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管理故事:一根羊肉串可能就毁了孩子的成绩

常见场景

放学去接孩子,走过十字路口一家烧烤店门口时,总是发现一帮穿着校服的孩子在排队买羊肉串。

羊肉、炭火、孜然,诱人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孩子们盯着不断翻转的羊肉串,听着油脂滴在木炭上的“滋滋”声,神情无比地专注。

排在前面的孩子拿到了羊肉串,眯着眼睛弯着腰,横咬着铁签上的羊肉,半透明的油脂沿着嘴角滴下来。

无论谁看到这一幕,都会不自觉地咽口水。

美味的烤羊肉串

“再苦不能苦孩子”,这句话深入人心,中国的父母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一切:教育、饮食、衣着等等。这是人之本能,但是有些选择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与最初的预期相差甚远。

放学后给孩子吃羊肉串,家长们的考虑可能是:中午午饭吃不好,晚饭还有两个小时,放学后吃几个羊肉串正好补一下能量。

从个人预期角度看

这个动作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从“个人预期”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在下午3点多开始上第二节课时,因为中午吃不好,肚子可能有点饿了,这个时候孩子想到放学就能吃到滚烫美味的羊肉串,对下课充满了期待。

在上课过程中,老师的声音、书本上的文字和幻觉中的羊肉串香味混合在一起,越是接近下课,羊肉串越是诱人,注意力时不时地飘到路口的烤肉店。

在下课前的最后几分钟,老师布置作业时,很多要求只是说了一声,没有写在黑板上,但是在羊肉串的诱惑下,这些要求孩子们可能只听了一鳞半爪。不管了,吃完羊肉串后再回去问其他人吧,反正现在有微信。

放学后在度日如年的煎熬中终于走出了校门,将书包扔给接人的家长,飞奔到烤肉店,那里有难以抗拒的诱惑。

每一次听课效果差一点,每一次家庭作业磨磨蹭蹭拖到23点才完成,一个月之后知识点漏洞越来越多,一个学期之后,已经与班级第一梯队的同学有了鸿沟般的差距。

预期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原因分析

这个时候家长们一定会不断找原因、找差距,但是发现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孩子的成绩总是提不上去(有可能只有请一对一的私教效果才会好一点)。

因为家长们没有找到引发问题的最初源头:放学后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极有诱惑力的选择,羊肉串。

一旦给孩子提供了这个选择,就是给他设定了一个诱人预期,而且与这个诱人的预期相比,枯燥而单调的学习就是一个明显的对立面。

在放学前的半小时内,这个诱人预期被放大到极致,其他所有的事情都排在后面。而且随着一次次“放学前的期待->放学时的煎熬->放学后的美味满足”循环,这个个人预期被强化并形成条件反射,即到了时间点就开始憧憬和向往,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预期上面。

长此以往,学习成绩和热情就降下来了。

预期管理

每个人做事都是带有预期结果的,这些预期结果可能是预先设定好的,也可能是被动触发的。

  • 例如你做一项工作计划时,一定会设定好最后的完成结果,这是主动设定好的。

  • 例如你给孩子放学买羊肉串,最终形成了放学后就有好吃的预期,这是被动触发的。

主动设定的预期非常好管控,因为你清晰明确地知道最终结果和评判标准,但是被动触发的预期就很隐蔽,需要及时发现出来,并给出对应的处理措施。

如何发现被动触发的预期?

(1)根据习惯分析出来

例如有些孩子会在周五晚上匆匆忙忙将所有的家庭作业都做完,不一定是她想周末多一点时间刷题,而是想周末两天更轻松一点,舒舒服服地度过一个周末。

有些孩子会在周五晚上8点前将作业与书本收拾好,因为她期待着晚上能看两集《极海听雷》。

所以依据日常的习惯和后续的动作,就可以预判出他们在期待什么。

(2)反向回溯,找出问题所在

例如孩子最近回来总是记不清老师的作业要求,那么就和他一起回顾老师布置作业时的心理活动,了解他为什么记不清,当时他在想什么,在期待什么,是否有其他干扰。顺藤摸瓜找到关键的问题。

在分析过程中,要保持平和的氛围,避免审问式的环境下信息变形,找不到真正的原因。

(3)与老师等经验丰富的人交流

即使是只带了一个学期的老师,他面向四五十个学生进行指导,已经见过了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如果是有5年以上经验的老师,那么基本上95%以上的问题都可以在他那里找到答案和解决方法。

所以遇到孩子学习上的问题和困惑,找老师针对性地详谈一次,准没错,甚至可能发现超出你预期之外的惊喜。

发现被动触发的预期

如何破除预期困境?

就是孩子已经形成了一个特定的预期并且产生了不良后果,那么如何才能破除呢?

给预期结果增加条件,让预期变为激励。

每个预期结果都应该是有条件的,但是因为被动触发的预期是隐形的,所以才会缺少条件的约束。

例如放学后吃羊肉串这个预期,在识别出来后可以增加一个条件:专注听课,并记清楚作业要求,如果记不清楚,以后就停止5次羊肉串。

通过这种方式在孩子脑海中设定一个警示闹钟,将预期转变为激励,即每当老师布置作业时他就会非常认真地听讲,因为后面有美味羊肉串奖励在等着他。

同样,周五晚上孩子如果8点就收拾书包和课本,那么可以提条件:完成xxx作业才能看电视。将看电视作为一个激励措施,做得好才能看,否则免谈。

让预期变为激励

一句话总结

一旦孩子出现成绩波动,那么一定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很可能就隐藏在你看不见的角落中,也可能是你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导致的,通过习惯分析、反向回溯、向老师求助等方式找到不合理的隐形预期,并给这个预期增加条件,将它转变为激励措施,从而变害为宝,有效提升孩子的学习效率。

(请关注镭师兄,华为20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