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腰、膝、足痛,盘点骨质增生症的4大高发部位及应对方法
图片来源:Pixabay
骨质增生,大家应该都有耳闻,它还有一个更常见的名称“骨刺”。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它不是一类疾病,而是人体衰老的一种正常退化现象,多发生在活动较多、负重较大的关节,如膝、髋、腰椎、颈椎、足跟等部位。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都是它的高发人群。
它的产生原因一般有三:
1、“拉”出来的增生,如跟腱、足底筋膜过紧牵拉骨膜与骨头分离,为了填充该空隙而出现的增生;
2、“磨”出来的增生,关节稳定性不足,反复磨损,为了增加稳定性而出现的增生,如膝关节骨质增生;
3、“瘀”出来的增生,如骨折、血肿之后形成的增生。
骨质增生并非一定是有害的,其中有一些增生可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反而是对关节有利的。
骨质增生实质是一种生理性自然耗损改变,不是一种病,一般不会引起症状,只有在增生的骨刺刺激到了局部组织或神经,因而产生症状的时候才会转化为病理状态,这时候才被称为骨质增生症。两者的关系类似于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对于生理性骨质增生,无疼痛等症状时无需治疗,只要注意避免不良因素刺激即可。而骨质增生症则需要对症治疗。
颈椎骨质增生症
图片来源:NASM-CES美国国家运动医学学会纠正性训练指南(修订版)
颈椎是脊柱椎体体积最小的椎体,但活动度较高,负重也较大,是骨质增生好发部位,并且尤以C4、C5、C6 最为常见(还有文献显示C1、C5、C6 高发)。骨质增生累及不同的部位,会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颈项部有强硬感,活动受限,颈部活动有弹响声和骨摩擦声,疼痛常向肩部和上肢放射,手和手指有麻木触电的感觉,并且会因颈部活动而加重。当骨质增生造成椎管变窄,还会造成脊髓神经和脑动脉长期受压,致使神经传导和血流受阻,造成大脑长期供血不足,甚至逐渐萎缩、坏死。
腰椎骨质增生症
腰椎骨质增生好发于腰椎活动度大的阶段,以L3、L4、L5 椎体最为常见。当增生的骨刺刺激到了局部组织或神经会产生相应的症状。其常见临床表现为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僵硬、有疲乏感,甚至出现弯腰受限。当坐骨神经受压时还会出现向臀部、下肢一直放射到踝关节、足底、足背的放射痛。
膝关节骨质增生症
膝关节骨质增生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多因软骨退行性病变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湿寒侵体时疼痛还会加重。随着病情变化可伴有行走不便、难以下蹲等功能障碍。合并风湿病患者还会伴有关节畸形、红肿、屈伸弹响等临床症状。需要注意的是,膝关节骨质增生常伴有骨质疏松,并有代偿性骨赘增生。
跟骨骨质增生症
图片来源:骨科疾病:评估与手法治疗
比起跟骨骨质增生,足跟骨刺更为大家所熟知。跟骨骨质增生通常是因为人的足底筋膜处于跟骨的附着位置,对骨膜造成严重牵拉而引发,跟骨骨质增生病程相对较长,并且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出现恶化。症状主要表现为足跟着地有针刺的感觉,用手摸会有麻痹的感觉,足跟中央有压痛,部分患者足跟肿胀,严重者无法踏步行走。
骨质增生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手术疗法并非其首选疗法,只有当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时才考虑手术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骨质增生症方法众多,并且已经有一定的优势,中医药内服外敷、针灸、推拿、引导按摩等都是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容易被患者接受。
利用物理因素一方面使人体内发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进炎性介质吸收等作用,另一方面发挥镇痛消炎、去水肿作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紫外线疗法、牵引、手法治疗、运动疗法都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安全无创,患者接受度也较高。
除以上之外,缓解期还建议合理的参加体育运动,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这样既可以促进康复,还可预防复发。
重体力和运动强度大关节磨损严重,关节退化的几率也较高,所以在日常劳动和运动时应注意省着用关节,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
1、给关节减负
3、保持良好的姿势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不变。对于关节来说,不动的危害并不比劳损小。
4、动一动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勤晒太阳补补钙~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吧~
36招助你成为专业康复师
理论+实操 - 超完整系列课
手麻、肩胛骨内侧痛的治疗-免费看
肩胛骨回旋障碍案例分析-免费看
肌骨疼痛康复医学概论(上)-免费看
肌骨疼痛康复医学概论(下)-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