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基础学习与创作(一)

肇庆老干大学诗文创作班

第一讲:古典诗词基础学习与创作

          —— 学诗的修养、诗的源与流

一、诗与人生

(一)诗的功能: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原文: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原文释义:孔子说:“同学们怎么不学诗呢?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知道不少鸟兽草木的名称。”

从总体上看,“兴”“观”“群”“怨”说,充分体现了孔子诗学强调个体心理欲求与社会道德伦理相统一的特色。其中的“兴”和“怨”偏重创作者主体情感意志的抒发。“兴”是指眼前景物或者人事对主观情感的触动生发,“怨”则是不满情绪的宣泄。“观”与“群”取自不同的视角,主要关注诗的作用和意义。“观”是俯视或置身局外的观察;“群”则关涉人与人之间的共处、互动与交流等诸多方面,是社会、心理、伦理及情感等各种关系的多维聚合。

孔子还说“不学《诗》,无以言”。这个”言“,当然是指你说的话比较文雅,也比较有趣味,显得有根据,能表现出你这个人有比较好的文化背景。

(二)学可以怡情、养生

古典诗词篇幅短小,但蕴含的文化信息量非常大,高度凝结了人、自然、社会的真善美。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可以进入诗境,变成诗句,产生诗意,人生的喜怒哀乐全都交融在诗中。“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诗写诗,诗中境界便成为我们心灵向往的境界,人生自然上升到诗意人生,享受不尽,乐趣无穷。比如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流传千古的词作,精华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落去”、“燕归来”是常见的自然现象,“无可奈何”、“似曾相识”是人的感觉、感受和感叹,作者这一组合,便把极为普通的自然现象纳入人生有限而时间永恒这一哲学范畴中来了,创造出“见景生情、情中有思”的意境,让读者从季节更换、岁月流逝中联想到人生的变易,不禁产生分外惋惜的心情,进而迸发出“只争朝夕”的精神力量。

杜甫的名句“人生七十古来稀”,就是说自古以来,能活到70岁以上的人很稀少。即使生活最优越的皇帝,也很难长寿。从秦始皇到光绪,中国皇帝平均寿命不到40岁。唐宋是中国的盛世,皇帝操心少一点,寿命稍长。唐朝皇帝平均46岁,宋朝平均47岁。但唐宋诗人群体,惊人的长寿。我们最熟悉的诗人:陆游85,白居易74,苏辙73,王安石65,欧阳修65,曾巩64,苏轼64,李白61……都远超生活更优越的皇帝。

这些并不是个例,《唐诗鉴赏辞典》中有寿命可查的80位诗人,平均寿命60岁,《宋词鉴赏辞典》里寿命可查的有137位,平均寿命高达64岁。更值得一提的是,唐朝80位著名诗人中,70-90岁的居然有17人,占总数的21.3%。

人生七十古来稀,对其他人适用,但对于诗人来说,却一点也不稀罕。

为什么诗人的寿命这么长?

陆游(85岁)与白居易(74岁)的长寿秘决

(1)诗人多乐观豁达,不纠结。

陆游一生超脱,在狂风暴雨,饥寒交迫中,还能放声高歌:“昨夜风掀屋,今朝雨淋墙。虽知柴米贵,不废野歌长。”

白居易也写到:“朝饥有蔬食,夜寒有布裘。幸免冻与馁,此外复何求。”白居易更在64岁时写出《览镜喜老》:“生若不足恋,老亦何足悲,生若苟可恋,老即多生时。”对生命的理解无比深刻,乐天知命,一生平静安宁,不长寿都难。

(2)诗人多注意养生,饮食清淡。

白居易是素食主义者:“午斋何俭洁,饼与蔬而已。”陆游也喜欢素食,尤其喜欢吃淮山:“久缘多病疏云液,近为长斋煮玉延。”玉延就是淮山,据现代科学分析,淮山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它含的黏液蛋白,能预防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各种癌症。

(3)诗人喜欢户外采风,运动较多。

白居易名诗《钱塘湖春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全诗主题就在这个“行”字上。白居易不仅喜欢逛西湖,而且“行不足”,来来回回逛了好多遍。

陆游更有趣,不仅户外运动,而且在家也不闲着,酷爱做家务。居然写了首《扫地诗》:“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扫地。既省得堂奴,亦以平血气。”又省钱,有健康,难怪陆游长寿。

