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广富:麦收时节|散文

姜广富:公社院里难忘的事(三)|散文

文/姜广富

【作者简介】姜广富,喜爱文学写作,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活跃在文学创造圈内的老兵。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置身逶迤连绵的麦海中,眼望着上下翻滚的金色麦浪,收割机正在麦田里收割,伴随着机器的轰鸣,一畦畦挺立的麦秆纷纷倒下,散落在麦田里是一片片粉碎了的麦秆,车上装满了一袋袋饱满的麦粒,散发着浓浓的麦香。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唐朝诗人白居易那脍炙人口的《观刈麦》,被人们传吟了上千年,每每吟其诗,无论你身在何处,飘扬的思绪,总会把你带到童年时光的麦收季节。

生产队时期,田间的劳作全靠人工,老祖宗传留下的种田技术,传承了一代又一代,几乎没有太大的改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抬肩扛,人工操作。多少文人墨客的记载中,大都是这种耕作模式。

麦子熟了,生产队的社员们,男女老少一起出动“争秋夺麦”,庄稼人都知道,每年的麦收季节,梅雨、狂风、冰雹会随时来临,毁坏庄稼人的口粮,让眼看到手的麦子减产甚至绝产,庄稼人的谚语“九成收,十成丢”,用来形容麦收就是“虎口夺粮”,刻不容缓,更何况,麦收季节,不光抢收,还要抢种,种晚了,贻误农时,直接影响秋季的收成。因此,麦收季节是庄稼人最忙碌、最辛苦的日子。

东方的天际出现一抹光亮,打鸣的公鸡叫过了二遍,生产队出工的钟声敲响在夜空里,格外的响亮,男男女女走出家门,先后聚集在麦田里,一人两垄开始收割,割麦时先把麦秆拢起攥在左手里,右手挥起镰刀,用力往后一甩,麦秆在地皮上方齐刷刷被割断,放在地上,左手又去攥住第二把麦秆……麦田里,只见银光闪闪,镰刀上下飞舞,锋利的镰刀割断麦秆发出清脆地“嚓、嚓”声,一片片麦子倒在地上。

社员们谁也不甘落后,顺着麦垄,弯着腰,一口气割到地头才站起来直直腰,擦擦脸上的汗水,休息片刻,又弯腰返回来。

前面的人挥镰割麦,紧接着有人把麦子收拾成堆,用草绳捆成捆,车把式赶着牛车把一捆捆麦子装上车,运回到打麦场里。

碌碡碾压的平整光滑的打麦场,人们正在摊晒麦子,他们用叉子把麦子摊铺均匀,让麦子失去水分,一个上午,晾晒的麦子要不断的翻挑,让麦秆麦穗快速晒干。

午饭后,打麦场上的麦子晒干了,被生产队长任命为“场长”的爷爷(我国最小的行政职务,相当于十二品,县为七品,公社八品,管区九品,大队十品,生产队十一品),手里牵着牛缰绳,肩上背着接牛粪的筐,几头牛同时拉着碌碡,吱吱呀呀的一圈圈地碾压着麦子,并有人配合翻挑,经过翻挑,碾压,当麦穗上的麦粒全部掉光时,爷爷指令打下手的社员,挑走麦秸打成垛,余下的麦粒、麦糠堆成堆,进入下一道工序——扬场。

爷爷是扬场的好把式,有人用木锨往簸箕里装满是糠皮的麦粒,他端着手中的簸箕,用力一甩,麦粒麦糠抛向上方,形成一道抛物线,借助风力,饱满的麦粒跌落在一起,轻飘的糠皮飞向下方。

爷爷不愧是扬场的好把式,你给他装多快,他能扬多快,并且是左右开弓,正反架都行,60岁的人,一口气能扬几千斤麦子,给他上铣的年轻人都被累趴下。

扬场这活是又脏又累,每天扬完场,爷爷的身上满是灰尘、糠皮、芒刺,和汗水粘合在一起,简直成了泥人,爷爷为了节省衣物,他身上只穿一个大裤衩子,收拾完场里的活计后,到村南河里去洗澡,一个麦季下来,太阳的暴晒、风吹雨淋,爷爷全身成了古铜色,像一尊浇筑多年的铜像,虽然人黑瘦,但身体结实、硬朗。

眼望着收割机在欢快的收割,脑海里回忆着小时候麦收季节的人工劳作,我又想起了爷爷,如果爷爷能活到今天,看到今天的麦收场景,省时、省力、效率高,他那饱经沧桑、黑红色的脸上会露出开心的微笑。

(0)

相关推荐

  • 麦收

    又是一年麦梢黄,田野里到处是一片金黄色,干燥的热风吹拂着,掀起阵阵麦浪,此伏彼起,沙啦啦作响.即将成熟的麦穗摇来晃去,好像在等待着人们的收割.在我的家乡,麦子成熟得比山区要晚一些,芒种过后不几天,就进 ...

