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金庸——说说“善与恶”

金庸大师的作品,如果你只膜拜武功招数的神奇,那只能算是初级;如果能看出江湖险恶,可以算得中级。但什么才是高级呢?

无影江湖告诉你,那就是种种错综复杂的人性揭露和整个社会运行的综合法则。

具体点,我讲讲

说到,我超级佩服金庸大师将“恶”分成了进化等级,以至于我在对照社会现象时常常以此为标准来进行预测。当然,金庸没有我讲的这么明确,他是隐讳说的。

且看他笔下的四大恶人。

金庸在给四大恶人起名字时想必是费了功夫,以“恶”字所居位次,分别是:老大恶贯满盈、老二无恶不作、老三凶神恶煞、老四穷凶极恶

这四个词,反过来排序,就是恶的全部流程。

先是穷凶极恶,继而凶神恶煞,然后无恶不作,最后恶贯满盈——以这个规则对照社会,从古到今概莫能外。大到改朝换代,小到扫黑除恶,都要用到这个规则。

绝了!

那么呢?更是让我们心塞。小说中特别描写了一个顶级善良的小人物——包惜弱,她连见到小猪小兔受了伤都不行,都要给医好,惜弱之心大爱天地万物,但这在敌我矛盾面前全无益处。结果救了敌人,害了义士,认贼作夫,间接害了杨康。步步为善因,结出是恶果,这是揭示了无俯视精神的小善小仁或许就是巨恶大贼的道理。

再如雁门关一战,中原武林各路豪杰义士,听信假情报,竟诛杀了完全无辜的萧远山一家,作成大恶。起兵之时,哪个不是以善为名?可成恶之后呢?哪个肯自疚谢罪?更有深意的是,这群义士的带头大哥,不但救了襁褓之中的乔峰,做了方丈自赎,还睡了后来四大恶人中无恶不作的叶二娘,生下了懵懵懂懂的虚竹,结果又被复仇的萧远山偷去送到身边,到底哪个是善?哪个是恶?孰正孰邪?还分得清么?这简直是中国版的《雪国列车》,所谓善恶,无非是替沽名钓誉者平衡着武林侠义与忠奸阴险的名份。至于岳不群、夏雪宜、游坦之、林平之、张无忌、令狐冲、任我行之类,不过都是这种事的注脚而已。

但真善到底有没有?有,就是法则。遵守法则即为至善,《大学》讲“止于至善”即是言此,只不过后人给讲偏了而已。

可是法则的问题在于它太大又太小,幽然忽微,充塞天地,昭乎日月,人人皆知,却又模糊不见,怎么去遵守?

不要怕,问你本心一定是有的。只要脱落世俗侵扰,透视本心,你就一定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但是那样就会令你全然不顾地去为善去恶么?可能还不行,因为世界给你的善恶标准恐怕是另一个样子。我不主张把这个都归结为统治阶级利益使然,我反倒认为那是因为大家都存了戒心,每个人都有皇帝的新装,需要大家一齐脱才不尴尬。这时候若真有某一个不怕丢人先脱下来,那他可能就是韦小宝,厚黑学的,也不是至善。

那么再问金庸大师,这种人到底是谁呢?这是个顶级问题。大师已逝,无从得知。若无影来猜,或许是独孤求败,又或许是扫地僧吧。

一人不滞于物,一人阅遍藏经阁,洞悉天地法则,求败而不可得,视名利如草芥尘土。虽这样的一人太少,令人叹息,但高山仰止,空谷回音,自修行即是知善恶,若一而十、十而百、千而万,则天下武林昌明矣!

这才是金庸武侠的顶级人文关怀,不过到今天完全是靠猜的。可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