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裁判成步堂精选丨距离真正的正义,我们还有多远?

每一篇评测都真实

当正义“虽迟但到”

正义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每逢冤案昭雪,这句话总会出现,就和从不缺席的正义一般守约。及至后面,已经演变出“虽迟但到”的梗,就如同网络千千万万的泡沫一样,充满了调侃的轻松气息。

是的,正如那句谚语所言——

Justice delayed is justice denied.

迟到正义非正义,准点的正义固然重要,但“快”就是对正义的唯一要求吗?距离真正的正义,我们还需要跨越哪些门槛?

或许Capcom的游戏《逆转裁判》,能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时效与真相同等重要

《逆转裁判》是一款首发于2001年的法庭辩论型文字AVG游戏,制作人巧舟本身亦是司法门外汉,因此游戏内的审判结构,截然不同于现实世界——没有漫长冗杂的流程,所有案件,一律在3天之内结案。

游戏截图:序审法庭系统,最多只做3天审理

所以,如果你是被冤枉的,不用背负太久的嫌疑;如果你是罪犯,很快就会伏法受诛。

但是,如此迅疾的审判,真的让正义搭上了“多·快·好”的准点列车吗?

或许,有时我们不得不在奔袭数千公里之后,才发现终点的车站早已荒芜,飞驰的列车没有通向正义,而是去往了草草结案,不问是非。

游戏里重要的剧情转折点——代号DL6的案件,就是这样一桩错误审判导致的冤假错案。

事发后,即使证据不足,案件依然按照规定,在3天之内结案了,但显而易见,如此仓促的审理,必然导致出席的只有“假正义”,而真相却连同那些未被发掘的证据一起,隐匿了十四年之久,直到本故事的主角——成步堂龙一出现,事实才终于浮出水面。

可惜,一切已经太迟。

主角团之一的御剑怜侍,数年活在“弑父”的误解中,性格大变,而涉事的另一支家族,则人丁凋零,母女分离——他们背负了整整十四年“有罪”的枷锁,从审判长敲下木槌的那一刻起,他们的人生彻底改变了,尽管,他们都是无辜的。

游戏截图:一锤定音后,很多事就无可回头了

游戏中的悲剧是如此令人痛心,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其实更不缺这样的真实故事,比如牵扯了21年的聂树斌案——1994年9月,正值青春的19岁少年聂树斌,因被怀疑为一起强奸抛尸案的凶手被抓获,并于次年4月执行死刑。

只用了半年时间,“真凶”就伏诛受法,看似皆大欢喜的审理,此后却争议不断,因为真凶,似乎另有其人。

后来,真相一直拖到2016年才终于姗姗来迟——聂树斌的确是无辜的,可惜,他早已因冒牌的正义去世。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多年过去,儿子尸骨早已化成黄土,父母黑发早已褪成白雪,唯一不变的,大概只有双亲记忆中那个沉默木讷,略带口吃的少年了吧。

游戏截图:在游戏里去世后,还可借助灵媒附身,再次出现

但现实生活中失去了性命,就是真的永别了

由此看来,无论是游戏还是现实,追寻正义的途中,盲目求快未必是件好事。

在聂树斌案中,从被抓获到判死刑这整整半年时间里,倘若真正的正义来到,或许聂家还是个美满的家庭,聂树斌倘若活到现在,也才是一个45岁的壮年男子,和我们身边的长辈差不多年纪。

而《逆转裁判1》中那个仅用了3天就办结的重大案件DL6,如果可以稍微慢一点,找到真相再结案,是不是主角团们也会有一个更好的命运走向呢?

游戏截图:因DL6事情失去母亲的少女

正义,也需要壮士断腕

然而,除了“盲目的时效”会影响正义外,其实还有更多因素也会导致冤案,它可能是“情义立场”,也可能是“权势地位”,还可能是许多只有亲身体会了,才能理解的原因。

坚信自己能始终坚持纯粹正义?

或许只是因为你事不关己,不受掣肘罢了。

《逆转裁判2》的第4个案子《再见,逆转》,就是这样一次对玩家的审判:当真相与自身利益冲突,你会继续坚持正义吗?

故事中,杀手绑架了我们的挚友绫里真宵,以此要挟我们给杀人凶手做出无罪辩护。于是“电车难题”出现了,无论将轨道扳向哪一边,都会有无辜的人罹难——是坚守正义,牺牲挚友性命?还是顾亲不顾法,昧着良心让杀人凶手无罪释放,清白之人却顶罪受罚?