(4)读诗让人放松,甚至能治病。

陆游有名句:“儿扶一老侯溪边,来告头风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辈,吾诗读罢自醒然。”药都治不好的病人,听完诗就醒了!这不奇怪,很多病其实是心病,诗歌能让人放松,治病能治本。

据说意大利的药房里有时陈放着很多精美的药盒,里面装的不是药,而是一首首精美的诗篇。说明书明确标有诗篇目录,主治病症,以及需要朗诵的遍数,据说疗效颇佳,很受患者欢迎。

二、诗歌的起源与发展

(一)起源:

诗的产生,起源于劳动。在没有文字的原始社会,诗歌是一种辅以动作的口头表达方式。《淮南子》一书中关于诗歌起源有这样的描述: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意思就是:抬木头时,前面的人呼喊有节奏的号子,后面的人相呼应。以此来保证动作的统一协调。再加入一些有趣的语言,就变成了最原始的诗歌。由此可见,诗歌是为了适应劳动节奏而产生的,而且与原始先民的劳动,生活,情感等密切相关。

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

1、先秦时期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孔子编订。它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 305 篇,也被称为“诗三百”。《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其中《风》指国风,共十五国风,计160篇,大多为地方民歌,是诗经的的精华部分;《雅》指周雅,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诗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有人将“风、雅、颂、赋、比、兴”归纳为《诗经》六义《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诗经》  静女

佚名 〔先秦〕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2)译文及注释

译文

娴静姑娘真漂亮,约我等在城角楼上。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搔头徘徊心紧张。

娴静姑娘真娇艳,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注释

静女:贞静娴雅之女。静:娴雅贞静。

姝:美好。

俟: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

城隅:城角隐蔽处。一说城上角楼。

城:城墙。

隅:城墙上的角楼。

爱:同“薆”,隐藏。

搔首踟蹰:以手指挠头,徘徊不进。

踟蹰:徘徊不定。

娈:面目姣好。

贻:赠。

彤管: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指初生时呈红色的管状的草,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tí)”同类。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有:形容词词头。

炜:色红而光亮。

说:同“悦”。

怿,喜悦。

女:同“汝”,你,指彤管。

牧:城邑的远郊。

归:同“馈”,赠送。

荑:初生的白茅草。象征婚媾。

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

洵:确实。

异:特殊。

匪:同“非”。

贻:赠与。

通假字

静:同“靖”,文雅和善。

爱:同“薆”,隐藏。

见:同“现”,出现。

说:通“悦”,喜爱。

女:同“汝”,指彤管。

归:通“馈”,赠。

匪:同“非”,不是。

女:通“汝”,指荑。

《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

屈原楚辞《离骚》

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文人诗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础上创制的诗体,这就是屈原和楚辞。因楚辞的代表作是《离骚》,故楚辞也被称为骚体诗。楚辞的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离骚》是其代表作。《离骚》是现存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也是一首浪漫主义的杰作。其作品还有《九歌》(九为虚数,共十一篇)《天问》《九章》(九为实指)等。

骚”还常与《诗经》中的“风”并称为“风骚”,常用来代称文学作品,或代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二)发展

2、两汉时期

代表两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为乐府诗。乐府,最先是指汉朝的音乐机关,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训练乐工。魏晋六朝将乐府所唱的诗叫“乐府”,于是乐府由官府名称演变成一种带音乐性诗体的名称。汉乐府最基本的艺术特色是叙事性。代表作《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是现存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是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它与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木兰辞》选自宋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

《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的姓名。《古诗十九首》 作为一个整体收录在《文选》卷二十九,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标志着五言诗由产生发展到最终的成熟,它以怨而不怒的态度、形象的语言、比兴手法形成独特的含蓄的风格,对后世的抒情诗有直接的影响。

3、魏晋南北朝时期

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曹操直悲凉,曹丕娟婉约,曹植文采气骨兼备。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龟虽寿

曹操 〔两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 一作: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注释

该诗创作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这首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

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升天。

骥(jì):良马,千里马。

伏:趴,卧。

枥(lì):马槽。

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暮年:晚年。

已:停止。

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满,引申为长。缩,亏,引申为短。

但:仅,只。

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

永:长久。永年:长寿,活得长。

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幸,庆幸。至,极点。最后两句每章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建安七子:指东汉末汉献帝建安年间七位著名文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因其皆曾居邺城(今河北临漳),亦称“邺中七子”。其中以王粲、刘桢为主的竞逞才藻,各造新诗,都有鲜明的文学个性。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不拘礼法,生性放达。其中阮籍的《咏怀》组诗,用比兴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形成了与建安文学不同的风貌。

