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的方法和书写的姿势
学书者首先应摆好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写字,站着写还是坐着写,手怎样拿毛笔,手指、腕、肘乃至臂、身的姿势等都会对写字有影响。这不仅关系到今后能否练好字,而且关系到书写者的身体健康。
一、书写姿势
毛笔的书写姿势主要有两种:一是坐书姿势,一是立书姿势。前者主要在书写字径不大的字和幅面不大的作品时采用,后者一般用于书写字径较大的字和大幅作品时采用。
(一)坐姿
书写大小在10厘米以内的字或字较小的行草书,可采用“坐势”。
正确的坐书姿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1.臂开
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
2.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
3.头正
头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40厘米。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置,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4.足安
两脚自然平放,屈腿平落,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翘二郎腿。
(二)立姿
如果书写大小在10厘米以上的字或篇幅较大的行草书,可采用“立姿”。
立书姿势是为了悬腕运转灵活,同时由于居高临下,视角开阔,便于统观全局,掌握章法布白。立书姿势的具体要求为:两脚稍微分开,一脚略向前,保持好身体的平衡,上身略向前俯,腰微躬,距离不宜过远,左手按纸,右手悬腕悬肘书写。值得注意的是,桌面不应太低,以免弯腰过度,容易疲劳。
立式书壁(较少使用),书法教师在大班教学中书写示范时可应用。
立式书壁,即将纸竖挂在墙壁上站在壁前书写。其书写要领和俯写式差不多,但难度更大。因为面壁而书,为了视觉正确,要求面部与墙面始终保持平行,这全靠两腿屈伸来调节。再说书壁时,要准确掌握濡墨量,如果濡墨多了,墨汁就会滴下来。由于书壁能更好地训练运腕用墨技巧,故米芾也主张:“入学之法,在先写壁,作字必悬手。”悬手书壁是教师板书的一项基本功,师范生学习书法,平时要下意识地作书壁训练。
二、执笔
1、执笔方法
怎样拿毛笔,是一个关键问题。
实践证明,“五字执笔法”是实用而科学的执笔法。五字执笔法,把五个指头的作用,皆用一个字说明,就是:擫、押、钩、格、抵。
五指齐力,虽然力都注在一根笔管上,但是五指的运用,各有不同。
①擫(yè):指“五字执笔法”中大指的作用。擫即指按之意。以大指骨上节出力紧贴笔管内侧,略斜而仰。如吹笛时以指擫住笛孔一般。
②押:亦作压,指“五字执笔法”中食指的作用。押有约束、管束之意。用食指第一指节斜而俯地出力,贴住笔管的外侧,位置和大指内外相当,和大指相对地配合一起,约束住笔管。
③钩:指“五字执笔法”中中指的作用。在大指和食指将笔管约束住的情况下,再以中指的第一、第二两个指节弯曲如钩,钩住笔管的外侧。
④格:指“五字执笔法”中无名指的作用。格有挡住之意。无名指用指甲肉之际紧贴笔管,用力将中指钩向内的笔管挡住。此动作亦称“揭”,揭有挡住和往外推之意。
⑤抵:指“五字执笔法”中小指的作用。抵有托着之意。小指衬托于无名指之下,以增加力量,挡住中指的“钩”。
前人论执笔,“指实掌虚”最为重要。五字执笔法是用擫、押、钩、格、抵五字来概括说明五个手指的作用,它强调五指各司其职,又通力配合,执笔稳健,使笔能上下左右灵活运动。
