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传》:定品寻良骥,中正探人杰!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273 篇文章

今天来讲 陈群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陈群,字长文,颍川人,今河南许昌东,出身世家,东汉太丘长陈寔的孙子、大鸿胪陈纪的儿子。另外,陈群的老婆是荀彧的女儿,因此陈群得叫荀彧“岳父大人”。
当陈群还是幼儿的时候,祖父陈寔就非常看好他,甚至对乡亲父老们说:这孩子呀,必定会兴旺我宗族。
就连当时的大儒孔融,与陈群和他的父亲陈纪关系都特别好,陈群还和孔融经常谈论当时的人物。
194年,刘备为豫州刺史,征召陈群为别驾,陈群在刚开始是跟刘备混的呢。当时徐州牧陶谦病死,徐州的士人青睐刘备,想让刘备接替陶谦的位置,刘备得知这个消息后,欣然前往。此时,陈群对刘备说:目前来讲,袁术的力量还很强大,如果这个时候就拿下徐州,那么必定会与袁术展开斗争,要是吕布再乘机袭击我军的后方,那么就算是得到了徐州,也未必长久。
然而,刘备可能是太想要一块自己的地盘了,因此将陈群的话当成了耳边风,之后与袁术果然发生了斗争,吕布也果然从背后捅了刀子。从徐州滚出来的时候,刘备才后悔没有听从陈群的建议,然而,为时已晚,刘备与陈群也就此擦肩而过。
198年,吕布被曹操所破,当时的陈群父子在吕布军中,于是一起投奔了曹操。曹操也早就听说了陈家的大名,便征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
有人向曹操推荐了王模和周逵,曹操都委以任用,陈群向曹操谏言,觉得他们二人德行不好,有污点,最终必定会坏大事,然而此时的曹操早就颁布了“求贤令”,对于人才是如饥似渴,因此没有听从陈群的建议。
后来,那二人果然犯事,被诛,曹操这才觉得陈群当时说的都很有道理,并主动向陈群承认了过失。也就在这时候,陈群抓住机会向曹操举荐了陈矫、戴干等人才,曹操都加以任用
199年,官渡之战前一年,陈纪去世,陈群也因此辞官,回家守丧去了,结束之后,又被任为司徒掾,举高第,为治书侍御史,转参丞相军事。
213年,曹操在汉朝的底下建立了独立王国魏国,陈群又迁为御史中丞。当时,曹操与大家一起商议是否要恢复肉刑,肉刑就是割鼻子之类的,汉朝的统治者觉得太血腥,太残忍,于是就废弃了肉刑,改成了打屁股之类的。
陈群说:我父亲曾经以为汉朝废除肉刑本是因为仁德之心,想减轻对犯罪分子的惩罚,但是没想到死去的人却越来越多了。因为犯罪的成本降低了,老百姓反而更容易犯罪了。就连《周易》里面也有关于肉刑的记载,大家想想,比如强奸,以前是没收作案工具,现在却是打三十下屁股,看上去是照顾到了犯人,实际上却损害了大家。所以,我的观点是,恢复肉刑!
钟繇赞成陈群,而王朗及其他人却反对。曹操内心是赞成陈群,钟繇的,但是那时候年纪也大了,当时战乱也比较频繁,又考虑到毕竟陈群是少数派,因此就将这事搁置了下来。
220年,曹丕继位,封陈群为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在这时候,陈群开创了魏晋选官制度,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九品中正制”。
原先是如何选官呢,是靠地方向上推举,推荐,也就是“举荐”,还有就是中央考察,也就是“察举”。但是弊端很多,比如官职总是在那几个家族中流来流去,袁绍的四世三公就是这么来的。
而“九品中正制”,是把人才分成九个等级,制定了一套标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选官的客观性。这人牛不牛逼,你说了不算,看他符不符合这个一二三,由大家说了算。最重要的是,这个制度深受当时世家大族的喜欢,曹丕日后的称帝,可以说这个制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至少,他俘获了当时世家大族的心。
“九品中正制”其实也是汉朝“察举制”的延续,在曹操的时代,曹操不喜欢这种虚的,他喜欢实在的,他喜欢实打实的人才,哪怕此人有才无德,也可以用。因此,曹丕接受陈群的这个制度,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父亲曹操的路线。
关于“九品中正制”,真要细说其实可以写出论文来,在此襄子就简单说一下。
同年,曹丕称帝,陈群迁尚书仆射,加侍中,徙尚书令,进爵颖乡侯。
曹丕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原本想追封卞太后的父母,陈群因此建议,之前没有这样的先例,曹丕方才作罢。
223年,刘备去世,陈群与王朗、华歆、许芝以及诸葛璋分别给诸葛亮写信,轮番轰炸,劝其顺应天命,归顺曹魏正统,然而,想也不用想,诸葛亮拒绝。
226年,鲍信的儿子鲍勋因为多次面谏曹丕而惹怒了曹丕,后来因为一些小事,曹丕想处死鲍勋,陈群与华歆、钟繇等人联名上奏请求赦免鲍勋的死罪。但是,曹丕一意孤行,诛杀了鲍勋。
鲍勋的父亲鲍信当年因为救曹操而被黄巾贼杀死。
也就在同一年,曹丕病重,将陈群、曹真、曹休与司马懿成为了托孤重臣。在曹叡继位后,陈群进封颍阴侯,与其他三个人获得了开府的VIP贵宾资格。
在这年年底,陈群升司空,之后的事迹,平平如也,不提也罢。
在曹叡大兴土木的时候,陈群亦上书劝谏。
237年,陈群去世,谥号靖侯,其子陈泰继嗣,曹叡追念陈群的功劳,另外分封其一子为列侯。
243年,陈群搬进了曹操的庙庭。
简而言之,陈群一生的亮点就在于他开创了“九品中正制”,之前很多朋友都说陈群算什么鸟,“九品中正制”弊端也很多,不值得推崇。
襄子在最早的卷首语就说过,三国,是一个不断试错的年代,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不坏的制度。“九品中正制”固然是有很多弊端,比如也会流于形式,但,当时的历史大环境就是世家的天下,平民上位,那是隋唐才开始兴起,宋朝才大量推广的制度。有的时候,我们要回到历史的具体场景中去理解当时的制度与想法,这就好比,对于一个快要饿死的人,你跟他保证下个月工资发了就请他吃大餐,而目前来讲,一块面包就能拯救他的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固然有他的趋势,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将当时的世家大族聚合在了一起,这为日后曹魏或晋的一统天下提供了基础,当然,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历来不被人看好,但是,难道没有西晋的八王之乱,五胡就不存在吗?五胡就不会侵犯华夏了吗?
或者说,华夏几千年来一直都保持强盛,让周边的蛮夷连动一动的胆子都没有。这固然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可能吗?现实吗?
我还从来没有看到一个东西在不发生任何改变的情况下能存活很久。
五胡与华夏之间的斗争与融合,必然会在这个历史时间点上发生,只不过发生的过程不同罢了。
对于一个快要病死的人,首先重要的是挽救他的命,至于活得再久一点,再健康一点,还是先活下来再说吧。

历史,应该让我们获得更多对未来的可能性与视野,而不是跳入狭隘的视角。
如果觉得OK,记得点个“在看”哦!

END

如果喜欢,欢迎帮忙推荐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