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董村初中 辉煌霸气的十年

曾经的董村初中

辉煌霸气的十年

文/李立民

阔别多年的董村初中,总想给原董村初中的教师画一副群英像。由于才疏学浅,迟迟拿不出来。

2002年4月调到董村初中,有幸见证了董村初中曾经的辉煌,能到董村初中工作,脸上多少都能沾些光。因为1990至2003这十多年,董村初中的教学质量简直是霸气十足,傲视天下,每年中考成绩在全县遥遥领先。也是建校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年代。

细数董村这片神奇的土地,从古至今,有多少耐人寻味的故事。人杰地灵,秀才辈出。一座“文昌寺”,流传了多少佳话,演绎了多少故事。

如今的世人,包括董村的父老乡亲,只知道解放前的“私立文昌学校”,顾名思义,就是文化昌盛之地。可又有多少人知晓“文昌寺”的前世,曾经是一座叫做“鸿福禅院”的圣地。“鸿福”,就是大福气,好福气的意思,“禅”是基于静坐的行为,“禅”就是佛教“禅那”的简称。仅“鸿福禅院”四个字,就足以让人仰慕和费解,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对佛教没有研究,此处不再多说。)

何出此言,把镜头拉回到2011年,因校舍拆除,挖出了教室墙根子下面的石头,这可不是一般的石头,是解放前后几次校建,特别是“文革”时期,用拆了庙的石阶条,石碑,石礅,大小石狮子,还有各个历史时期为这坐庙进贡的功德碑。各种各样的石刻。大部分残缺不全,当做石料砌墙根子。这座明朝中期的“鸿福禅院”,距今大约六百多年的历史。历经沧桑,从金碧辉煌的寺院,在人为拆除的情况下走向没落。到最后只留下董村学校这块校址。

鉴于挖出的石头不一般,不管是可流通或者不可流通的石头。面对这些六百多年前的庙宇石刻,学校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最后由县文物局处置收回,省得惹事生非。

当时正在挖掘过程中,文物局一同志偶然看到,一块见方不足一米,且对角线烂了的石块,用脚抹去上面的泥土,仔细观察,认真读上面的石刻文字,然后大吃一惊,这块石头相当于一份“任命书”。就是佛教组织机构,任命谁到“鸿福禅院”来当“主持”。可见,这里最早不仅仅是一座庙,按理应该是一座大寺院。可惜“正史”,“野史”都没有记载。

如何解释这块石刻上的文字,文物局同志说,这好比现在的组织部,任命某某到某地工作,听后,如醍醐灌顶,现在的董村初中,之前的“文昌寺”,当初的“鸿福禅院”是多么的宏伟壮观。多少年来,私立文昌学校,董村小学,董村初中就在这块神奇的福地繁衍生息。

提起原董村初中,最不能让人忘记的是张文华校长,他在董村学校两进两出,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特别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前后的十年,1990到2002年,在董村,在宫里镇,在流曲片,乃至富平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中考录取率连年稳居全县榜首,碾压县城所谓的名校。

张文华校长治校有方,治学严谨,匠心独运,以身作则,事必躬亲。靠的是扎扎实实内功。“以无法胜有法,以无限胜有限”。换句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管理,他不崇拜花拳绣腿,不信“模式”和“套路”。只有一句话,把书教好!教出成绩。中考升学率,就是检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让董村的学生多几个考上高中,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英雄莫问出处,富贵莫问原由。

平时他习惯于听课,特别是年轻教师,新任教师,正式的进课堂听,非正式的在窗外听,每到上课时间,他总是猫着腰,双手背后,顺着一排排教室往过走,边走边听教室里谁在上课,上课讲什么,讲的好不好。学校教师也知道张校长有这样的习惯,上课绝不敢怠慢,如若出现瑕疵,一旦发现,肯定要让你脸红,课后找你谈话,当你张口结舌,说不出所以然的时候,自我感觉肯定是下不为例。

在张校长治理下,不管是老教师,还是新到的青年教师,不管你是生铁还是矿石,经过张校长的锻压打造,不出几年,就会把你淬炼成有用的合金钢,特别是年轻教师受益匪浅。

张文华校长,是一个特别低调的人。在九十年代吃喝风盛行之时,张校长落了个“啬皮”绰号,不管来人干什么,谁想在外边饭店吃一顿董村初中的饭,那是非常困难的事。那几年,学校经费是按文件自收自支,他从不在外欠账吃喝,但对教学教师奖励,却毫不吝啬,舍得出钱,重金之下,必有勇夫。过教师节,其他学校发个包包,床单之类。而董村初中就给教师包沙发,做木床,做书橱,在当时来说,非同一般,让兄弟学校望尘莫及,垂涎三尺。

在外人眼里,董村初中的教师,是一群朴实的不能再朴实,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教师群体。就是这样一群人,看似粗人,没有华丽的外表,却做着教书育人的细活,他们的教学基本功,教学水平,教学成绩,十多年中考分数,不论是单科,还是总分,董村初中每年总是遥遥领先,横扫千军。蝉联全片,全县第一第二,一年一度的中考,考不倒的董村初中,令社会各界刮目相看,名气越来越大。每到开学季,当年破烂的董村初中,门庭若市,人山人海。