李后主(煜)结合“拨镫法”,加上三个字,并改“格”为“揭”,提出八字法。现补充说明如下:
拒:中指钩笔,由名指拒定,此上二指主转运。
导:小指引名指过右。
送:小指送名指过左,此上一指主往来。
上面“擫、压、钩、揭、抵、拒、导、送”八字法,精细地解说了各指的执运之理。
五指执笔法的要领是:指实、掌虚、掌竖、腕平、管直。
指实,就是手指执笔要有力量,要实实在在地执住笔管,外侧四指相互靠拢,骨节向外,密实而不松散。拇指中部骨节尤其要注意使之向外凸起,与食指一起持笔,使虎口圆如马镫形(或说龙眼),中指与无名指夹住笔杆,小指紧贴无名指,这样五指一齐用力,执笔既坚实有力,又有助于运笔。执笔要松紧适度。太紧,运转不灵;太松,使不上劲。指实,才能做到“毫无虚发,墨无旁溢,力聚管心,执笔稳定。”
掌虚,就是执笔时掌心要虚空,不能曲指塞掌,无名指和小指都不要贴到掌心,好像手心里握着一个鸡蛋。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虎口要张开大些。这样,运笔就能稳实而灵活。掌虚的目的是使手掌的筋骨肌肉放松,否则手指和腕部就会僵直、紧张,不利于运笔。
掌竖,就是执笔时手掌要尽量竖起来。掌竖才能笔直,笔直才能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运转自如;否则,就会导致笔管歪斜,笔锋不正,笔画易成偏锋病笔。
腕平,是指手腕与桌面要平行。康有为说:“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竖其锋”。因为写字时是通过腕部将力量传送到笔锋,为了便于运腕,所以要腕平。腕平和掌竖二者是互相关联的。管直则锋正,这与运腕、掌竖有密切关系,掌竖、腕平、管直、锋正,加之悬肘用笔,既灵活又有力。因为运笔的关键在于腕力。
唐代唐太宗有言:“指实则筋力平均,掌虚则运用便易”。
2、执笔部位
执笔的高低或说执笔的深浅也是极有讲究的。卫夫人说:“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王右军有“真一、行二、草三”之说。虞永兴《笔髓》,云:“笔长不过六寸,一真、二行、三草”,这是约言执笔去笔头的远近。唐张怀瓘云:“执笔亦有法,若执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一寸着纸,势有余矣。若执笔深而束,牵三寸而一寸着纸,势已尽矣。”
一般的原则是:写小字及楷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下;写大字或行、草书时,执笔部位可偏上一些,这样笔锋运转幅度大,笔法流转灵活。如临写黄庭经之类小楷可低执笔,离笔头约一寸;如原大临写大小约2~3 cm的行书圣教序及书谱、十七帖等草书时,执笔可稍高,离笔头约二寸;如临写十厘米直径以上的楷书或大草书自叙帖、古诗四帖等草书时,执笔可更高,离笔头约三寸。
3、执笔的松紧
执笔的松紧和运指也应注意,太松太紧,过犹不及。因为太松了,笔画便没有力;太紧了笔画便泥滞而不灵活。王羲之主张执笔要紧,执笔紧方能贯力于笔端。苏东坡主张虚而宽,即执笔要松,这样便于转动笔杆。其实“紧”与“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两个方面。执笔是为了很好的运笔,所以“紧”是指要能很好地驾驭笔锋,不让其飘滑无力,“松”是指手中的笔运转灵活,笔锋能随心所欲地变化,字才有韵味。下笔书写时宜紧,提笔迴旋时宜松。作字须要用全身之力,这个力,只是传递一股劲,由背到肘,由肘到腕,由腕到指,由指到笔,由笔管而注于笔尖,使其转动自如。
正确的执笔要使笔杆垂直。五指执笔,将手掌竖起直立,就能使手把笔拿直。
