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法的8个具体应用

小编导读

和法又称和解法,为中医八法之一,包括和解表里、疏肝理气、疏肝和胃等。和法在临床的应用范围很广,对多种疾病的治疗都能起到作用。沈绍功教授对和法进行了总结,包括适用病证、主方等,还不快来学习一下——

1

和解表里法

用于少阳证,邪伏半表半里,主方是小柴胡汤。方子组成: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方出自《伤寒论》。方中有3味主药,第一味是参,或者党参,或者人参;第二味是柴胡;第三味是黄芩。这3味药是小柴胡汤的主药,还应加上抗病毒的药板蓝根。本方可以用于经期发热或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外感发热,经期发热就是《伤寒论》讲的热入血室,用小柴胡汤效果非常明显。

2

调和营卫法

用于营卫不和证。主要症状有二:第一,后背怕风,觉得有冷风吹着后背,后背发凉;第二,汗出,出汗比较多。主方是桂枝汤。方子组成: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方出自《伤寒论》。桂枝汤里面一共有5味药,应用时只取桂枝、白芍,而姜、枣、草不用。但是要加葛根和生黄芪。

3

疏肝理气法

这个方法在临床很常用,用于气滞证、肝气郁结证,主方是四逆散。方子组成:柴胡、炙甘草、枳壳、芍药。方出自《伤寒论》。主药是柴胡、枳壳和白芍。应用此方时一定要加郁金,就是考虑气和血的关系,气行则血行,郁金既能理气又能和血,有利于疏肝理血;还要加丹参进一步加强和血活血。四逆散和逍遥散怎么区别?四逆散用于单纯的气滞,逍遥散用于气滞克土,除了气滞还有胃肠道的症状,这时不但要理气还要健脾,多用逍遥散。

4

疏肝和胃法

用于肝胃不和证,肝气郁结加上胃不和,主方是左金丸。方子组成:黄连、吴茱萸。方出自《丹溪心法》。应用此方时一定要加3味药:生牡蛎30g,川楝子和生栀子。生牡蛎除了软坚外,也是和胃的药,尤其是在应用左金丸时,如果病人吞酸,用生牡蛎最适合,既可中和胃酸又可以和胃。川楝子加强疏肝作用,生栀子加强清肝作用。

5

抑木扶土法

用于肝脾不调证,即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虚实夹杂,主方是逍遥散。方子组成:柴胡、当归、茯苓、芍药、白术、甘草、生姜、薄荷。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此方既能疏肝,又能扶土。

6

和胃降气法

用于胃气上逆证,主方是半夏泻心汤。方子组成: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代赭石。方出自《伤寒论》。半夏一定不能生用,毒性很大,一定要用姜半夏,半夏用生姜制后,增强和胃降气作用。另外,用了姜半夏,就不再用干姜,因为生姜比干姜降逆的作用更强。一定要用黄芩,还要加代赭石。降逆用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的效果,都不如半夏泻心汤。

7

降气定喘法

用于肺气上逆证,症见喉鸣、痰多,这时才能降气平喘,主方是苏子降气汤。方子组成:紫苏子、半夏、川当归、甘草、前胡、厚朴、肉桂、生姜、大枣、莱菔子、葶苈子、紫菀、川贝母、川牛膝、桔梗。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中的主药是紫苏子、莱菔子、葶苈子,这是三子养亲汤变化的方法,同时加紫菀、厚朴、川贝母、川牛膝和桔梗。应用桔梗和牛膝是运用升降理论,许多高血压的病人,用升降理论治疗,血压就降下来了,治疗喘的病人也用升降理论。

8

降逆止呕法

用于胃逆和肺逆并见,既有胃气上逆,又有肺气上逆,主方是旋覆代赭汤。方子组成:旋覆花、代赭石、人参、生姜、甘草、半夏、大枣。方出自《伤寒论》。主药是旋覆花、代赭石,旋覆花一定要布包,里面有小毛,不包没法喝。除原方的药外还一定要加两味药:一味是蒲公英,和胃健胃;另一味是扶正的药,用参或生黄芪都可以。

名医经验录

此为名医沈绍功先生的经验总结,沈绍功为沈氏女科第19代传人,在京行医50余年,医人无数,经验丰富。本书明确中医诊病之关键,点明准确辨证之技巧,精炼中药实用之功效,强调方剂灵活运用之方法,创新各科常见病症巧治之策略,确为理法方药均具备的切合临床之佳作——

《沈绍功临证经验辑要》

点击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买此书

扫码免费试读

本书是韩学杰、沈宁、连智华等根据沈绍功在沈氏女科经验讲授班中的数次讲稿编辑整理而成,书中分别讲述了辨证与论治的具体方法。本书分为四章,第一章是辨证精要,从五部分讲述了辨证的具体方法。第二章是论治精要,从六部分讲述了论治的具体方法。第三章是各科治要,从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骨伤科、肛肠科、肿瘤科具体讲述了治要方法。第四章是疑难病治要,具体涉及冠心病、中风、糖尿病、外感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