周边乡镇,流曲的臧、炭村,曹村的大贾大渠村,华朱的优东优西,赵坡村,雷村的党沟金盆村,一齐涌入董村初中,县城也有慕名而来的,寻情钻眼都往董村初中跑,领导刷条子不是个例,因校舍有限,桌凳年年不够用,教室塞满了学生,最旺的时候全校1260多名学生。

每到开学季,副校长兼教导主任的刘丰年同志,忙得不可开交,见来人就发熬煎,如何应对潮水般涌来的家长、熟人、正常转学的、寻情托人的、亲戚朋友打电话的,教室里已经坐不下了,还不停地往进塞,给人回话都来不及,弄不好就得罪人,那时的董村初中就是这么火爆,势不可挡,并且长达十多年。

火爆的背后,是一群热爱教育工作的“疯子”,不求索取,只知道奉献教育工作者。

上世纪九十年代,2000年以前,教师工资不高,并且长期拖欠,一年半载发不了几个月工资,在一片怨声载道中,依然在含泪教书,泣血育人。用行动诠释“吃的是草,挤出来是牛奶”的真正含义。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董村初中没有领导不代课的例外,张校长有时也因人手紧缺,跟年轻教师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你带一班数学,我带一班,就这样与年轻人赛跑;副校长兼教导主任刘丰年,年年带初三数学,中考成绩几乎是长胜将军,副校长成合君的政治课,思品课,总是以德服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让学生爱上政治;政教主任刘岗牢老师,看上去不像教师,衣着朴素,比农民还农民,但他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把初中物理教得是出神入化,每年中考在流曲片不是第一便是第二;理化老师樊玉太,尽管衣着不讲究,高度近视,但他的初中理化教学,无人能及,几乎年年夺魁。

那时候,因为几个月不发工资,教师也是人,是人也得养家糊口,教师也得过日子。在不耽误学校工作的同时,靠养奶牛支撑家庭开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家庭学校两不误,在学校只要稍加留意,会看到部分教师刚从家里赶来,带着一股牛圈的气味,急匆匆的赶到学校,稍加洗漱,又站在三尺讲台之上,传道授业解惑,毫不马虎,在当时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罗永建老师听力不佳,人能干,经常代初三数学,绝不输人后;已故付存仓老师,身体条件差,尽管风能吹倒,但对学校工作一丝不苟,不管带啥课,非拿第一莫属;还有教政治的田维义老师,语文樊民权,历史田中平,救火、救急的田建发,田满堂老师,那里需要往哪里塞;为了工作不知道饥饱的田有才老师;爱顶闲棱的田忠孝老师,进入工作状态绝不马虎;还有教导干事姚俊峰不厌其烦的工作作风,数学权威,文如其人的惠胜才老师;年轻有为的田定方,英语樊品茹,体育全能吴县恩,平易近人的王养军,音乐课吹拉弹唱样样行的赵茂才老师等等。这些老教师为董村初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榜样的力量,带动了一茬又一茬的年轻人,只要来到董村初中,你就得脱胎换骨。积极向上,不耻下问,钻研业务,在张校长的栽培下,董村初中的年轻人,没有拿不出手的。像现在任县实验小学副校长的刘永丽,淡村仲勋学校领导姚阿萍,以后调出董村初中的孙花宁、王晓飞、马晓茹、樊改宁、董艳丽、董小茹、韩引红、王秋玲等一群想不起名字的年轻人。都是张校长亲手打造出来的精兵强将,再次验证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就是董村初中曾经辉煌的实力,也许是“文昌寺”的脉气,又是“鸿福禅院”的灵气。

光阴荏苒,阔别董村初中快十年,每每想起那一群人,总想把他们记录下来。又想起在一曲《送战友》的雄壮歌声中,心潮澎湃,带着依依难舍心情,离开这块有文化底蕴的故地,将永远退出教坛。

岁月流金,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原董村初中已淹没在改革的洪流中,退出历史舞台,走不出的从前,回不去的曾经,歌颂我健在的同志,祭奠我已故的同事。

如今坐落在“文昌寺”,“鸿福禅院”的董村小学,旧貌换新颜,布局合理,校舍宽阔,窗明几净,遗传了董村初中的基因,又有一批热血青年,为董村的教育事业奉献光和热。

衷心祝愿,董村小学这只雏鹰定会展翅飞翔,青出于蓝胜于蓝,教学质量越来越好。对得起“鸿福禅院”,“文昌寺”的美名。

2021.10.27

作者简介:李立民,《富平人》特约撰稿人,文学爱好者,宫里退休教师。

(0)

相关推荐

  • 见到深州尤禅院村人格外亲

    向阳之地生瑞草,积善之家庆有余!     尤禅院村,这曾经是梵音声声,香烟袅袅的佛教圣地,祖祖辈辈沐浴在经声法号,心灵变得澄澈,人生无比良善.       我曾经三到尤禅院村,三次给我留下良好印象. ...