掌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常使笔锋在画中,则左右逢源,静燥俱称。学字既成,犹养于心,令无俗气,而藏锋渐熟。笔正,笔杆与纸面基本保持垂直,可保证中锋行笔,便于调节八面锋的笔锋指向。
在运笔过程中,随着手腕的摆动,笔杆会倒向笔锋所指的方向,如写横画时笔杆向左倾斜,写竖画时笔杆向前倾斜,这就是俗称的“推笔”,笔杆倒向运笔方向而造成“拖笔”。倒向笔画的两边而形成侧锋。倒向笔画两边的角度过大则会形成偏锋。在实际书写中,为求不同笔势,在起收笔或运笔中也会摇动手腕,应用侧笔,即侧锋取妍。
5、运笔方法
运笔是书法的根基,若不得其要领,则再怎么写也没用。所以书法以此为重。运笔是应用,执笔是关键。宋代姜菱说,“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运腕的方式,又分枕肘枕腕、枕肘悬腕、悬肘悬腕。枕肘枕腕,用于写小楷。枕肘悬腕,适用于写中、大楷或小行书。悬肘悬腕是指肘部和手腕全部悬空,常用于写行、草或很大的楷书。
运笔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指运法,即枕肘枕腕;二是腕运法,即枕肘悬腕;三是肘运法,即悬肘悬腕。
指运法:
指运法是运笔的一个持法,指运法执笔较低。将左手垫于右手之下。通称枕腕式。亦可放一重厚物于右手腕之下代替,而这样做,腕部就固定了,只剩下手掌手指部份可动,因此只能书写细短的笔画,适合用于楷书小字。但若书写行草书的小字时,也不适合使用枕腕式。因为此法较不灵活,写时会缺乏一股流动之气,无法表现其气概。总之,指运法书写时最稳且牢固,可作为练习运笔的第一步骤,由此而进一步至提腕或悬腕,就较容易许多。因此,初学者当多加练习。
腕运法:
腕运法就是固定肘部,将腕部提起,一般通称提腕式。腕运法与中执笔相结合。用此法将腕部提起,活动范围就较枕腕式大,可以书写较大的中字或小行书。但也不适合书写于大字,因为肘部仍着案,活动范围仍受限制。
肘运法:
肘运法是连肘部一起悬空,以肘部来运笔,一般通称悬腕式。肘运法用高执笔。此法以肩膀为中心,腕肘均不放于案上,所以最为灵活,活动范围最大,挥洒自如,易于表现笔力。适用于大楷、行草等书体。总之,悬腕式是运笔的极致用法,如欲尽善尽美,此法非熟练不可,不然大字无法逞其雄势,行草不得其纵逸,各不得要领是也。
提肘作字时,靠腕、臂和指的协调运动来完成,而活动最多的是腕。腕一定要活。腕活,才能使全身之力,通过臂、腕和指贯注到笔尖;腕活,才可以调整笔锋,才能在上下左右提按、顿挫、方圆、转折等多变的笔画书写中控制住笔锋,甚至能够随心所欲地指挥笔锋,达到所谓“甩笔头”的地步。
陈中丞好学书,元章授以提笔法,曰以腕抵纸,则笔端有指力,无臂力也。曰提笔亦可作小字乎?元章笑顾,小吏取纸书黼黻,赞笔划端严,字如蝇头,而位置规模皆若大字,因请其法。曰:无他,惟自今以往,每作字时,不可一字不提笔,久之自熟矣!
附:历代论书法笔法 一、执 笔
卫夫人执笔法
真书去笔头一寸二分,行草去笔头二寸一分。
唐太宗论执笔法
大凡学书,指欲实,掌欲虚,管欲直,心欲圆。又曰: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冯简缘云:管直则心圆)。
欧阳询《书法》
虚拳直腕,指齐掌虚。
虞世南《笔髓论》
笔长不过六寸,捉管不过三寸,真一,行二,草三,指实掌虚。
徐疇笔法
置笔于大指中节前,居动静之际,以头指齐中指,兼助为力,指自然实,掌自然虚,虽执之使齐,必须用之自在。今人皆置笔当大指节,碍于转动,而指塞掌,绝其势力。况执之愈急,则愈滞不通,纵用之规矩,无以施为也。
张怀瓘《执笔法》
执笔亦有法,若执笔浅而坚,掣打劲利,掣三寸而一寸著纸,势有余矣;若执笔深而束,牵三寸而一寸著纸,势已尽矣。其故何也?笔在纸端,则掌虚,运动适意,腾跃顿挫,生气在焉。笔居半则掌实,如枢不转折,岂能自由,既不能转运回旋,乃成棱角,笔既死矣,宁望字之生动乎!
