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十戾·驴】五、清缅战争最终胜利的是谁?

清军三征缅甸,虽然缅甸打赢了,但缅甸官军心理上也受到了重创。缅甸方面很清楚,他们跟清朝相比,不仅国力不足,人口不足,战略纵深也不足。于是缅甸方面通过战俘杨重英派人给清朝方面送信,说之前开战,是我们缅甸的老太后得罪天朝,跟我们国王懵駁没关系。现在能不能谋求和平,不再打仗?

杨重英怕缅甸说的和信上写的不一样,于是请专家把这封信分别翻译成满文和汉文,仔细对照后,送给了新任云贵总督阿里衮。这封信内容大概是说缅甸王与天朝皇帝无仇无怨,全是木邦等土司搬弄是非。现在真相大白,缅甸王希望可以和天朝恢复朝贡制度,两国和好,恢复通商。

这么大的事,阿里衮不敢自专,他赶紧派人把信送到北京。乾隆帝接信勃然大怒,就不给缅甸这个面子。乾隆帝召集群臣做出了重要讲话,乾隆帝强调:前者明瑞带兵入缅作战失利,损失兵马不过十之一二。我方将帅战死在国外,缅甸方面居然不是遣使来求和,反而送来这样一封信,这是大不敬。为了一雪前耻,必须派出大军剿灭缅甸,大将战死国外也不用报告。以后缅甸方面的书面求和不许理他,楊重英被俘不自杀殉国,还敢帮敌国传信,抄家!

皇帝这么一怒,殿前一位大臣出班启奏,自告奋勇去南征缅甸。乾隆帝定眼一看,原来是大学士傅恒请战。乾隆帝下旨,让大学士傅恒带队远征,以阿里衮和阿桂为副将,以后勤专家舒赫德为参赞,以鄂尔泰的儿子鄂宁为云南巡抚,以明德为云贵总督,以哈国兴为云南提督,go go go!

除了这些人事安排之外,乾隆帝还得调拨兵马。先前明瑞的兵马已经疲惫,可以撤出战场了。那么另外派哪里的兵马呢?《清史稿》记录的比较简单,我采用乾隆朝礼亲王昭梿记录的数字,是调拨了荆州、成都两地的八旗军各一千五百名,贵州绿营军一万奔赴前线。另外,傅恒要从京城出发,带领八旗军精锐的健锐营一千人,火器营两千人,前锋营两千人,一起前往云南。

这里边火器营大家比较熟悉,《探清水河》的故事就发生在火器营。火器营是驻京八旗的特种部队,从字面上看大家也能知道这是一支使用火器的部队,我们也可以理解成炮兵营,当然火器营也有很多士兵要训练火枪和抬枪。

前锋营属于皇帝的禁卫军,由八旗军中的佼佼者组成。前锋营不仅负责京城的卫戍工作,也是皇帝出行时的开路先锋。前锋营装备也不错,他们配备火器和强弓。

健锐营也是特种部队,这支部队的士兵挑选更为严格。前锋营中的佼佼者才能进入健锐营,健锐营主要负责用云梯攻城,所以对士兵突击的能力要求极高。

这可是乾隆帝压箱底的实力,京城八旗军也不是同时出发,而是分批行动。第一批要去前线的,是阿桂。

平时口号可以喊的慷慨,但是要动真格的了,有些话还得说到前头。在出发之前,阿桂先找到乾隆帝说清楚,他说缅甸人不怕死,所以臣到了云南,会审时度势,绝不鲁莽,要达到“以正天诛”的结果。

乾隆帝深以为然,同意阿桂的说法,表彰阿桂老成谋国。

但是呢,清朝君臣的对话一般都像是新闻稿,看上去正儿八经伟大光荣的,其实他们都是在用潜台词对话。

当初乾隆帝义愤填膺的谴责缅甸的辱清行为,慷慨激昂的要给缅甸一点颜色看。底下的大臣能说啥?只能说好,支持,威武,有希望了。

这回阿桂出征前说的话,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臣到了云南,不能贯彻皇上的强攻策略,臣得看情况来,仗要打得保守。

再说明白点,阿桂其实是说这仗并没有什么把握,到了前线打着看吧。

这就是君臣对话的正确打开方式。要是直接告诉乾隆帝:皇上,万万不能打啊,咱打不过人家。

就算乾隆帝知道阿桂说的是真的,也得砍了他。君主制讲究的就是个面子,而不是利益。如果这点事都不明白,阿桂也活不过一集。以后我们讲到慈禧的时候会发现,许景澄和阿桂要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但许景澄却被斩首了。

这就是独裁帝国的为官秘籍,你要是不会说好听的话,那就干脆跪下别说话。假如你只会说实话,那肯定死得很惨。

阿桂的这番话,不仅保住了自己和同事,也让打了鸡血的乾隆帝冷静了下来。如果缅甸真这么难对付,那也没必要要求大军灭掉缅甸。这时候,前线又传来战败消息,大臣再谈联系一下暹罗国,两路夹击缅甸如何?

