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统一战争胜利方向与地理环境差异

在古代封建王朝统一南北方的战争中,北方势力常胜于南方势力。文章基于中国古代南北方统一战争的历史背景,结合国内相关著作,比对南北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异,南北方势力的自然环境和作战条件,发现气候、地形和战马的产地对战争的胜负具有重要影响。在这些地理条件的影响下,北方势力向南征战最终实现王朝统一成为历史的主要趋势。

自中国古代夏朝建立,直至清朝帝王统治被推翻这近4000年的历史中,共在中国发生了12次统一性质的大型战争,其中11次是以北方胜利告终,朱元璋由南向北建立明朝反而成为孤例。有学者以气候为切入点讨论中国王朝破灭的成因,竺可桢先生是我国利用历史文献研究古代气候变迁的先驱,他对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进行了深入探究,建立了气候与王朝兴衰的地理关系模型。部分学者通过对西周至清朝的战争、社会动乱和社会变迁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战争数量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另有学者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层面研究南北实力的差异,如姚晓瑞从经济和政治地理格局的历史演变中发现南北向的战略轴线,徐杰舜对古代我国南北民族的经济基础、历史渊源、政治基础进行比较得出南北差异的特点和规律,雷铭基于经济重心南移过程的经济思想变化研究南北不同的意识形态。然而,对于统一战争北方常胜与中国的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讨论尚不多见。

文章基于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和已有的相关著作,选取中国古代统一战争中北方军队胜于南方的案例,结合南北方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分析,对这一现象进行规律性总结和原因分析,以此探究地理要素对于古代南北方对战的影响,这对中国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结果和朝代更迭的自然环境因素等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从历史与地理的角度对历史事件进行学科交叉分析,主要运用历史文献法,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古代北方区域和南方区域的自然地理因素和战略地理因素,选取最为典型的气候、地形和军队战马的产地共三个要素进行原因分析。

气候对南北军队战斗力的影响

气候变化与游牧民族南迁。气候变化是游牧民族南迁的幕后推手。由(表1)可知,在温暖期,华夏大地上涌现了一个个国力强盛且统一的王朝,而春秋战国时代、三国时代、元朝末期和明朝末期属于寒冷期,往往战乱不断。气候寒冷期与战乱分裂盛行期呈现一定的一致性,也与少数民族建立政权时间具有相关性。

由于蒙古高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降水较少,不适宜大面积农耕,牛羊是其重要的食物来源和经济支柱,人类活动区域也由此受了季节冷暖和干湿状况的影响,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生存模式和游牧民族文化。牧草作为牛羊的主要食物来源,在越冬期间对严寒尤为敏感,-20℃以下的严寒可导致其大量死亡,特别是在无稳定积雪地区更为严重。因此根据生存空间理论,每当遭遇气候寒冷期时,北方的少数民族会被迫南迁,寻找适宜生存和发展之地。(表1)中的温暖期指温度高于平均线,寒冷期指低于温度平均线。

游牧民族南迁对军队战斗力的磨砺。游牧民族南迁影响了北方军队的军事实力,北方汉族军队在与游牧民族的战争中逐渐取得了主动权。游牧民族被迫南迁大多是以侵略的方式占领华北地区,而华北平原为代表的汉族人为抵御外族侵占土地,自春秋战国开始修筑长城,而长城的走向近似于我国的农牧交错带轴线,由此北方军队在保卫国土的战争中获得淬炼,造就了北方人强健的体魄和尚武的精神;而南方气候常年温暖湿润,河流密布,这给陆上运输和仓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南方政权常常水军强大,而陸军疲弱,同时,瘴气、蚊虫和疫病也是南方军队要考虑的问题,再加上地处南方,外族侵略战争威胁相对较少,军队长期缺乏实战的锻炼,战斗力衰落难以避免。由此看出北方军队具有更强的军事素质和军事经验,继承自从西汉起与匈奴鏖战百年的晋朝边防军灭吴,武力统一北方十六国继而攻灭南朝陈国的隋,均受到了气候方面的影响。

北方少数民族直接参与南迁。就基因学而言,北方少数民族与汉人通婚无疑提高了北方军队的人口素质和基因多样性,北魏孝文帝时期鲜卑族与汉人通婚规模最大。以清灭明时期为例,正值小冰期自然灾害多发,农牧业减产,人口被迫迁移,诱发了政权的更迭和政治疆域的变化。气候温暖适宜时,各族人民衣食无忧、和平共处,而气温骤降或遭遇长期寒冷气候影响,生存的温饱问题是促使南迁战争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为寻找气候适宜的牧场。纵观中国历史,五胡乱华形成十六国分裂局面,契丹建辽、蒙古统一东亚以及女真灭明都是气候骤变导致的游牧民族南迁。

