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万中国志愿军中,这个人身份最特殊,本来没有资格参加
上世纪50年代初,抗美援朝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跟联合国军展开了生与死的较量。
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在这240万中国志愿军部队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战士,他的名字叫做砂原惠。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看这个名字,大家可能都知道了,这是个日本人。
没错,砂原惠曾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被强制迁到东北落户的日本侨民,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他的父亲因战乱而身亡,这个还不满12岁的孩子,开始了他在中国的流浪之旅。
所幸当地的老百姓并没有因为他是日本人而嫌弃他,反而找他做佣工,还教他学汉字,这才使他得以活了下来。
由于一直待在乡下,又长期跟解放军接触,1948年,15岁的砂原惠正式加入东北野战军,成为一名侦查员。而且,早已经习惯了在中国生活的砂原惠,还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叫张荣清。
可别小看这个日本小子,在加入解放军后,他曾先后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多次重要战役,而且荣立过很多大功。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时间回到平津战役前夕,为了侦查国民党军在北平城内的兵力部署,作为侦察连尖刀班战士的砂原惠,奉命潜入北平城打探消息。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砂原惠成功化身“糖葫芦小贩”,钻进了北平城。
这时候,上演了非常有趣的一幕:由于砂原惠带的糖葫芦很漂亮,结果刚进城就吸引了一大波小孩子,都跟着他走。最后,虽然糖葫芦全都免费送了出去,但靠着小孩子们的“掩护”,砂原惠成功地对敌军的火力进行了一番全面侦查,最后顺利出城。
转眼到了1950年年底,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砂原惠所在的侦查部队也在其中。不过,砂原惠作为日本人,其实是没有资格参加这场战争的,怎么办呢?砂原惠在注册信息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在自己的国籍一栏,填上了“中国”。上级领导知道后,给予了批准。
其实,他早已经在心底里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一去就是3年的时间,直到1953年7月中美签订停战协议,砂原惠才随部队回到中国。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正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大规模的日本侨民回国,为了寻找自己失散多年的母亲和兄妹,阔别日本17年之久的砂原惠,也踏上了回乡之旅。
在这期间,还有一个小故事值得一提。
当时,砂原惠等即将回国的日本侨民被安排在东北航校待机,为了照顾好这帮日本侨民,上级领导下令要提高伙食标准,所以砂原惠等人都分到了米饭,而驻守在那里的中国战士却是粗粮窝头。结果砂原惠不乐意了,凭什么日本人吃好的而中国人就吃差的?为此,他还绝食以示抗议。
就跟刚才说的那样,砂原惠早已在心底里认同了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因此,他为中国战士打抱不平也就不足为奇了。
回国后,砂原惠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在中国的岁月,一直在坚持推动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晚年时,砂原惠曾对记者说:“我究竟是一个什么人,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虽然身在日本,但每天睡觉前,早晨起来以后,想的问题还是中国的要远多于日本的。说到底,我觉得我还是一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