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甲骨文,能“透过刀锋看笔锋”吗?
们
今年是殷墟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网上有关甲骨文的文章逐渐多了起来,一些颇受群众欢迎的书法家,无保留的将自己学习甲骨文的经验介绍给大家。无疑这是一个好现象。
在讨论甲骨文的用笔的时候,个别作者引用了启功先生 “透过刀锋看笔锋” 的诗句,来说明他理解的甲骨文用笔的方法。我觉得作者对启功先生原诗的理解欠妥,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论书绝句一百首》是启功先生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其内容涵盖了整个一部中国书法史,也兼及了 “三笔”“三迹”的日本书道史,还介绍了自己的学书经历和创作理念。当年在香港《大公报》连载发表时,每一首诗的后面,都附有百余字的短跋,对帮助读者理解全诗有很大帮助。在这里顺便建议书法爱好者,如果没有读过这部诗集,不妨找来读一读。一定会收获良多!
“透过刀锋看笔锋”这句诗出自《百首》中的第32首。是论述“龙门造像记”的。全诗的原文是:
题记龙门字势雄,就中尤数始平公。
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
图1 始平公造像记拓本截图
诗后,依例有百余字的跋文,为防挂一漏万、断章取义,现将该跋文照抄于下,笔者以为重要之处添加了下划线,以图醒目:
“龙门造像题记数百种,拔其尤者,必以始平公为最,次则牛橛,再次则杨大眼。其余等诸自郐。
始平公记论者每诧其为阳刻,以书论,固不以阴阳刻为上下床之分焉。可贵处,在字势疏密,点画欹正,乃至接搭关节,俱不失其序。观者目中,如能泯其锋棱,不为刀痕所眩,则阳刻可作白纸黑书观,而阴刻可作黑纸粉书观也。
此说也犹有未尽,人苟未尝目验六朝墨迹,但令其看方成圆,依然不能领略其使转之故。譬如禅家修白骨观,谓存想人身,血肉都尽,唯余白骨。必其人曾见骷髅,始克成想。如人未见六朝墨迹,非但不能作透过一层观,且将不信字上有刀痕也。
余非谓石刻必不可临,唯心目能辨刀与毫者,始足以言临刻本,否则见口技演员学百禽之语,遂谓其人之语言本来如此,不亦堪发大噱乎!”
简言之,该刻由于刀痕弥漫,完全淹没了笔锋的运转,须透过一层,将刀痕剔除,而且还必须是曾经目睹过六朝墨迹的人,才有可能了解其笔法。并非任何人都能够“透过刀锋看笔锋”的。没见过六朝墨迹的人,甚至连哪是笔锋哪是刀痕都弄不清,更谈不上“透过刀锋看笔锋”了。
社会上,有些所谓“碑派”书法家,专门写书介绍如何用毛笔写出这种见棱见角的所谓“方笔”,并辅以箭头图示。启功先生这首诗,正是针对这种现象而发的。先生就曾一再叮嘱笔者,千万不要按照有箭头图示的方法学写字。
启功先生“透过刀锋看笔锋”这句诗,在书法界流传甚广。有些人没有读过全诗,也不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错把“透过刀锋”理解为“通过刀锋”,以为看到刀锋,就可从中体味出“笔锋”来,这就大错特错了。
图 2 合集1285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