林韫《拨镫序》
卢肇谓林韫曰:子学吾书,但求其力耳。殊不知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虚掌实指,指不入掌,东西上下,何所阂焉。常人云:永字八法,乃点画尔,拘于一字,何异守株。翰林禁经云:笔贵饶左,书尚迟涩,此君臣之道也。大凡点画不在拘之长短远近,但无遏其势,俾令筋骨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此画尔,非书也。(未完)吾昔受教韩吏部,其法曰拨镫,今将授于,勿妄传,推拖捻曳是也,诀尽于此,子其旨而味乎!韫加以久罹戎事,笔砚多亡,终不能穷其妙,敢吝复传于智者。
米芾(提笔法)
元章告伯修父子曰:以腕着纸。则笔端有指力无臂力也。曰提笔亦可作小楷乎?元章笑顾小生,索纸书其所进黼辰表,笔画端谨,字如蝇头,而位置规模一如大字。伯修父子,相顾叹服,因请其笔法。元章曰:此无他,自今以后,每作字时,无一字不提笔,久之自熟矣。
米芾(海岳名言)
世人多写大字时,用力捉笔,字愈无筋骨神气,作圆笔头如蒸饼,大可鄙笑。要须如小字,锋势备全,都无刻意做作乃佳。
姜夔《续书谱》
大抵执之欲紧,运之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
陈绎曾(翰林要诀》
拨镫法,季后主得之陆希声,希声所传于恐光者止六字,后主更益二字曰导送,谓之八字诀:
擪:大指骨下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
捺:食指著中节旁。
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下。
揭:名指著指外爪肉之际,揭笔令向上。
抵:名指揭笔,中指抵住。
拒:中指钩笔,名指拒定。
导:小指引名指过右。
送:小指引名指过左。
右名拨镫法,拨者,笔管著中指名指尖,令圆活易转动也。镫即马镫,笔管直,则虎口间空圆如马镫也,足踏马镫浅,则易出入,手执笔管浅,则易转动也。右指法。
枕腕:以左手枕右手腕。
提腕:肘著案而虚提手腕。
悬腕:悬著空中最有力。
枕腕以书小字,提腕以书中字,悬腕以书大字,行草即须悬腕,悬腕则笔势无限,否则拘而难运,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问之,辄瞑目伸臂曰:胆、胆、胆。右腕法。
撮管:以拨镫指法撮管头,大宇草书宜用,书壁尤佳。
撤管:以大指小指到垂执管,三指攒之,就地书大幅屏幛。
捻管:大指与中、食三指,捻管头书之,侧立案左,书长幅大字。
握管:四指中指节握管,沉著有力,书诰敕榜疏。右变法。
郑杓(衍极》
夫善执笔则八体具,不善执笔则八体废。
寸以内法在指掌,寸以外法兼肘腕。掌指法之常也,肘腕法之变也。魏晋间帖,掌指书也。
刘有定《释衍极》
古文籀隶,同源而殊流,篆直分侧,用二而理一。自其殊者而观之,则古文而籀,籀而隶,若不可以相入;自其一昔而观之,则直笔圆,侧笔方,用法异,而执笔初无异也,其所以异者,遣笔用锋之差变耳。
大抵笔直则圆,圆故长,长必瘦;侧笔则匾,匾故方,方必肥;瘦硬易写,肥劲难工。直笔难于肥,侧笔难于瘦,其要在于变而通之。若夫执笔,则不可不直也。