气候差异影响士兵战斗力,士兵是战争博弈的基础元素。水稻是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南方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虽然是高产作物,却致使南方粮食作物结构相对单一;而位于温带气候区的北方人的粮食作物结构相对多元。小麦、小米、高粱等高蛋白食物是北方人的主食,游牧民族则以肉类为主食,南方人主食大米,长久的饮食习惯差异造成北方人体型相对粗犷高大,南方人相对精干苗条。长食用吃米饭的人,体内消化酶对消化米类食物产生惯性,若饮食习惯突然改变,消化系统的活力会下降,容易导致胀气和腹泻。南方士兵到达北方难以适应北方粗粮为主的饮食结构,战斗力未战先降,而北方士兵却能很快适应南方精细的饮食。

中国北方夏季燥热,冬季严寒,降雨较少,晴天较多;南方夏季炎热,冬季温凉,雨量充足,阴雨天较多。与中国南方相比,中国北方年温差大,降雨量小,日照时间长。研究表明,温度、温差和日照都是导致北方汉族身高、体质量值大于南方汉族的环境因素。高纬度气候带赋予北方人体型与力量的优势,故单兵作战能力较之南方更强。

在研究人类近5000年发展历史后,英国研究人员发现,高纬度国家气候寒冷、生存条件差,所以当地民族要生存发展,就很可能选择通过战争等掠夺手段去获得生存资源,从而铸就了悍勇威猛的民族性格;而低纬度国家生存环境较好,物产富足的区域很多,因而人们容易产生偏安和绥靖的想法。气候影响着百姓和士兵的意识形态,而此精神特质能影响个人和区域未来的发展。

地形因素的战略意义

地形与文化,地形影响地域文化的统一和融合。北方地区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势平坦,方便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在中央集权统治下易出现统一的文字和语言,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的思想碰撞交融,极大地减少了交流成本,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由信息交流产生的地域文化认同加强了军队内部的凝聚力,保证军队内部指令的上传下达畅通无阻,促使动员能力进一步提升。而南方山地、丘陵众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士兵彼此之间有文化隔阂,离心力较强大。而且,地形的阻隔加剧了地方势力发展的不均衡,易产生分裂割据的思想。云南、广东、四川等周边环山或盆地类型的封闭地形满足了军事集团壮大经营的条件,清初三藩之乱便是军阀凭借地理优势对抗中央集权的写照。

地形与粮食产出,地形条件是影响南北方粮食产量差异的关键。北方宽广的平原便于大规模屯田,以黑土和黄土为主,利于作物生长,且温带地区日照时间长,利于作物糖分和淀粉的积累,土地可产出充足的粮食供给大量人口,而众多的人口又利于兵员扩充和劳动力增长,增进有生力量和后勤补给得到保障。南方平原破碎,低山丘陵众多,虽然南方水热条件更好,但山坡仅适宜开垦梯田,耕种作物的面积受到很大限制,而且红壤在南方分布面积广大,在炎热潮湿、生物活动旺盛的条件下,风化后残留的有机质少,遇雨水会变成泥浆,土壤矿物质以及碱性物质大量流失导致酸性强,由此红壤成为低产土壤之一。

相较而言,在长期维持小农经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古代,北方的农业生产条件优于南方,而且在可考证的史料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北方地区的粮食产量均较南方高,粮食较为充足,可供给的人口多,兵源更为充裕。人口充足、地形平缓、粮食稳产均加强了统一政权定都北方的意愿,进一步增强了北方的向心力,形成了良性循环。

地形与战争局势,地形因素对战争的局势有很大影响。从军事地理的角度讲,中国古代北方的都城多处于二三级阶梯之间,周边山脉环绕,形成天然的防卫圈,不易受到入侵。中华文明滥觞于河洛,统一于关中,历代强盛王朝尽皆发轫于关中平原,如秦、汉、隋、唐,所以这里被誉为四塞之地,函谷关、武关、萧关、散关四关作为天险关隘,易守难攻,史记言“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同样,北京凭借密集的河网构筑南部战略防御带,北京平原作为战略后方,也非常便于防守,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相对封闭而不狭隘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使得北方都城获得了战略主动权,适时可向位于第三阶梯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发起进攻。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河南安阳虽然也曾是北方都城所在,但因为缺乏防御地形,历史上仅有商朝在此建立了统治中心。

