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筒望远镜的几个重要参数
倍率是手持小双筒望远镜的最主要参数,一般都在20倍以下(20倍以上的就不可以手持观测了,需要有三脚架支撑),如果有人向你兜售号称几百或者几千倍的双筒望远镜,那么你可以转身就走了。倍率一般就标记在望远镜镜身上,比如10x56意思就是10倍的56毫米口径,比如8x42就是8倍的42毫米口径,6x30指的就是30毫米口径的6倍镜。
至于倍率到底是什么意思,一般有两种解释,拿一款10倍镜在1000米处观看举例:
- 1000米处的物体被放大了10倍
- 1000米处的物体被拉进了10倍(也就是说1000米处的物体变成了100米处的物体,人们通常认可这个说法)
左为使用望远镜观测,右为未使用望远镜
倍率公式:
- 倍率=Tan(使用望远镜看到的视野角度)/Tan(未使用望远镜看到的角度)
- 倍率=物镜焦距/目镜焦距(天文镜经常这么算)
- 厂家出厂提供(厂家已经算好)
典型的手持双筒望远镜一般都是6-10倍,当然理论上更高的倍数拉进感会更好,但是实际上倍数一高的话,画面会非常的抖,反而看不清目标物体。如果你不信,可以同时买两部一只高倍一只低倍)同时测试一下。此外,低倍镜往往不仅观看更舒服,还会有以下优势:
- 低倍往往会获得更大的视野,你不仅可以观看到目标物体,而且其周围的景物也会囊括其中,这点在看景时尤为明显
- 低倍出瞳直径更大,这样看着更亮,特别是光照不好的时候
- 景深更大,也就是前景和背景都可以同时合焦,不需要来回调焦
2.口径
口径就是前面提到的第二个数字,以毫米为单位。比如10x56就是56毫米物镜口径(也就是物镜玻璃的有效直径),8x42就是42毫米口径。更大的口径意味着更强的集光力,缺点是口径越大重量越大,价格也更高,手持的话一般50毫米口径已经算大的,而20毫米口径就算口袋镜(主要是便携,牺牲了口径)。
注意,望远镜就是个拼口径的游戏,因此有条件的话尽量选择更大口径的,那样会看着更爽。同样,也会牺牲重量和体积,去听是旅行爬山,更大口径你会觉得是个负担(相比小口径口袋镜)。当然,望远镜的性能是个综合因素结果,也包括光学设计,镜片质量,做工精度等等因素。此外,一些JS经常虚标口径,比如实际是30毫米,商家就当32毫米口径卖,所以购买时尽量选择大品牌。
3.出瞳直径
之所以先把倍率和口径交代清楚,就是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这个出瞳直径。出瞳直径就是望远镜目镜端(就是你眼睛看过去)的两个圆型光斑(下图)。
出瞳光斑(你看到的景物就在这两个亮点里)
出瞳直径公式:
出瞳直径:物镜口径(毫米)/倍率
比如8x56的双筒,出瞳直径就是56/8=7毫米,10x32就是32/10=3.2毫米。因此,从公式就可以看出,要想获得大的出瞳直径,要么加大分子(口径),要么缩小倍率(分母)。之所以追求大出瞳直径,就是因为大出瞳直径看着越亮越舒服。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眼的瞳孔,一般最大为7毫米(壮年)。白天人眼一般为2-3毫米瞳孔直径,因此两款不同口径和出瞳的望远镜看着区别还不是很大。但是到了晚上,人眼瞳孔有7毫米开口,这样的话,两款不同口径出瞳的望远镜差别就很明显了。小出瞳的望远镜由于出瞳不足7毫米而看着很暗很不清楚。所以,推荐购买望远镜时,出瞳直径最好不要小于4毫米(自己换算,要不加大口径,要不缩小倍率)。
出瞳直径和瞳孔匹配
4.视野
视野就是通过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的直径大小,或者说每1000米远你可以看到物体直径(或者景物直径,这个直径也可以换算为角度),比如120米/1000米就是你的视野大小(下图)。
120米的视野/1000米
视野的大小取决于光学设计和倍率,一般来说低倍视野更大,但是这个不是绝对,很多高端镜是特例,但是不管如何,都是视野越大越好。小视野会给人以管中窥豹的感觉,而大视野给人以落地窗的感觉,可以参考下图以示区别。
大小视野对比