古人学书,皆用直笔,王次仲等造八分,始有侧法,然隶间用直笔者有之矣,未有古文籀篆而用侧笔者也。
临池法曰:用笔之法,以大指擪中指,敛第二指,抽名指,令掌心虚如握卵,名指拒中指,小指拒名指,须用大指初节外置笔,令转动自在。遂有覆腕、悬腕、运肘、运臂之作。至于俯仰步武之间,随宜制变,莫不各有当然之理,故有常法焉,有变法焉。常,经也;变,权也。审于反经合经之权,则知变矣。
解缙《春雨杂述·论学书法》
今书之美自钟王,其功在执笔用笔。执之法,虚圆正紧,又曰浅而坚,谓拨镫,令其和畅,勿使拘挛。真书去毫端二寸,行三寸,草四寸,掣三分而一分着纸,势则有余,掣—分而三分著纸,势则不足,此其要也。
擪捺,钩揭,抵拒,导送,指法亦备,其曰擪者,大指当微侧,以甲肉际当管傍则善,而又曰,力以中驻,中指之法,中指主钩,用力全在于是。
又有板罾法,食指拄上,甚正而奇健。撮管法,撮聚管端,草书便于提笔法,提挈其笔署书宜,此执笔之功也。
丰坊《书诀》
双钩悬腕者,食指中指圆曲如钩,与拇指相齐,而撮管于指尖,则执笔挺直。大字运上腕,小字运下腕,不使肉亲于纸,则运笔如飞。让左侧右者,左肘让而居外,右手侧而过中,使笔管与鼻准相对,则行间直下而无欹曲之患。虚掌指者,指不实则颤掣而无力,掌不虚则窒碍而无势,妙在无名指得力,三指齐撮于上,而第四指抵于管下。
指实臂悬,笔有全力,擪恤顿挫,书必入木。
书有筋骨血肉,筋生于腕,腕能悬,则筋脉相连而有势,指能实则骨体坚定而不弱。
宋曹《书法约盲》
学书之法,在乎—心,心能转腕,手能转笔。大要执笔欲紧,运笔欲活。手不主运,而以腕运;腕虽主运,而以心运。右军曰:意在笔先。此法言也。
真书握法近笔头一寸,行书宽纵,执宜稍远,可离二寸,草书流逸,执宜更远,可离三寸。笔在指端,掌虚容卵。要知把握亦无定法,熟则巧生。又须拙多于巧,而后真巧生焉。但忌实掌,掌实不能转动自由,务求笔力从腕中来,笔头令刚劲,手腕令轻便,点画波掠,腾跃顿挫,无往不宜。
腕竖则锋正,正则四面锋全,常想笔锋在画中,则左右逢源,静燥俱称。学字既成,犹养于心,令无俗气,而藏锋渐熟。藏锋之法,全在握笔勿深,深者掌实之谓也。譬之足踏马镫,浅则易于出入,执笔亦如之。
姚孟起《字学忆参》
执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蝇头楷,用大笔提空写,势乃开展。
蒋骥《续书法沦》
捻管与笔锋须分解。柳云,心正则笔正,原是讥讽之辞,今人用秃笔为藏锋,又以捻管正为中锋,谬矣。予学欧虞诸碑,始信徐常侍书对日照之,中有黑线之语,盖中锋有搦管正时而锋散者,有搦管稍偏而笔锋中正者,譬之刻印刀法,有切刀冲刀之别。至旧论搦管欲直,为初学要言,未尝指精熟神妙,无所不可境界。
蒋和《书法正宗》 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实指,指实则筋力均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
五指齐力而肘腕助力。指之执管宜浅,易于转运。若置笔当指节弯处,则碍运动。
真书执笔宜近头,行宜稍远,草书宜更远。
执笔须坚,运笔须疾,笔法须活。
程瑶田《书势》