但这个事不太好,有损大清威严。于是呢,乾隆帝派人去追赶出征的阿桂。使者一直追到荆州才追上阿桂,问阿桂能不能联合暹罗一起夹攻缅甸。

阿桂多聪明,像乾隆帝这么伟大光荣正确的领导,每天都要指导大清全国人民怎么做事,怎么可能有事来问大臣?既然皇上派人追到荆州来问,那么很明显了,不联合暹罗需要阿桂说出来。

要不说大清国有病呢,好好的话不让人好好说。阿桂给乾隆帝上折子,说如果从云南出发联合暹罗,需要取道缅甸,目测行不通。如果从广州出发从海上去暹罗,太远了容易耽误战机。

于是,乾隆帝就这么愉快的认可了阿桂的奏折。看,不是朕不联合暹罗,是阿桂不让。

乾隆三十三年底,阿桂到了前线。结果他发现之前阿里衮在云南疲于奔命,畏敌不前,情况非常被动。于是阿桂果断出击,进入缅甸境内,先打倒向缅甸的土司,杀个几百人,烧几个寨子。一来稳定军心,二来坐等傅恒。反正这次出征的总指挥是傅恒,自己要做的就是不捅篓子就行。

实际上中缅边境的土司才是最倒霉的,这招谁惹谁了,天天被逼站队。这要是其中一方有压倒性优势还好,结果两边轮流过来让表态,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那么傅恒为什么迟迟不出京呢?因为他还要争取资源。之前咱们讲过,傅恒的儿子福灵安早就到过前线,所以傅恒对前线的情况相对来说比较了解。之前清军的三连败,并非打不过缅甸,而是指挥、后勤、气候等多方面的原因。尤其是明瑞入缅的时候,其实算得上一直势如破竹,只不过展现拉太长了,被人逆袭了。

明瑞虽然失败了,傅恒决定要在明瑞的基础上取胜。那么首先,傅恒需要比明瑞更强的骑兵。普通的八旗军不行,甚至前锋营傅恒也看不上。傅恒这次争取的是,大清国压箱底的武装:索伦骑兵。

乾隆帝倒也慷慨,给了傅恒三千索伦骑兵、又从吉林、盛京两地,各调一千精锐八旗军给傅恒指挥。这就意味着,索伦骑兵的最强战士海兰察要随军征讨缅甸。

傅恒是读书人,从历史的角度讲,他跟自己的智囊团讨论发现,元朝攻打缅甸的战略值得借鉴,那就是沿着水路南下攻打缅甸。于是傅恒又争取了福建水师两千余人前往云南,一切都准备好了,傅恒在乾隆三十四年二月才出发,就在这路上,傅恒又争取了一千厄鲁特蒙古骑兵助阵。再加上各地绿营军的调动,等到傅恒来到前线之后,供他调动的兵马有三万多人,还都是精锐。

一直到七月,傅恒才准备对缅甸发起总攻。别看之前热闹,真到了决战的时候,副将阿里衮首先称病。那咋整啊?傅恒于是亲切慰问阿里衮,叮嘱他好好休息,一定要好好保重,万一出点啥事,是朝廷的重大损失。

阿里衮马上表示,轻伤不下火线,为了朝廷,一定要带病出征。既然有病,肯定不能冲锋陷阵吧,于是傅恒让阿里衮带水军坐船南下。

实际上带领水军是阿桂想干的,谁不知道带水军好?阿桂督造了半天战船,结果被阿里衮捷足先登。

准备好之后,傅恒的战略是主力军水陆并进,地毯式推进。而各路精锐的骑兵辅助,或突袭,或侦查,或埋伏,或偷袭,总之要充分发挥主力军火力上的优势,更要发挥骑兵速度上的优势。