晋朝的陶渊明。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被诗论家称为“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

南北朝民歌:《采莲曲》、《木兰诗》

饮酒·其五

陶渊明 〔魏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中所想远离世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注释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见:看见(读jiàn),动词。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相与还:结伴而归。▲

三、自我学习与创作:

中秋诗四首

1、中秋感怀三首

(1)

中秋月不眠,华夏盼团圆。

银色山河满,乡愁两岸牵。

(2)

中秋月不眠,夜望世间天。

福语银河满,安康乐永年。

(3)

中秋月不眠,梦绕子孙牵。

不尽银河望,晨晓霞滿天。

2、中秋怀远

八月秋高野菊黄,中天月满洒银光。

孩童往事零星趣,鹤发闲云静气长。

陋室轻吟人自乐,雅兰独放意传香。

心随佳节清溪转,不尽思情念远方。

(0)

相关推荐

  • 部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上——短歌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短歌行>抒写的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兼诗人的曹操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抒发的自己对人生苦短和时光易逝的苦闷和感叹,以及以真诚和迫切的心情抒发的自己招揽贤才的良苦用心.建功立业的宏图 ...

  • 古代历代诗歌发展演变

    诗歌发展及演变 脉络概述: 原始时期:上古歌谣,原始性,诗.歌.舞不分 先秦时期:诗经温柔敦厚.楚辞浪漫瑰丽 两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最长叙事诗<陌上桑> 东汉:文人诗,&l ...

  • 古典诗词基础学习与创作 (三)

    第三讲:古典诗词基础学习与创作           -- 诗的源与流.诗的分类 一.复习上课: (一)诗的高峰 唐代时期 唐诗是我国古代诗歌的最高峰.李白.杜甫分别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 ...

  • 古典诗词基础学习与创作(二)

    肇庆老干大学诗文创作班 第二讲:古典诗词基础学习与创作           -- 学诗的修养.诗的源与流 一.复习上课: 1.诗歌的起源:中国古典诗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劳动创造了诗歌. (1)<诗 ...

  • 古典诗词基础学习与创作(四)

    肇庆老干大学诗文创作班 第四讲:古典诗词基础学习与创作           -- 格律诗的特点.格律诗的平仄 一.复习上课: (一)诗的源与流 词的产生和高峰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 ...

  • 古典诗词基础学习与创作(五)

    第五讲:古典诗词基础学习与创作           -- 格律诗的平仄.格式 一.复习上课: 什么是平仄? 1.诗词中的平仄区分 古汉语 现代汉语 平 平声 阴平  阳平 仄 上声.去声.入声 上声. ...

  • 古典诗词学习与创作(六)

              -- 格律诗的平仄.格式 五言律诗四种格式 (一)首句仄起不押韵 1  仄仄/平平/仄 2 平平/仄仄/平 ◎ 3  平平/平仄/仄 4  仄仄/仄平/平◎ 5  仄仄/平平/仄 ...

  • 管窥之见——古典诗词创作中意象的运用

    隱-喆 发布于2021-05-13 17:21    本文所称古典诗词,包含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楹联,对子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元 马致远<秋思> ...

  • 学习古典诗词,入声字是绕不过去的坎?初探入声字分布规律

    平上去入古代汉语四声,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由南朝齐时周颐.沈约等文人发现和总结而来.是格律诗词创制的基础,没有平上去入汉语四声的发现和总结,就没有后来的格律诗词.所以,要想领略和体味古典诗词音韵的精妙, ...

  • 古典诗词­的创作技巧五十一

    <古典诗词创作技巧与欣赏>--冷月随笔(五十一)                                四.古典诗词的修辞技巧 古典诗词常用之修辞手法有对仗.比喻.借代.比拟(美人 ...

  • 古典诗词的创作技巧十五

    古典诗词的创作技巧--冷月随笔(十五) 三.古典诗词的节奏技巧节奏与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对应神话思维与逻辑思维两大思维形态,诗词节奏分为格律体式与自由体式两类.新诗节奏,以逻辑思维为引导,基于分析演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