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究竟是“真养生”,还是“伪科学”?为何刮完后会普遍感觉很舒服?
如今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而刮痧、针灸、拔罐等中医理疗的方式深受大家的喜爱,其中尤以刮痧最为常见,热衷于它的人,对其非常依赖和信任,而有的人却觉得采用外力手段让皮下血渗到表面,略显残忍,那么,刮痧究竟是伪科学,还是真养生呢?
(配图均源于网络,侵删)
刮痧是采用边缘光滑的刮痧器(比如嫩竹板、瓷器片、小汤勺等)蘸取刮痧油在体表部位(比如背部、肩颈、大腿、手臂等)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地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现红色栗粒状或者暗红色出血点等“出痧”变化,以达到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从中医角度来看,刮痧是中医依靠经验,以中医经络理论为指导来排毒的手法,搭配针灸、拔罐等疗法,达到活血化瘀、行气通络、驱邪排毒的效果。
而据现代医学分析,刮痧首先作用于神经系统,借助神经末梢的传导以加强人体的防御机能;其次可作用于循环系统,促使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变得旺盛。
刮痧的应用范围较广,主要用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疾病,以及疼痛性疾病,比如中暑、感冒发热、咳嗽、腹泻、汗出不畅、风湿痹痛、颈椎病、肩周炎等。比如刮痧按摩可以促使毛孔扩张、汗液排泄,加快新陈代谢,使体内毒素和废物排出,具有发汗排毒之效。
由此可见,刮痧是具有一定疗效的,只是其具有严格的方向、时间、手法、强度和适应症、禁忌等要求,若是操作不当可能会出现不适反应,甚至加重病情。为此,要在专业人员的操作下进行,不可在家自行操作。
尤其是有出血倾向、皮肤病、血友病、身体极度虚弱以及严重心衰的人群应禁止刮痧。
受“刮出来的痧越红,疗效越好”、“刮痧越疼越好”等传言的误导,多数人硬是将自己的皮肤刮出大片血污,殊不知,这种做法大错特错,有些过犹不及。
要知道刮痧后皮肤上留下的红色,是皮肤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皮下出血现象,通过外力压迫的方式人为地破坏皮下毛细血管,继而起到血液更替、滋生血气的作用。可要是出血量太大的话,被破坏的红细胞会释放出大量游离的血红蛋白,它们对肾小管的危害颇深,可能导致肾小管堵塞、急性肾炎,严重的可能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
关于刮痧是否是伪科学的争论一直存在,由于它缺乏实验数据的证明,多数依靠传统经验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也未被现代医学完全证实,加上刮痧的操作手法和疗效缺乏统一标准,为此,大家应该采取理智且中性的态度看待它。
为何刮完后会普遍感觉很舒服?
多数人在刮痧后,都感觉疼痛缓解、神清气爽,甚至有欣快感,这往往有两种原因可以解释。一是刮痧带来的疼痛使神经系统分泌出抑制疼痛、产生愉悦感的内啡肽。
因为当身体受到外力碰撞后会产生疼痛感,大脑会分泌内啡肽,以此麻痹神经,让神经传递出快乐的信号,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二是通刮痧接受疼痛感再移除疼痛感源,使负面情绪消除,快感从而产生。举个例子,若是你被查出来有癌症,整个人立马陷入惶恐、绝望的境地,可是后面又被告知是误诊的话,你的心情会瞬间从谷底上升至云端,伴随而来的是喜悦、兴奋和激动,像是失而复得、死里逃生一样。
接受疼痛感刺激后再移除疼痛感后得到的正面情绪会提高,欣快感和幸福感会比之前强烈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