  • 话说传统麦收-郑州日报数字报

    ♣ 燕英超 传统麦收不仅是一个紧张繁忙的季节,它还是一种收获仪式,更是一项农耕文化.仅麦收使用的专项农具就有:木掀.桑杈.扫帚.木掠耙.竹耙子.石磙.椤框.捞耙.镰刀.扁担.捆绳等达十多种.正是&qu ...

  • 陈新安 | 夏 收

    夏 收 文/陈新安 最近,我从城里回到乡下老家,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在庄稼人的眼里,成熟了的小麦,就是庄稼人的希望啊! 我出身农村,对农村和农事活动有很深的情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中期,我读小 ...

  • 【河南】·【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难忘当年割麦忙》

    [郭进拴原创]难忘当年割麦忙 看她,在田里独自一个, 那个苏格兰高原的少女! 独自在收割,独自在唱歌; 停住吧,或者悄悄走过去! 她独自割麦,又把它捆好, 唱着一只忧郁的曲调; 听啊!整个深邃的谷地 ...

  • 散文:麦收记忆

    作者:魏青锋 每到麦收季节,便不由自主的就回想起儿时的夏收经历,风拂麦浪.金色的麦秸垛.喜人的麦粒山--生动的画面若放电影般在眼前闪过,每一刻都让人难以忘怀. 轧场 随着不断抽取麦秸秆烧炕烧灶,麦垛越 ...

  • 致麦收:生产队时期的“抢场”

    文:汪晓佳 图:来自网络 在城里生活这么多年,夏天,尤其是中午闷热时分,我特别喜欢往西南方向的天空望去.如果那里有一片乌云翻滚.加厚,则说明十有八九要下雨了,准得很.因为,我的农村老家的西南有一座高山 ...

  • 散文||麦 香

    麦    香 赵涛||山东 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用木锨迎着风高高扬起麦子,草屑飞扬.麦子落地的后面,隐约着一张黝黑.汗水.喜悦和劳累的脸. 机械化农作物收割机的广泛使用,庄稼地里劳作的人就少见了.现在 ...

  • 【在人间】路万林丨麦收旧事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麦收旧事 □路万林 /  文 小庄,村子不大,是个隶属于大队的小自然村,前面田地后面坡.人均田地不多,每人也就六分.在以种地为生的农村,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凡是可以开垦的山 ...

  • 【第二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黄家大院的风雨沧桑/姜广富

    在泰城西南方向50公里处,有一个村庄叫添福庄,隶属宁阳县蒋集镇.清代进士.二品大员.官至广东巡抚的黄恩彤为代表的黄氏庄园,就坐落在添福庄村北部. 黄家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北依滔滔西去的大汶河, ...

  • 【“思恩·清明”散文有奖征文】回忆我的奶奶/姜广富

    41年前的冬天,82岁的奶奶寿终正寝,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奶奶走后的这些年里,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在我脑海里不断浮现,总觉得栩栩如生.恍惚间,看到奶奶拄着拐棍,颤巍巍地走在老家院子里,仿佛听到拐棍&quo ...

  • 【“思恩·清明”散文有奖征文】悼念我的朋友、我的兄弟肖志刚/姜广富

    志刚兄弟,你在天堂过得好吗?你还是那么热心肠吗?你的身边还是有那么多朋友吗?你干起工作来还是那么拼命较真吗?不要那样了,我的好兄弟!你英年早逝,说到底,不就是拼命工作,积劳成疾才罹患重病的吗? 花开花 ...

  • 姜广富:四季轮回的春夏秋冬|散文

    山野:青川印象|散文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温柔的春风吹遍了大地,唤醒了沉睡的高山,吹开了冰封的小河,吹绿了树上枝条,吹醒了地上的小草,绽开了果树上的花朵. 春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化妆师,把 ...

  • 姜广富:高树蝉声入晚云|散文

    蓝蝶轻歌:仲夏|散文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童年时光,一进入盛夏,村南河堤的柳树行里,成了知了的聚集地,原来知了特别爱伏在杨柳树.榆树上,它们用尖细的口器刺入树皮吸食树汁,这些树种的汁液 ...

  • 姜广富:儿时的野果格外甜|散文

    陈二虎:塞上传奇--河神女偿还人间情|故事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物资格外贫乏,一年到头难得吃几回水果,饭都吃不饱,哪来的水果,一根肠子挽半根,"饿" ...

  • 姜广富:村头的苦楝树|散文

    野草:宅家读词有感 |随笔 文/  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家乡的村头,长着一棵苦楝树,乡亲们也叫它"药狗豆子"树,听老人们说,这棵树已有一百多年了,生长在村头的空地上,也 ...

  • 姜广富:忘不了当年的大喇叭|散文

    陈济身:官僚主义耽误事|小小说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一朵牵牛花,开在大树杈.天天唱大戏,村民喜欢它.每天的凌晨,东方的天际刚刚出现一抹亮光,俺村的大喇叭就准时响了起来. 先放一段豫剧& ...

  • 姜广富:俺们队的老队长|散文

    补世成:前妻复婚记|小说 文/姜广富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队长,要按级别,应该是十一品(县为七品,公社为八品,管理区为九品,生产大队为十品,生产队为十一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级别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