选择权在我们手上。

游戏截图:在两难的抉择前,你必须坚持自己内心的声音

《逆转裁判》中,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通过交换身份立场,我们看到了无数个阻碍正义的路障——原来想要惩奸除恶,仅有一颗嫉恶如仇的心和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是远远不够的,你更需要有一份破釜沉舟,甘愿付出一切的觉悟:哪怕这个代价,可能是我们自己,甚至我们至亲之人的性命。

而这样涉及到感情层面的牺牲,无疑就更需要无畏的勇气了。毕竟我们可是有血有肉的人,情感之于我们,远比财物更难割舍。

那么到了这个地步,你还能对正义永葆初心吗?

情与法的抉择

有趣的是,《逆转裁判》中关于情的讨论,远不止“审判者的牺牲”这一种,它还涉及了“杀人动机”,以及“证人、检方、凶手”等各种身份,而关于这部分的剧情,正是游戏中最有温度,最揪心的部分。

在《逆转裁判3》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仇人死后化作怨魂,并附身他人身上继续作恶,而当时的司法却对灵魂无可奈何。

怎么办,难道杀掉被附身的人吗?可这只是一具无辜的肉体,杀掉他,不仅这个无辜的人死掉了,恶灵还可以继续附身在他人身上,事情似乎并没有变好。

不杀吗?难道就任由怨魂作恶,继续害人,而那些需要报仇申冤的人,难道只能束手待屠?

你看,这就是司法的空白之处了。当司法不能主张正义,人们只能铤而走险,退回无序时代,以私刑处置恩怨。

而以法律来看,他们又的确杀人了,需要依法处理,此时作为旁观者的我们,难免心中感到一丝不公、惋惜、无奈,甚至愤怒。

但逆转一下思维,这未必全然是坏事。

情法交织,固然会让案件的审理变得更加复杂,但当此类有争议的案件出现时,往往也意味着司法的空白可能借此填补。

还记得去年的口碑爆棚的国产影片《我不是药神》吗?

图源网络

影片主角程勇,其原型就是一名叫陆勇的慢粒白血病患者,因正规药物价格高昂,走上了代购海外仿制药的道路,许多病友受他帮助,病情也获得好转。但正是因为代购仿制药,陆勇也因涉嫌“妨碍信用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被抓获。

于是,数千名因他获救的白血病患者联名写信,为陆勇求情,而最后法院在多方考虑后,撤回起诉,把陆勇无罪释放。

检察官如是说:“如果认定陆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将背离刑事司法应有的价值观”。

图源网络

而此案也相应地推动了《药品管理法》的修缮——这一点,我们早在影片的结尾,亲眼目睹。

你看,司法不仅不是无情的,甚至还会为情而做出改变,因为本质上来说,“法源于理,理源于情”,“情法”两者,本就不是互斥的两级。

而我们需要深思的,是如何创造性地找到它们之间的平衡,不断寻求突破完善,并借此提高民众对法律的认识,而不是陷入两极化的骂战。

非比寻常的推理佳作

“时效、立场、情理”,《逆转裁判》带给我们的反思,让它似乎成了一个很严肃的游戏。

但是不,恰恰相反,它绝对是一个让你捧腹大笑,玩到停不下来的绝赞佳作。纵然至今它已发行快18年了,但它夸张的设定其实至今看来仍不过时——

你能相信,庭审的对象竟然是对讲机、鹦鹉、木偶吗?

游戏截图:各种稀奇古怪的审理对象,譬如对讲机

游戏截图:女装大佬早已被《逆转裁判》玩过

你能相信,在那时就有“女装大佬”出现了吗?

你能相信,在法庭这样一个严肃的地方,检察官们竟然可以挥动皮鞭、咖啡无限续杯,甚至对着美丽的证人犯花痴吗?

不仅如此,游戏还加入了“灵媒”等非客观世界的设定,让游戏的玩法和剧情都有了更多可能。

游戏截图:名叫“小中大”的角色,装腔作势,自诩精英

从他半中半洋的口癖就能略知一二

所以说,《逆转裁判》真的是一个太值得体验的游戏了,它带来酣畅淋漓的正义感,也带来把犯人逼到无路可走的成就感,还带来令人欢乐捶桌的搞笑台词,更带来一幕幕令人怀念回味的动人剧情落幕后的无尽反思

18年来,无数玩家受其影响,成年后走上了司法的道路,已经是对本作的无冕嘉奖,而我的这样一篇分享,也正是出于它带给我的感动。

那么,文章的最后,让我们一起伸出食指,底气十足地喊出那句经典台词吧——

“异议あ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