  •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部落学校——从一张旧照片说起

    偶尔翻旧照片,看到了这一张,思绪立即回到了40年前: 这是我们老家----孝义县下堡镇部落七年制学校的全体教职工合影,时间是1975年11月. 部落是个小山村. 当年,部落像村名一样落后,却没有村名那 ...

  • 教育叙事:一窝红薯

    今天的"小偷"故事,是我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 我的家在农村,小学和初中也在农村中学里读.当时基本上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但初中就很少了.我上初中,是到自己村东边的一个大村的学校里去读 ...

  • 散文 || 忆父:乡村执教三十载

    出殡安葬父亲后,母亲打开父亲经常紧锁的柜子,打开裹了左三层.右三层的包裹.包着一张鲜红的荣誉证书.封面上赫然写着"乡村学校从教30年",内文打印:"马月海老师:您从事乡村 ...

  • 武春梅:难忘那年那月 | 就读这篇

    难忘那年那月 武春梅 五一节后,我和儿子猪猪有事回老家.经过自己曾经工作过的怀仁七中时,我看到一幢高层大楼在教学楼侧楼的旧址上拔地而起.这是七中的又一大手笔!这几年,七中先是成功地诞生了分校元博中学, ...

  • 辞职的小学校长(散文)

      辞职的小学校长(散文) 飞翔 1978年我去小学上班,校长安排我出任初二语文课.魏校长担任三年级数学课程. 不到一个月,民师整顿小组的张书记和杨干事来我村.开教师会,要求我们提意见. 我信以为真, ...

  • 奋斗人生

    奋斗人生 文/王瑛 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有一个生命的強音伴随 :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不停地努力,只有努力才有收获.人常说  : "你努力了,可能仍旧失败:但你不努力,你必定失败."人 ...

  • 陈志民:迁民老学校(下)

    迁民老学校(下) 文/陈志民 我对迁民老学校最后的记忆是1976年,我们在迁民新校区上初中一年级,9月9日毛主席逝世,迁民在拆除的那栋老学校房子平整的地面上,搭起灵棚集中悼念毛主席.毛主席画像坐南朝北 ...

  • 文昌这个村,真热闹!

    文昌这个村,真热闹!

  • 梅村服务区(霸气)

    摄影:潘长宏 2021.2.23. 第一次见这样高品格的服务区!与传统服务区厕所+超市+加油站的形式相比,这组网红服务区可以说是"顶配"了:集地域文化展示.购物.餐饮.娱乐等功能于 ...

  • 董明珠认真打扮霸气变温柔,穿针织毛衣搭丝巾,65岁看着像45

    事业有成的女人不仅在商界有地位,在穿搭方面也是一流的,比如董明珠就是成功女性的代表,她不仅在事业上面很优秀,穿搭更是展示出了职场女性的魅力,不过她的穿搭风格并不是以正式为主,不同的场合她的穿搭也在变化 ...

  • 董村初中的那些人、那些事,你还记得多少?

    董村初中的那些人那些事 文/田定方 2020年9月1日,中心学校派车到县城接回来新分的七位老师,六个女孩,一个男孩.开了一个简短的欢迎会后,这七位老师被分配到辖区学校.吕旭东校长要求各校派车把老师接回 ...

  • 董明珠:一个女人的“霸气”,最好有这3种精神支撑

    "苦劳是企业的一种负担,功劳才是你存在的条件和价值."--董明珠 关于人物传记类的书籍,除了类似钱钟书.杨绛之类的名人外,我几乎很少去看. 一方面是因为我认为传记类的书籍有虚构的嫌 ...

  • ​大汉王朝最霸气的十句话

    ​大汉王朝最霸气的十句话 1.李敢:胡虏亦不过如此,甚易与耳! 2.李陵: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3.汉武帝: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强弩射之,可尽虏矣! 4.苏武: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 ...

  • 中国最霸气的十碗面

    中国人爱吃面是出了名的,无论南北,几乎每个城市,都有一碗独具特色的面条,融入了当地的风味,或温婉,或浓烈,让出门在外的游子们将它挂在嘴边,藏在心头,魂牵梦萦,难以忘怀.在中国,有这么几碗面,它们的标签 ...

  • 中国历史最威武霸气的十大将军头衔,尤其最后一个,不服不行

    将军 我国古代的武将的头衔,既有高级武官的职位,也用于高级军政官员的称谓,又是军政官员的名誉职衔,甚至作为爵号使用等等.古代专职武官将军有领军将军.护军将军,等各有职司. 那么中国历史上最威武霸气的将 ...

  • 【诗词文化】文天祥的《扬子江》,中国最霸气的十首爱国诗词之一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 ...

  • 水浒中最霸气的十大绰号,他的绰号最霸气,让人忍不住想要膜拜!

    名字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的身份,而绰号就是一个在江湖混的脸面了.霸气的绰号,叫出来可以让你瞬间长脸不少.你可能不记得一个人名字,但是那些形象的绰号你不可能忘记.水浒中108个好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