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总说不行,想想怎么能行

最近,公务员小A遇到了难心事。

其实,她这个事说来也不算啥。她是外地人,考上公务员来D城工作,然后买房,结婚,怀孕,需要办准生证……可就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办理过程中却遇到无数障碍,到处碰壁,听到的是一片“不行”的声音。

小A原本是外地户口,考上公务员后把户口落到单位集体户口上;她对象现在仍然是外地户口;小夫妻在D城买的房子虽已入住,但还没有办房产证……围绕她办《准生证》的问题,各有关部门的理由分别如下:

办准生证的部门说:办准生证首先需要“准父母”有本地户口。你的情况是男方没有本地户口,女方是集体户口,将来孩子生出来,户口往哪落呀?你们应该先去办一个独立的户口。

可派出所却说:落户口需要夫妻双方同时落,并且需要本地有房子作为先决条件。请提供房产证……

办房产证的部门说:你们买的房子虽然准予入住,但你那个小区暂时还不能办理房产证……

——全都有道理!说得都对。看来哪个部门也不像是故意刁难人。但摆在眼前活生生的现实就是——孩子马上要出生了!再不给《准生证》,这个合法结婚、合法第一胎生育的公务员身份的“准妈妈”,就要被迫“超生”了!

还好,最终她找对了人,有关部门帮着研究解决办法,最终解决了户口问题。

小A之前也是在单位坐窗口的,经历过这件事情后,不胜唏嘘,并对正常办事“行不行”产生了困惑。不可否认,我们的某些制度偶尔也会出现“打架”的情况,就像小品中演的那样,你给我证件我就给你打开箱子,可是证件就锁在箱子里。当我们面对种种类似的“死循环”时,我们怎么办?

规则一般是不可以变通的。所以,有关部门在面对求助群众时,确实也经常要根据规则说“不行”,可是“不行”之后呢?该不该继续琢磨一下“怎么能行”呢?认真地研究一下具体情况,跳出门户之见,首先看群众想办的事情本身是否合理,有没有其它可行的思路。张嘴就说不行,是把眼光只盯到自己主管这一块;研究怎么能行,才是把群众的事当成事业来做。如果帮群众理清了所有的困扰,即便最后真的不行,群众也会打心眼里理解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