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石壁永慧禅寺
“三面青山三面水,一重香雪一重台。”清人孙原湘描写光福石壁的的诗句,不知引发了多少人对此地的向往。
石壁禅寺或者叫永慧禅寺座落在太湖七十二峰之一的蟠螭山上。蟠螭(chi),简单来说,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蟠螭山南北长约八百米,东西宽约二百米。因一头向南伸入太湖,如蟠龙蜿蜒而得名。
蟠螭山俗名南山,因此这里又被开辟成南山公园。
禅寺临湖一侧,矗有一块大石,上勒“石壁永慧禅寺”六个大字。左侧有释惠光诗一首:“石壁寂静山僧闲,湖上飞鸟往复还;松风便是华严偈,白云片片朝南山。”江洛一书。
走不了几步,上山阶梯的右侧,山体石壁上镌有“佛门龙象”四字,清人孙原湘的《石壁诗》刻于其上。
只是很多余的、在石壁的雕刻前栽种了一排桂花树。不仅遮住了石刻,还为藏污纳垢创造了条件。桂花的香气都掩盖不了阵阵的骚臭。
孙原湘的《石壁诗》
走在山腰的石径上,远处烟波浩淼,青山隐遁,藤葛相缠。
很多年前我就来过,只记得郁郁葱葱,满目青翠,似我的青春,似没见有现在这样有如此挤挤挨挨的坟冢。
多年前走在石径上的我
山道平坦。位于道右侧,为禅寺历代祖师塔林,并有清代画僧虚谷、当代海派花鸟画第一人江寒汀等人墓冢。虚谷是一名很独特的画家,面对残酷血腥的现实,中年遁入空门,然而,他不吃素,不礼佛,唯以书画自娱。
石壁永慧禅寺,相传为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结茅修炼之地。始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年),隆庆三年(1596年)才由高僧憨山复创,此后历经多次修缮,现寺庙占地约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入得山门,便看见两棵古银杏树拔地而起,树冠苍翠浓绿,直穿云天。距今已有五百多年,见证了寺院的兴废荣衰。
据说是一雌一雄的古银杏
永慧禅寺内有著名的植物三宝,除了古银杏,还有寺后石壁间,一株八百多年的石楠树。它嵌身岩缝,紧贴石壁盘虬而上,似蟠螭卧伏,攀爬至崖顶才舒枝展叶。
石楠树
还有一宝镶金碧玉竹,相传为憨山大师亲植两株于寺中,经过数百年的繁衍,至清代已有百馀竿修竹环绕佛殿,翠屏百仭,已然成为山中最胜处。
禅寺最出名的石壁,位于寺庙背后,四壁如削,高五六寻(旧时一寻等于八尺),故谓石壁、大石壁或石壁坞。
悬崖峭壁上,摩崖石刻众多,有佛教的星云,憨山,南怀瑾等宣扬佛法之语,大多,则是为清代及民国初年名人的题记。
下山见左下方有一亭,叫“龙王亭”,亭内立有一座洞庭君像,背面为苏州吴溱书憨山大师诗一首:“曹溪滴水自灵源,流入沧溟浪拍天。多少鱼龙从变化,源头一脉尚冷然”。
洞庭龙王亭
尊生泉
亭侧,有明代古井一口,“尊生泉”三个字为李根源题刻。说到“尊生”,又是大有来头的一个人,大名王穉登,斋号 “尊生” 。他是文征明的学生,年纪最小的关门弟子,诗、书、画无一不精。他还把女儿嫁给了文征明的孙子。
出得寺门,再一次站在山腰远眺太湖。这里曾经千艘渔船停泊,万根桅杆林立,每当捕鱼时节,渔民扬帆出港,场面极为壮观。如今,太湖禁捕,一望无际的太湖,水天一色,远山含黛,视野穷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