱吃饭了三十五年,退休后准备吃饭挣钱三十五年,活九十五岁,不不,凑满一个世纪算了。”
张师母说:“以前忙工作忙家务,出去走动得少。你退休后,我们要经常出去走走才行。知道啵?生命在于运动哦。”
老伴的话的确说到了点子上,他趁热打铁,立即就和老伴商量自己退休后一起出去走走的具体安排。两人你一句我一句,没过多久就达成了共识。用半年时间热身,到市内两人的老家和几个景点看看,再用半年时间游览省内几处名胜古迹,增加活动强度。一年后开始安排国内游,再过一二年考虑出国游。
老俩口说到做到,张老师退休后的第一个周末,清早就出门,乘车来到张老师多年没回过的古镇老家。儿时记忆中的古峰山完全变了样,崎岖的泥巴山路变成了宽坦的水泥路,路的两侧五彩野花随风摇摆。整座山栽满了柏树、杨树、和桂花树,林间不时传来山雀儿的啁啾。过去那“癞痢头”山的模样无影无踪了。眺望山巅以前破落的古塔,穿上了银灰色的外套,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张老师心情十分愉悦,一边漫步一边给老伴又一次聊起了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
回家吃罢晚饭,张老师仍然兴致盎然,提笔开始写诗。十点钟时,老伴进书屋提醒他:“早睡早起身体好啊。看来以后硬是要多出去走走才行......”
老人愁
——老人生活剪辑之五
老张夫妇今年七十岁了,和女儿女婿分开居住已一年多。为啥不住在一起?道理很简单:老两口几十年来都是早睡早起,没有养宠物的习惯......女儿脾气犟且懒散;成宠物迷后,养了好几条猫狗要老人侍候;小两口只要闹矛盾,老的相劝不管用,弄得大家整夜都不能安睡……
说起来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事,可又无法搁平捡顺。得过且过混几年后,只好散伙,分开居住了事。
分开居住后,小两口家的问题接踵而来。水电设施坏了不知如何处理,老的联系好维修工后带人上门服务。到了春季,不知如何整理清洗冬天的床上用品和衣物,只好叫女婿把被套床单送过来清洗,教他利用出太阳的休息日在院坝晒棉絮。没有老的在家做饭菜,小两口动不来手也不愿学做,顿顿不是下馆子就是叫外卖,开支过大入不敷出,老的只好实行补贴。
要说这些都是小事。小两口都近不惑之年了,要不要娃娃还没提上议事日程。前几年结婚后久久不见动静,女儿到医院检查,发现卵巢囊肿。女儿不当一回事,服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认真抓紧治疗。病没治好的确不能怀孕的,否则后患无穷。
这周末,老两口又扯到了这烦心的事。老张说:“现在不少人讲,带孙子不是老人的本分,而只是情分。我看啊,连情分都不是,是在坚守中国人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我认为这传统观念放弃了为好。”老张的老伴说:“趁现在我还走得动,可以做点事,带带孙子还能将就。哎!到了这把岁数,说病就病,那天动不得了,不仅不能当保姆,还需要人服侍咋办?”
老张叹着气说:“失独家庭的老头老太婆如何办,我们就如何办好了。到了动不得那天,我们到社区养护院去住,与殡仪馆签订《身前殡葬协议》......”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家荟》微信号stzx123456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