是故书成于笔,笔运于指,指运于腕,腕运于肘,肘运于肩。肩也,肘也,腕也,指也,皆运于右体者也,而右体则运于左体。左右体者,体之运于上者也,而上体则运于下体。下体者,两足也,两足著地,拇踵下钩,如屐之有齿,以刻于地者,然此谓下体之实也,下体实矣,而后能运上体之虚。然体亦有实焉者,实其左体也,左体凝然据几,与下贰相属焉。由是以三体之实,而运其右一体之虚,而于是右一体者,乃至虚而至实者也。夫然后以肩运肘,由肘而腕而指,皆各以其至实而运其至虚。虚者,其形也;实者,其精也;其精也者,三体之实之所融结于至虚之中者也,乃至指之虚者又实焉。古老传授所谓搦破管也。搦破管矣,指实矣,虚者惟在于笔矣。虽然,笔也,而顾独丽于虚乎!惟其实也,故力透乎纸之背;惟其虚也,故精浮乎纸之上。其妙也,如行地者之绝迹;其神也,如冯虚御风,无行地而已矣。
包世臣《艺舟双楫》
余既心仪遒丽之旨,知点画如丝发,皆须全身力到,始叹前此十年,学成提肘,不为虚费也。
黄小仲谓余书解侧势,而未得其要;余疾小仲时书侧笔,小仲犹以未尽侧为憾。相处三月,朝夕辩证不相下,因诘其笔法。小仲曰:书道之妙,妙往左右牝牡相得之致,一字一画之工拙不计也,余学汉分而悟其法,以观晋唐行无不合者。其要在执笔,食指须高钩,大指加食指中指之间,使食指如鹅头昂曲者,中指内钩,小指贴名指外拒,如鹅之两掌拨水者。故右军爱鹅,玩其两掌行水之势也。大令亦云:飞鸟以爪画地,此最善状指势矣。是故执笔欲其近,布指欲其疏。
王仲瞿言其内子,金体赢梦神授笔法,管须向左迤后稍倾,若指笔准者,锋乃得中。
右军以管为将军,明书道之机枢在管,而管不可乱动也。今小仲之法,引食指加大指之上,置管于食指中节之端,以上节斜钩之,大指以指尖对中指中节拒之,则管当食指节弯,安如置床,大指之骨外突,抑管以向右,食指之骨横逼,挺管以向左,则管定,然后中指以尖钩其阳,名指以爪肉之际拒其阴,小指,以上节之骨,贴名指之端,五指疏布,各尽其力,则形如握卵,而笔锋始得随指环转,如士卒从旌麾矣。此古人所谓双钩者也。
仲瞿之法,使管向左拖后稍偃者,取逆势也。盖笔后偃,则虎口侧向左,腕乃平而覆下如悬,于是名指之筋,环肘骨以及肩背。大指之筋,环臂弯以及胸胁。凡人引弓举重,筋必反纽,乃长劲得力。古人传诀,所为著悬腕也。
唐贤状拨镫之势云:如人并乘,镫不相犯,盖善乘者,脚尖踏蹬必内钩,足大指著镫,腿筋皆反纽,是纽并乘而照不相犯,此真工于形似者矣。
笔既左偃,而中指力钩,则小指易于入掌,故以虚掌为难。明小指助名指揭笔,尤宜用力也。大凡名指之力,可与大指等者,则其书未有不工者也。然名指如桅之拒帆,而小指如桅点之助桅,故必小指得劲,而名指之力乃实耳。
山子之法,以笔毫平铺纸上,与小仲始艮终乾之说同,然非仲瞿之法,则不致此也。盖笔向左迤后稍偃,是笔尖著纸即逆,而毫不得不平铺于纸上矣。
始艮终乾者,非指全字,乃一笔中自备八方也。后人作书皆仰笔尖锋,尖处巽也。笔仰则锋在画之阳,其阴不过副毫濡墨以成画形,故至坤则锋止。佳者仅能完一面耳。惟管定而锋转,则逆入平出,而画之八面无非毫力所达。乃后积画成字,聚字成篇。过庭言,一笔成一字之规,一字乃通篇之准者,谓此也。盖人之腕,本侧倚于几。任其势,则笔端仰左尖成尖锋,锋既尖则墨之所到,多笔锋所未到,是过庭所讥,任笔为体,聚墨成形者也。
小仲所以憾未能尽侧者,谓笔锋平铺,则画满如侧,非尚真侧也。