主力军方面,傅恒、阿桂、阿里衮兵分三路,齐头并进,其中阿里衮沿着伊洛瓦底江走水路。特种部队方面,多路部队协同前进,大队一千五,小队三百,由各个护军统领、副都统、侍卫带领。海兰察作为大内侍卫,这次他带队的不是索伦骑兵,而是前锋营的骑兵。

战争的过程,其实跟前三次没什么不同。清军所到之处,缅甸土司闻风而降,主动献上粮食、牛甚至大象。不给不行啊,等到清军去抢的时候,那就晚了。

就这样,清军往缅甸境内推进,沿途兵不血刃拿下各个土司。阿桂的部队一直推进到新街,缅军实在坐不住了,决定偷袭一把。缅军也是水陆并进,但是他们选错了对手。阿桂不与之交战,任凭缅军接近,等到了射程范围内,阿桂一顿大炮轰鸣,缅军将军宾雅被炸死,缅军大败。

但是新街位置重要,于是缅军集结主力部队,以玛哈·希哈修亚为将军,带上缅甸所有能打的,外带法国雇佣军,要在新街与清军决战。

不过一打起来,缅甸方面是真慌了,清军到了无解的状态。清军的火枪兵突前,弓箭手在后。清军仗着人多势众火力猛,缅军不能抵挡。要么缅军死磕到底,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是耗不起的缅军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就得撤退,这一撤就更完了。海兰察等人就盼着缅甸撤,以为缅军的撤退速度在海兰察等人的骑兵面前就是骑射训练场上的活靶子。

海兰察在战场上非常兴奋,他带领满洲骑兵,总是轻骑出击,每每大获全胜。海兰察设伏,缅军中计必败。缅军设伏,海兰察就能反杀。这样一把清军尖刀,让缅军闻风丧胆。海兰察也因功升为镶黄旗蒙古副都统。

缅军一看,海兰察可比当年的明瑞厉害多了,这没法打,不行还是从水路做文章吧。但是,冷兵器时代为啥大国厉害呢?关键就在于大国幅员辽阔,有兵种的多样性。缅军拼人头不行,跑路又害怕骑兵,那么从水路进攻怎么样?清军船大,理论上速度不如缅军的小舟。但是,清军中不但有东北的骑兵,还有福建的水兵。福建水师精通水性,而且非常勇猛。如果是水上短兵相接,福建兵能够跳上缅军的船砍人;缅军如果跳水跑,福建兵就跳入水中以优良的水性追上缅军,在河里也得砍人;要是缅军驾船跑,那么清军就大炮伺候。缅军水陆皆不能迎战,于是只好固守营寨,死活不出战。

这个时候,缅军的援军来了。缅军的援军,就是当地的环境。由于瘴气出没,清军开始水土不服,患病者极多。副将阿里衮病死,士兵每天都有死亡,军中一片惶恐。这时候,缅甸将军玛哈·希哈修亚说服王懵駁,送信来求和。

那么,准不准求和呢?傅恒是不打算允许求和的。但是他也染上了瘴气,只好召集诸将开会,研讨是否继续进攻的问题。大家意见非常统一,不打了,见好就收吧。这话还得傅恒这个级别的将军才能说,明瑞当时有这权力,不至于吊死在树上。

可问题是,不打得有个说法。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停战模式就是割地赔款,但这是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选择的方式,他们要的是经济利益。天朝上国能一样吗?算经济账那是老百姓干的事,天朝讲政治,绝对不以利益为优先考虑,天朝要的是面子。只要有了面子,往缅甸撒币也是可以的。

因此,傅恒认为懵駁求和不行,得称臣纳贡。哪怕我回礼多一点,不让你在经济上吃亏,但这个称臣纳贡的姿态你得有。

所以呢,傅恒的回信是这么说的:“汝國欲貸天討,必繕表入貢,還所拘縶官兵,永不犯邊境。如撤兵背約,明年復當深入,不汝貸也。”

简单说就是你们自己作死找打,想求和得先上表入贡,释放战俘,不再入侵我国。如果你敢违约,他日我军再来,必然要比这次打得狠,并不接受投降。

缅甸方面一合计,干脆谈判吧,于是派来了十三个议和代表。傅恒这个级别的,肯定不会亲自去见缅甸代表谈判。那么派谁去呢?为了彰显大国雅量,傅恒让海兰察带队去谈判。

海兰察那黝黑的脸膛,让缅甸人看了就怕,不用谈先赢了三分。在当时,傅恒、阿桂这样的将军都是缅甸人听说过没见过的,但海兰察他们知道,就是这位黑大个的骑兵打垮了缅军的心理防。所以海兰察主持谈判,缅甸代表的压力极大。而且这边并有多大谈判的空间,海兰察还是三个条件:称臣、释放战俘、永不犯界。

