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正要发起总攻,一位老大娘跑来,送上一封贴着三根鸡毛的信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最为艰苦的相持阶段。
日军为了迫使中国军民屈服,不断加大军事压力,不断发动新的围绕与扫荡。
在山东战场,日伪军更加疯狂,他们发动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妄图使我八路军部队和抗战军民面临无人可用,无粮可吃,无地可住的局面,从而取得山东战场的胜利。
面对敌人不断的扫荡,我山东军民奋起抗争,发起了一次次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取得了不少的胜利。
1940年5月,发生在山东泰山区杨家横的一场战斗,就成为我八路军山东纵队对敌斗争的一个代表性战斗。
其中八路军指挥员根据战场形势变化随时应变的英明,八路军官兵殊死杀敌的英勇,根据地群众冒死送信的支持,都为这场战斗的最后胜利增添了成功的注脚。
因敌就变,巧妙设伏
1940年夏初,八路军山东纵队完成了第5次整编。
从原来的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纵队变成了八路军山东纵队,不仅是名称上的内外变化,更重要的是人员军政素质、战斗能力和战斗素养的提升——随着扫荡和反扫荡的反复进行,八路军各部在战斗中不断历练和成长。
有的部队甚至可以从原来的以游击战为主,转变到可以进行攻城夺堡的攻坚战和大范围调动敌人的运动战。
山东纵队四支队在司令员廖容标和政治委员胡奇才的率领下,本来想打下博山城,以牵制济南和胶济路一线的敌人,让敌人分身无术,无法配合其它各路的敌人对我各根据地的大扫荡。
没想到,从济南和博山的我军地下情报站都传来消息,说是日军由济南调了1000余人进入博山城,该部具体任务情况不明,但是情报站的报告最后重点强调了一句,说是淮秀帮 有出动之势,万望部队注意敌之动向。
廖容标司令和胡奇才政委不敢怠慢,赶紧出动侦察员,结果侦察员回来报告的内容和情报上一致。
于是,打博山城似乎不大可能了。
以博山城敌人原有守军和增援的一千多日军而言,我军人数并不占优势,武器更是差了几个档次。
“不能强攻,必须顺着敌情军情的变化因时而变,最好能把敌人引出来打”,这点成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支队各位领导的共识。
他们马上在常庄召开紧急作战会议,并邀请地委和军分区的负责同志一起参加,共同商讨破敌之策。
大家认真讨论后得出结论,一来是日军意图阻止我军攻打博山城,二来是敌人出去如此多的兵力,肯定对准的是我在附近的四支队主力。
怎么办,廖容标司令经过认真思考,觉得杨家横是敌人的必经之道,而且这个庄在一个大山沟的沟口处,两边都是山地,特别适合打伏击,于是,断然决定,要在杨家横打它一家伙,把它打痛打残,把日军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作战方案定下后,各级调动的及作战命令一层层地传达下去,廖容标司令员等四纵领导马上赶赴一线查看部队部署情况。
看到各部队都严格按照作战方案划定的伏击出击区域守侯,再一看大家士气高昂,斗志很旺,四支队各位领导也就放下心来。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静待日伪军的到来,静待这一场大战的到来,静待胜利的到来。
白刃作战,英勇杀敌
5月19日佛晓时分,不出四支队领导所料,日伪军果然朝杨家横扑来,这个他们必经之地的伏击场,注定要成为日军回不去的断头处。
枪声炮声首先响彻在常庄小村庄的东侧一带,日军在此地遇到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支队的阻击,日军好不容易遇到了他们想要寻找的八路军主力,于是,便毫不顾惜地把大量的枪弹都投掷出来,机枪不停地扫射,山炮不停地轰鸣,真是见到影子都开枪,见到风声都打炮。
而在常庄南侧的日军也遇到四支队另外一个团和军分区及县大队的阻击。
在日军的强大火力面前,八路军的部队节节后退,日军大部队顺利进占了常庄、古德范等地方。
日军指挥官见状大喜,暗想,这股八路主力也不怎么样啊,战斗力没有想象中强啊。
于是,这位日军指挥官得意洋洋地命令部队顺势前进,全力追歼“逃跑”的八路军主力部队。看来,这个小鬼子真是小瞧了八路军,他没想到的是他和他的部下即将走进八路军的伏击圈,葬身于此。