子尝题执笔图曰:一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盖作书必期名指得劲,然予练名指劲数年,而其力乃过中指,又数年,乃使中指与名指力均,以迄于今,作书时少不留意,则五指之力,互有轻重,而万毫之力,亦从之而有参差。
拨镫宜于坐书,至长幅大字,不得不立书者,则其法著于心成颂,而注家误会,于其言执笔安足者,皆以字体画形说之。盖立书长幅,必不能用左手称翼如之势,以平其气,足以右半腹必贴几,右腹贴几,则左半腹侧离几,左足舒而注后,则气不至偏右而上浮,故言长舒左足,潜虚半腹也。右手斜伸如一角向前者,则右肩必展,故言回展右肩,峻拔一角也。
钱鲁斯执笔,指腕皆不动,以肘来去。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 朱九江先生执笔曰:虚拳实指,平腕竖锋,吾从之学,苦于腕平则笔不能正,笔正则腕不能平,因日窥先生执笔法,见食指中指名指层累而下,指背圆密,如法为之。腕平而笔正矣,于是作字,体气丰匀,筋力仍未沈劲。先生曰:腕平,当使杯水置上而不倾,竖锋当使大指横撑而出。非职运笔者腕也,职执笔者指也,如法为之,大指所执愈下,掌背愈竖,手眼骨反下欲切案,筋皆反纽。抽掣肘及肩臂,抽掣既紧,腕自虚悬,通身之力,奔赴腕指之间,笔力自能沈劲,若饥鹰侧攫之势,于是随意临古碑,皆有气力。始知何不能书,皆由不解执笔,以指代运,故笔力靡弱,欲卧纸上也。
古人作书,无用指者,笔阵图曰,点画波撇屈曲,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夫用指力者,以指拔笔,腕且不动,何所用一身之力哉。欲用—身之力者,必平其腕,竖其锋,使筋反纽由腕入臂,然后一身之力得用焉。或者乃谓拨镫法,始自唐人,六朝无不参指力者,可以笔阵图说证之,遍求六朝,亦无用指运笔之说也。
学者欲执笔,先求腕平,次求掌竖,后以大指与中指相对擪管,令大指之势侧而仰,中指之体直而垂,名虽曰执,实则紧夹其管,李后主所云在大指上节下端,中指著笔尖,名指在爪甲肉之际也。
大指中指夹管,已自成书,然患其气浮而不沈,体超而不稳。又患腕平,则笔锋多偃向右,故以名指擪之使左。又患其擪力推之使外也,则以食指擪之使内,四指争力,势相蹙迫,锋自然中,中浑全,掌自虚,腕自圆,筋自左纽,而通身之力出矣。
韩方明曰:置笔于大指节前,大指齐中指,相助为力,指自然实,掌自然虚。
卢携述羲献以来相传笔法曰:大指擪,中指敛,第二指拒无名指。
林儡传卢肇拨蹬法,亦云:以笔管著中指尖,令圆活易转运,其法与今同。盖足踏马蹬,浅则易转运,拨蹬二字,诚为妙譬,盖崔杜之旧轨,钟王之正传也。
以指运之说,惟庸人翰林密论乃有之,其法曰:作点向左以中指斜顿,向右以大指齐顿。作横画皆用大指遣之,作策法,仰指抬笔上,作勒法,用中指钩笔涩进,覆画以中指顿笔,然后以大指遣至尽处。自尔之后,指运之说大盛,韩方明所讥今人置笔当节,碍其转动,拳指塞掌,绝其力势,然则唐人之书,固多不善执笔者矣。
宋人讲意态,无施不可,东坡乃有把笔不定法,要使弱而宽,以永叔指运而腕不知为妙,盖爱取姿态故也。夫以数指俯仰运送,其力有几,运送亦不能出分寸外,苟过寸字,已滞于用,然则又易执笔法乎,则末得曰能,失故步矣。