大视野不仅是视野大,观看舒适度和爽点也是小视野不可比拟的。如果望远镜视野足够大,你甚至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忘掉了望远镜的存在,这也是最近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沉浸感”。
现代镜一般都比较广,表观视野一般在60度左右,属于正常水平。如果低于60度就会有水管感,如果高于70度就会有开阔感,如果大于80度就会有沉浸感(注意:JS会虚标视野,有时候即便视野够大,但是边缘都是模糊不清的,这里不能算数)。
公式:
真实视野=米数(每1000米)/17.5,比如120米(每1000米)/17.5=6.8度
表观视野=真实视野x倍数,比如6.8度x8就是54.4度,如果是10倍镜就是68度
5.出瞳距离
出瞳距离这个概念之前已经科普很多次,你可以简单理解为眼镜到望远镜目镜镜片之间的距离,这个数值最好在15-20毫米之间,这样眼镜不用紧贴着目镜看,也可以避免脏或者雾等等因素。如果是戴眼镜观看,这个距离也足以容纳下镜片的厚度。出瞳距离长短和光学设计和目镜设计有关,通常只能是厂家给出数字。只有少部分大佬可以根据目镜设计推算出出瞳距离。
出瞳距离演示
6.景深
景深这个经常会在摄影圈见到,但是在望远镜里也是同理。景深就是在同一区域内,前景物体和背景物体都依然合焦,对于眼镜来说都还算比较清晰比较锐(如下图)。
左图景深浅,右图景深大,前后物体都还算比较清晰
对于望远镜来说,更高的倍数就意味着更浅的景深。相对一台7倍镜来说,另一台10倍镜就需要更精准的调焦(如果变换距离/位置更是如此)。景深与倍率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说倍率增加一倍,景深减小1/4。同样,一台10倍镜只有一台7倍镜一半的景深。
如果观测距离很近,那么景深就会很浅,也需要更精准调焦。如果观测距离很远,那么景深也会更大。如果望远镜对焦在无穷远,那么倍数平方的距离以外都应该清晰。
举例:
如果你用一款7倍镜对焦无穷远,那么7x7=49米以外就应该清晰,10倍就是100米。但是这种情况只针对岁数相对较大的用户,如果是年轻人可能用不了那么远,因为他他们的眼睛宽容度更大。这里说的宽容度是指眼镜在不同距离的聚焦能力,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弱。年轻人的眼镜景深更大,岁数大的人群往往需要从新对焦。注意:相同倍率的望远镜理论上景深应该是相同的,无论是什么口径或者棱镜类型。
另外一种由倍率引起现象叫画面压缩,它往往也会人理解为一种景深,讲的主要是前景与中景和背景之间的距离。但是其实这不是指的景深,但是会让人感觉是景深问题。
比如下图,不管是前景的树杈,还是背景的树林,还是摄影师走到了两者之间拍摄的照片,但是很明显看出树杈和树林表观(视)距离有变化。更高的倍率会削减这个表观距离,而低倍会增加这个表观距离。因此,如果用7倍和10倍观景,观感会有很大区别。
左侧为7倍,右侧为10倍
7.畸变
如果视野里的直线条变成弧度(比如看楼房线条),那么就可以认为望远镜存在畸变。畸变一般分两种,桶型畸变(弧度向外)和枕型畸变(弧度向内)。如果有一台望远镜声称没有畸变,那么很有可能它边缘的景物会看着比中心景物小。
如果你拿着望远镜扫视,景物从边缘进入视场很小,当走到中心位置时感觉变大,然后到另一侧又变小了,那么你很有可能遇到了一种现象,称之为"滚球效应"。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很多望远镜厂家特意设计视野里有一点枕型畸变。但是这也会让视场边缘倍率有一点增加,直的线条有一点向内凹,虽然看着有点烦,但是扫视时会舒服很多。其实,在自然界真正的平直线条不多,为了能够增加动态观测的舒适度,牺牲点畸变也是可以理解的。
左侧为无畸变,右侧为枕型畸变
总结
购买望远镜时,需要了解的知识很多,比如以上提及的一些因素。这里面很多因素都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并没有一台完美的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