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Maxwell闲聊卡片写作
M同学发了一篇印象识堂的文章过来,题目是《<卡片笔记写作法>—— 成就,是用汗水积累出来的》。问我用过没有。简单浏览,没大理解,就说了下我的做法。M同学做了认定,“我觉得也算”。不管叫啥名字,还是想分享下自己的做法。
我是在微博上做摘抄,然后等啥时候想到一个啥主题,再关键词搜索,把它弄到公号。有时候直接搬,有时候加工一下。
有时候是以一本书为主线:《抄书|总想逃离的杰西卡》,就直接是搬运;《抄书 | 循环提问:不要急着共情,先理解》就是在搬运的基础上,加一点按语;《<逝去的武林>里的教学观》则是夹抄夹议。
有时候则是就某一主题罗列:《你对理论应该有误解》就是在微博里,检索理论相关的博文片段。
用微博做摘抄,有两点好处。一是好搜索。按时间检索,可以集中回溯某一时段的阅读和思考记录;按关键词检索,则可以超越时间,相互勾连。二是转发功能,可以加点自己的理解,或者关联累加之前的摘抄。有时候看到一本书,跟几年前看过的东西有关,把旧的搜出来,转发的时候摘抄上新的。这就是一个反复提取的过程,有时候印证,强化确认,有的时候也能碰出点新的东西。
有的时候再翻以前摘抄的,依然很新鲜,甚至会觉得震撼。一方面是人太容易遗忘了,需要靠记录抵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时的自己不能吸收,甚至不能消化。抄的时候觉得好,但不知道好在哪,也不知道咋跟自己的理解和实践产生联系。再好的东西,没到时候,还是吸纳不进来。理解不到,就是不到。
M同学说:“需要思考 写下来”,“以后再否定和丰富”。我觉得我是属于试错型的,光坐着想,想不出什么东西。所以我之前会比较喜欢跑去学校听课研讨啥的,看着一次次地试,有问题就改。这个过程中,一些概念就浮现出来了。用M的话说,就是“得有外力激发灵感”。
这种做法,跟看书还是有点区别。看书,拍脑袋,很容易自我重复。越来越挑跟自己成见类似的东西看。不断强化,不断重复。反思就是自我否定。自我否定很累,需要外界打脸配合。做事的话,经常会被打脸,跑不了。汪老师就说,他持续不断地有新的想法,就是因为一直在做事。
前面提到微博和公号,微博主打摘抄,公号主打私货。公号,基本替代了朋友圈的功能,絮絮叨叨的,一点不正式。XL就吐槽说,你的公号真随便,好像写博客。
自说自话自回味,光表达,不交流,也就没有什么流量。聊到这里,M同学引用了前两天读的曾国藩《为文不求传》:“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修德不求报,为文不求传”。虽然没有大佬的境界,但还是有点与大佬为伍的错觉。顺便再引大佬的另外一句,为自己把头埋在沙子里的行为开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