夫用指力者,行力必困弱,欲卧纸上,势为之也。包慎伯论书精细之至,为后世开山,然以其要归于运指,谓大指能揭管则锋自开,引欧苏之说以为证,乃谓握之太紧,力止在管,而不在毫端,其书亦必抛筋露骨,枯而且弱,其说粗廖可笑,盖慎伯好讲墨法,又好言万毫齐力,不得其故,而思借助于指。不知执笔既紧,腕平掌竖,俾手眼之势,欲斜切于案,以腕运笔。欲提笔则毫起,欲顿笔则毫铺,顿挫生姿,行笔战掣,血肉满足,运行如风,雄强逸荡,安有抛筋露骨枯弱之病。慎伯自称,其书得于简牍,颇伤婉丽,则逸少龙威虎震。大令跳宕雄奇,岂非简牍乎,不自知腕弱之由,败绩在指,而反攻运腕之弱,不其谬乎,此诚智者千虑之失,佘虑人惑于慎伯之说,故亟正之。
执笔高下,亦自有法,卫夫人真书,执笔去笔头二寸,此盖就汉尺言,汉尺二寸,仅今寸许,然亦以为卫夫人之说为寸外大字言之,大约执笔总以近下为主。卢携曰:执笔浅深,在去纸远近,远则浮泛虚薄,近则榲锋礼重,体验其精。包慎伯述黄小仲法曰:布指欲其疏,则谬,执笔欲其近,则有得之言也。
近入执笔多高,盖惑于卫夫人之说而不知考,亦由宋、明相传,多作行草,不能真楷之故。盖其执笔太高,画势虚浮,故不能正书也。近人又矜言执笔欲近之说,以为不传之秘,亦为可笑。吾自解执笔,即已低下,人多疑之,吾亦不能答其揾重之故。阅诸说,颇讶其暗合,后乃知吾腕平,大指横撑,执笔自不得不近下,以此知苟得其本,其末自有不待学而能者矣。
包慎伯又述仲瞿言,管须向左右稍偃,自能逆入平出,卷毫而行,此法不止矜为秘传,且托于神授矣,吾腕欲平而大指撑出,管常微偃右,自学执笔时,既能逆入平出,卷毫而行矣.盖常人执笔,腕斜欹案上,大指向上,笔管必斜右,毫尖必向左。落笔既顺,画则毫尖向上,竖则毫尖向左,其锋全在边线,故未能万毫齐力;若腕能平,使手眼几欲切案,则无论如何执法,管自向左,但锋仍自外耳。惟以中指直擪之,则锋自向内。又有大指横撑,直出拒之。食指亦横出作椭圆形,以指尖推笔,故管自向左,锋自拖后向左,名指控禁之,则锋自定。笔在四指之尖,转动空活,故类拨蹬。王侍中书决,所谓中控前冲,拇左食右,名禁后从,皆悉暗合。侍中用冲、禁二字尤精,盖不用大指食指指尖推笔,则不得为冲,名指在外,禁定其笔,只能谓之禁,不能谓之拒也。然吾之暗合古法,亦不出腕平欲置杯水而不倾,大指横撑而出二语而已。
黄小仲云:食指须高,如鹅头昂曲,欲其如是,大指横撑出拒笔,食指自有是势,故苟能腕平指横,则王侍中石本之诀,小仲不传之秘,仲瞿神授之说,慎伯累牍之言,皆已备有无遗,富哉言乎,故学贵有本,小艺亦其理也。
吾为之语曰:平腕,欲手眼之向下,横撑大指,欲其指平而执低,手眼向下,则腕反而筋纽,大指横平下拒,则掌竖而食指昂,右腕挺开,则锋正对准,腕悬,而肩背力出,左腕挺开贴案,则气势停匀,右腕益虚活,如此则八面完全,险劲雄浑,篆真行草,无不得势矣。盖隶书横扁,故勒为最难,其努次之;腕开则得横势,顺势行之,则画平满有气,对准,则努垂下自有势,筋纽则险劲自出,自此学书,无施不可,视其学之浅深高低,以为书品之高下耳。
榜书操笔,亦与小字异,韩方明所谓摄笔以五指垂下,捻笔作书,盖伸臂代管,易于运用故也。方明又有握笔之法。捻拳握管于掌中,其法起于诸葛诞,后王僧虔用之,此殆施于尺字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