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类:《兵临城下》29请裁判请来阮教授 选教头选出宋小弓

兵临城下

原创作品)

《喋血罗州城》四部曲

第一部

谨以此书纪念罗州城保卫战中牺牲的官员、士卒和百姓

朱升

小说类:《兵临城下》29

29回

请裁判请来阮教授       选教头选出宋小弓

照理,宋太祖开国后第一件该做的事,便是裁兵复员。但宋代并未统一全国,大敌辽国比大宋先立国五十多年,所谓燕云十六州,早被石敬瑭割赠辽人,当时内蒙的大部、辽宁及山西、河北的部分疆土,都在辽人手里。宋代又建都开封,开封是一片大平原,豁露在黄河边,太行山以东尽是大平原,辽国的骑兵南下,三几天便到了黄河边,渡过黄河,便到了开封城下,所以宋代立国,实际上是没有国防的。

先是辽,后是金,一直是大宋的强敌,从北宋直到南宋,抗辽、抗金的防御战就成了宋代的历史,在这种情况下,哪一个皇帝还敢裁军。

从太祖赵匡胤开始,选拔了禁军后的军队,便称为厢军,厢是城厢之义,是分驻在各地城厢之兵,这些兵平时并不要他们上阵打仗,只在地方当杂役,地方政府有什么苦役,就让他们去做。但为防止万一,不得已时,厢军还是要派去打仗的。

太祖赵匡胤从未主动出击,进攻辽国,总是被动抗辽,他的弟弟太宗赵匡义发动了两次对辽战争,但都打了败仗,最后一次,太宗中箭,因创去世。从此,宋代的各位皇帝,就不敢裁兵,不敢复员,更不敢主动与辽国打仗了。这就是宋代养兵而不能打仗,明知这支军队不能打仗而又不得不养的原因。

更奇怪的,养了兵又不看重他们,却竭力提倡文治,重文轻武。这是因为晚唐五代时,整个社会的风气是重武轻文,这是五代残唐的祸根。

宋代从太祖开始,一直重文轻武,不断抑制军人的专权跋扈,没有重蹈唐末五代的覆辙。

唐代穷兵黩武,到唐玄宗时,真有点像今天的帝国主义,四处用兵,五代时,军阀混战,老百姓苦不堪言,但中国没有像罗马帝国一样地亡国,中国的历史文化依然持续,这是宋代重文轻武的历史功劳。

宋代养兵,愈养愈多。《水浒传》说林冲是八十三万禁军的教头,可能有些夸张,实际上太祖开国时,只有二十万军队,太宗时有六十六万,到仁宗时已经有一百二十万了。朝廷财政不堪重负,把厢军分到地方,由地方财政养起来,这也许是减轻朝廷财政赤字的措施。

陈举和赵师琯招募来的新兵补充到厢军中去,让三百厢军满员,他们严令新任命的厢军教头郑元春对厢军加强了军训,要他在尽短的时间内训练出一支能上阵打仗的军队来。

陈举对少年营的孩子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学武的同时要他们积极学文,并为他们配备了学文的老师。

经过知州李诚之批准,陈举将州学中的射士(学习射箭的学武学生)扩大到二百二十名,并组织学文的学生学习击剑。

为了给州学选拔射士教头,陈举和赵师琯请来了儒林郎州学教授阮希甫当裁判,从禁军中选出的三名优秀弓箭手中选出一位教头来。

阮教授已经五十六岁了,他是蕲州有名的学者,学富五车,在蕲州任教授已经快二十多年了,他的学生众多,已经是桃李满天下了。

蕲春县的知县林棨,就是阮教授的学生。在临安的京官中,有好几位是阮教授的学生。

陈举通过竞赛选拔出来的三名弓箭手,都是蕲州禁军中的神箭手,他们的名字是宋小弓、李铁胎、萧胜弦。

选拨教头的竞赛分三场进行,第一场是百步穿杨,用八百石的铁胎弓、狼牙箭、射断一百步处的杨枝,让用细线拴在杨枝上的铜钱坠地。第一场竞赛都顺利通过,不分胜败。

第二场,是用改进的连弩,在一百五十步处,每人一次连发十箭,看谁中人身靶(上半身)的箭数最多。结果,三个人的十箭都中人身靶,仍然不分胜负。

第三场为自由展示射技,只要一个要求,不得向人射箭。

经过第三场竞赛,宋小弓被任命为射士教头,李铁胎、萧胜弦被任命为禁军弓箭手教头。

原来,他们三人都有一手绝技,但宋小弓的绝技却更胜一筹。

李铁胎在一百五十步处,立一金兵的人头靶,人头靶上画有鼻子、眼睛和嘴巴。李铁胎翻身上马,左手持铁胎弓,背上有一袋狼牙箭,李铁胎策马飞驰,在一百五十步处马不停蹄连发两箭,射中了人头靶的两眼。

蕲春县朱升

2021、10、2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