其他的条件海兰察根本不谈,就说答应不答应吧。缅甸这边也没辙,那就答应吧。海兰察表示,答应了也不行,你说答应就答应?得先培训。

缅甸谈判代表要疯了?啥玩意?培训?谁听说过来谈判还带培训的?

那必须培训啊,这是天朝的规矩。你既然要上表称臣,表你会写吗?不会吧,那就得培训。会用excel,都未必能写好给大清皇帝的上表。

实际上以海兰察的文化水平,他也不会写。不过没关系,来谈判的清军将领中,哈国兴是进士出身,让他培训。

哈国兴没想到打了这么久的仗,忽然当老师了,顿时十分兴奋。他告诉缅甸使者,你们来自边陲,没文化,你们要和朝鲜、安南一样,上表得有固定的格式。比如,第一句要写“緬甸王臣某奉表大皇帝陛下”······

缅甸使者认真记录,嘴上说着受教了,心里骂着娘就走了。

实际上这次谈判很勉强,因为傅恒还想接着打,但是以阿桂首位的将军们都不愿意再打,而且傅恒也已经病重,不得不谈判。而缅甸方面,其实缅甸王并没有特别想要和谈,只不过前线大将玛哈·希哈修亚想要和谈。玛哈·希哈修亚在内心深处被明瑞吓怕过,他琢磨着万一不和谈,就算干死傅恒,也无济于事。清军第五次报复,肯定会更猛烈。

就这样,缅甸的降表送到了北京,而且缅甸又进贡四头大象,乾隆帝考虑的傅恒的身体要紧,允许大军班师回朝。

那么说这场仗,谁赢了?缅甸说他们赢了,他们击退了清军的入侵,和清帝国建立了平等的交往。清朝说缅甸十年朝贡一次,缅甸说十年双方互换一次使节。缅甸说他们让清朝和他们平等贸易,实际上清朝依然拿贸易当恩赐。

所以战后呢,缅甸没有派出贡使去北京朝贡,也没释放战俘,清军则继续占据缅甸的两个较大的土司木邦和蛮暮,并关闭了边境贸易。

乾隆其实还想再打一次缅甸,但是傅恒的病逝让乾隆帝非常震惊,这缅甸的瘴气是有多厉害?再加上大小金川出事,征讨缅甸这个事也就放下了。直到二十多年后,暹罗复国后继续对清朝称臣纳贡,缅甸感到了压力,这才正式派出贡使称臣纳贡,这事才算完。

杨重英被放回中国,乾隆帝见他长袍马褂阴阳头很是顺眼,于是又把他树立为爱国主义的典型,称之为清代苏武。乾隆帝还亲自发表了评论员文章《苏杨论》,再论杨重英的爱国主义精神。文章高度赞扬了杨重英不忘初心,深陷敌营还始终把皇上和朝廷放在第一位的爱国主义情操。乾隆帝表示,杨重英的爱国主义情怀比起汉代苏武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家要向杨重英学习。

缅甸虽然说他们没败,但最终缅甸还是纳入了清朝的朝贡体系。若干年后,英国吞并缅甸时也是跟清朝谈判,条约都是中英文双语写的。

这就是这就是清缅战争的结局,实际上这是清朝用极大的代价换来了胜利。战前清朝逼迫缅甸称臣的愿望基本达成,缅甸自此也不再侵犯云南。而缅军割占云南边境、缅甸王和与大清皇帝平起平坐的愿望并没有达成。

但是这一战让乾隆帝损失掉傅恒的同时,重新认识了海兰察。海兰察不是单纯的一勇之夫,其实他深通谋略。而海兰察也收起了昔日的骄傲,他发现关内八旗也非一无是处,比如阿桂阿大人,值得他一生追随。

在海兰察的一生中,共过事的名将有很多,但能得到他如此评价的,只有阿桂一人。

随着缅甸战争的结束,大小金川再起战火。对于海兰察也说,又有了他表演的舞台。那么大小金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下次再讲。

西山十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