反观南方,军队行进有山川阻挡,战马匮乏,水上运输成为军队行动和后勤补给的关键。南方军队进军的重要时机是夏季涨水之际,且水道不可淤塞;一旦到秋季水位下降,水上运输受限,致使南方步兵难以抵挡灵活机动的骑兵的冲击,如三国诸葛亮北伐、东晋桓温北伐、后周柴荣北伐、南宋绍兴北伐和太平天国北伐,有的虎头蛇尾,有的全军覆没,都反映出北伐难以借势而行。北方腹地比南方宽广,而南方缺乏地理纵深。南方地形趋向收缩,自天险长江向南收敛,最后压缩成广东丘陵、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各统治区域河川阻隔、山高路远,难以互相协防,由此北方军队可借势对南方军队集中打击,逐个击破。例如元军追击宋军,最后逼得宋少帝投海;吴三桂追击南明军队,最后逼得缅甸王交出明昭宗;而朱元璋击败元顺帝,元顺帝却可以继续在广阔的蒙古高原建立统治。

战马产区的地理优势

南北方的养马环境,就生物学特性而言,干燥温凉的气候为马所喜爱,酷热而湿润的地域不适宜马的大规模繁育。气候和温度带的分布影响了马匹的空间分布状况。在降水量较大的亚热带地区,马的数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另外,高原的温度也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因此高原也有部分马的种群。

区域降水量与其季节性的分布,不仅影响饲料作物的生长,还影响了人们对畜群结构、畜种结构、品种结构和豢养管理形式的选择。我国马匹的分布特点以长江界线为主,北方温带气候区囊括了39°N~42°N纬度带这一马匹的最佳饲养育种区,成为我国马匹的主要分布区。据2018年统计,中国西北区域马匹存量为91万匹,华北为71万匹,东北为24万匹,中南为24万匹,而华东仅仅1万匹。马匹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西南地区有马的繁育区,但是马种多为矮种马,不适宜战斗,马匹的区域分异可见一斑。

在中国古代,中国有三大名马,这三个优良马种分别是蒙古马、河曲马以及伊犁马。蒙古马奔跑速度快,耐力极强,不挑食;作为朝廷御用军马的河曲马,曾在汉匈战争立下赫赫战功;伊犁马便是汗血宝马,汉武帝为了夺取三千匹伊犁马而损失十余万将士。三者皆产自北方,故有“自古战马出疆北”之说。即使到现在,地跨甘肃、青海两省的山丹军马场仍旧是历史最为悠久、亚洲首屈一指、世界上位居第二优良马场。

南北方的马匹对比和作战状况,大陆性气候区域繁育的马匹运步灵敏,能爬高山、雪山,能过沼泽坑洼,善走对侧步,性情温驯,易调教,采食快,能扒雪觅食。例如玉树马体型优美,体格结实,耐艰苦,适应性好,不畏高寒气候,有“石马”之誉。因而以健壮和富有耐力的北方马种作为战马,北方军队的骑兵有强大的作战优势。

北方地区在东北和西北部均有诸多马场,其中西北地区有马衔山军马场、河曲军马场、新疆伊犁军马场等,东北地区有扎兰屯军马场、四方山军马场、牡丹江军马场等。南方马主要包括分布于我国西南山区及周边地区的马种,体格相对矮小,体高110厘米左右,背腰平直,四肢肌腱、关节发育良好,蹄小而圆,蹄质致密坚实,适合于山地丘陵地区驾乘和驮运,由此使得南方马在战斗方面逊色很多,大多用于交通运输。“所蓄牝牡马五百六十二,而毙者三百十有五,驹之成者二十有七”。宋朝曾试图建立中原马育种区,却由于马匹不适应饲料、水热条件和地形的变化,最终退化成矮小、行走速度慢、善走崎岖山路的马种,难以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战马的战略意义,战马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古代交通运输、信息沟通、农耕经济和战争军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战马之于一个政权,不啻于核武器对于一个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宋朝因良种战马资源被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垄断,没有冲锋战马的支持,造成了长达三百余年的军事弱势,甚至于一国皇帝沦为阶下囚。

在北方势力打败南方势力统一中国的战争中,除了劳动力生产、经济发展等因素之外,气候差异、地形起伏和河流分布等自然环境条件也尤为重要,在古代,这些地理因素被称为“天时”和“地利”。

文章选取北方军队胜于南方的案例,对南北方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与南北方军队战斗优、劣势进行规律性总结和比对,发现气候温暖时期,中原王朝往往统一和强盛,游牧民族蛰伏,各地粮食富足、经济繁荣。气候冷凉时期王朝内部矛盾多发,外部游牧民族南下,分裂割据现象严重;北方游牧民族和汉族常常成为王朝周期律下最后的统一者,就北方而言,地形是一座大型城壘,作为天然屏障进可攻、退可守,而南方的地形则把统治区域分隔为各个围屋,沦为偏安政权的温床;文化和粮食产量也在地形和土壤的作用下出现区域分异,间接影响军队战斗力;矮小的南方马多适用于交通托运,而优良的战马主要产自北方。在这些地理条件的影响下,北方势力向南征战最终实现王朝统一成为历史的主要趋势。

罗海涛:海南大学国际旅游学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