于是,日伪军顺利地被八路军牵着走进了杨家横。
当日军走进庄内时,已经埋伏在庄内的八路军听到日军叽里瓜拉地乱叫一通后,分别找房子便准备休息。
原来,日军半夜出动,一路折腾,再经八路军主力部队阻击,地方部队不断的袭扰,已经是疲惫不堪了,迫切想找个地方倒头就睡。
正在此时,敌人背后传来两声枪响,指挥员发出了进攻的号令。
于是,我军埋伏的官兵向敌人射出了仇恨的子弹,原来阻击时隐藏的实力全部放开了,机枪、手榴弹纷纷向鬼子头上招呼,打得鬼子措手不及。
但毕竟鬼子训练有素,不一会儿,慌乱的鬼子就冷静下来,他们或各自为战,或组织起战斗小组纷纷向八路军进行反击。
有的鬼子还悍不畏死地组织进行反冲锋,于是,对于冲到眼前的鬼子,战士们抡起了大刀,与日军开始了残酷的白刃战。
我军战士大多是山东的庄稼汉出身,身高马大,手上都有劲,加上对小日本的仇恨,心里恨不得把敌人撕了吃了。
两军陷入混战当中,几乎每个院子,每间房子都有打斗的身影,都在奋力地争夺,这不仅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更是军心士气的体现。
终于,日军渐渐不支,他们退到几个小院子里打枪就不再出来,于是,我们的官兵就往里投手榴弹,把敌人炸的鬼哭狼嚎。
于是,我军开展猛烈攻势,但敌人还是不出来,我八路军官兵只好继续让他们尝尝手榴弹的味道。
此时,已经战至下午,突然空中出现一架日军飞机,它在空中围着庄子盘旋了几圈,战士们纷纷举枪空射,把敌机吓得赶紧飞跑了。
阻敌增援,追歼残敌
看到此情此景,四支队廖容标司令员和胡奇才政委既高兴的同时,又有一种隐隐的担忧。
敌机是来侦察的,很快就会报告敌人大部队这里的情况,敌人的增援部队很快就会来。
部队必须加大攻势,最好在大股增援敌人赶来之前,就把这股来犯之敌给消灭了。
于是,廖容标司令和胡奇才政委召集各下属单位主官开了一个作战会,决定十五分钟后,部队发起总攻,坚决把庄里的这股敌人全部干净地歼灭。
话音未落,就听到通讯员扶着一位气喘不止的老大娘走进屋来。
“报告首长,这位老大娘过来送紧急情报。”通讯员有些激动。
廖司令刚要招呼给大娘倒杯水,喘口气时,大娘却顾不上许多,从怀里直接掏出一封信来。
看到大娘掏出信的那一刻,廖容标司令大吃一惊。
他分明看到了信封上贴着三根鸡毛,这是十万火急的信息啊,通常贴一根鸡毛都是万分紧急的战况,现在这是什么情况?
看到大娘一双小脚还跑来送信,足见这封信的重要。
廖司令马上打开信封,看到“敌增援杨家横的先头部队了常庄,兵力近1500人”。
情况已经万分危急,廖司令马上命令担负打援任务的军分区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迅速抢占有利地形,全力阻击敌人。
接下来,又命令留一个营的部队在庄内监视敌人,其余两个团先撤出战场,在附近隐藏待机,等到敌人撤退时再择机择地痛击敌人。
增援的敌人来得很快,他们与杨家横的残敌会合时,天已近黄昏。
四纵队二团二营奉命撤到村外准备伏击敌人,当他们准备到后面的小山隐藏时,才发现村后的小山已经被增援和断后的日军所占领。
看来日军早已想好了撤退之路。
于是,二营的官兵立即潜伏到山脚下的阴影隐蔽处。
山上的日军很难看到我军,而山下的我军则把月光下的日军观察的一清二楚。
等到敌人没有防备时,我军一顿手榴弹上去,又炸死了二十多个敌人。
夜色中,日军摸不清我军的底细,黑乎乎的到处都是人和树的影子。
于是,日军官兵边逃跑边还击,一路吓得大呼小叫,连尸体都来不及运走。
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支队和军分区、县大队的官兵紧随其后,纷纷展开追击,把日军吓得魂飞胆破。
这场战斗是围绕杨家横为中心进行的战斗,也称血战杨家横,它是八路军山东纵队打的一场著名战斗,也是八路军取得完胜的一场战斗。
这场战斗它不仅杀伤了大量敌人,而且缴获了很多战备物资,它对于整个鲁中区的对敌反扫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最重要的是,这场战斗以白刃战的形式,击杀日军100多人,击伤150多人,活擒了3名日军。
在此之前,整个中国军队与日军拼刺刀并不占优势,个人单兵作战能力也是弱于日军。
因此,杨家横战斗中,我军这种血战而胜的方式,不仅是我军对于日军实际上的胜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重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