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鸿烈先生科研工作70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2021年10月15日,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在北京西藏大厦联合召开了“孙鸿烈先生科研工作70年座谈会”。孙鸿烈院士、徐冠华院士、陈宜瑜院士和朱日祥院士等17位院士,孙鸿烈院士夫人吴焕宁教授和子女,参加青藏高原和其他地区综合科学考察、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创建的老同志,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及相关研究所代表,孙先生的部分学生等参加了此次座谈会。

孙鸿烈先生科研工作70年座谈会合影

孙鸿烈先生做了题为《我的科研之路》的特邀报告。孙先生简要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学习土壤学,参加了中苏黑龙江流域综合考察,1961年参加了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1973年,开始主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工作的经历。孙先生对党和国家的培养表示由衷的感谢!对参加野外综合考察和一起工作的战友表示由衷感谢!

孙鸿烈 院士

徐冠华院士主持了座谈会,他首先介绍了座谈会的目的与意义,他指出:孙先生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战略家和教育家。先生倾注毕生精力推动我国地球科学和资源环境研究快速发展。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保护和建设,中国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等领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一代大师和杰出的领导者,先生始终心系国家、开拓奉献、创新进取、淡泊名利、谦和正派。先生的战略思想和大局观念,值得管理者学习;先生的科学精神和思想品格,值得我们永远敬仰。认真研讨、总结孙先生的科学思想、科研成果、科学家精神、管理理念和经验,并将其发扬光大,对于我们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及深远的启示和教育价值。

徐冠华 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朱日祥院士宣读了中国科学院侯建国院长贺信。侯院长对孙鸿烈先生为推动祖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表达了崇高敬意。侯院长在贺信中指出:孙先生作为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资源科学家,长期从事农业自然资源及区域综合开发方面的研究,为推动我国地球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孙先生作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为科学院和学部发展做出了重要工作。孙先生为人师表,以深厚的学术底蕴,高尚的道德情操,求实的治学精神,感召着青年学者沿着其开辟的科学道路继续攀登,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培育了一批优秀学者,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朱日祥 院士

陈宜瑜院士在座谈会上发表了总结讲话,他回顾了与孙先生一起工作的岁月。陈院士指出,孙先生作为一名战略科学家,具备高瞻远瞩的眼光、明确的创新思想、文化引领下的团队精神等特质,这对青年科学家的成长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孙先生70年科研之路,是艰苦求索、奋力拼搏、勇攀高峰、服务人民、奉献国家、成果丰硕、人才辈出的光辉之旅。陈院士表示,我们要继续在孙鸿烈先生的指导下,以他为榜样,勇挑重担,敢为人先,善思实干,协力创新,不断为资环科技发展和我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陈宜瑜 院士

座谈会上,几位专家就青藏科考、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建设、资源科学研究、中科院资环科技发展等问题作邀请报告,系统回顾了孙鸿烈先生的科研历程,分享了孙先生科学思想、科研成果、管理经验。

姚檀栋院士阐述了孙鸿烈先生对青藏高原研究的重要贡献。他指出,孙先生领导第一次青藏科考取得举世成就,组织重大科技专项推动青藏高原研究向纵深发展,指引青藏所学术方向,实现青藏高原地球系统科学引领,指导台站布局建设青藏高原观测研究体系,并指导第二次青藏科考开辟青藏高原研究的新征程。

姚檀栋 院士

于贵瑞院士系统回顾了孙鸿烈先生领导创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的艰辛过程,特别是孙先生领导CERN顶层设计与世行项目申请、领导实施世行项目和国家基建项目、领导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建设。于院士指出,孙鸿烈先生亲自领导创建的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网络,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CERN的成功创建充分展现了孙先生“敢为人先、善思实干”的领导力和人格魅力!

于贵瑞 院士

成升魁研究员从组织和领导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倡导和践行资源科学综合研究、创建和领导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三个方面,回顾了孙鸿烈先生在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和资源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并诚挚感谢孙先生和老一辈科学家为资源综合考察事业和资源科学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成升魁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傅伯杰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局长,他阐述了孙鸿烈先生领导指导资环科技发展的历程和贡献。傅院士分享了孙先生领导建设中科院资环领域研究基地,领导开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资环领域战略研究,领导国家973计划专家顾问组资环领域工作,倡议和指导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领导推动资环工作走向全球等工作。傅院士指出,孙鸿烈先生为中国科学院乃至我国相关科技发展规划、科研基地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国家决策支持作出了重大的、不可替代的贡献!

傅伯杰 院士

吴国雄院士做了《青藏高原地表位涡制造对下游天气气候的影响》的学术报告,他指出,青藏高原地表气象场扰动东传对下游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青藏高原地表气象场扰动的形成受地表状况(温度、湿度、风速)约束等。他强调,开展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对揭示青藏高原地表状况非常重要。

吴国雄 院士

滕吉文院士做了《青藏高原地球物理研究-几点重要发现和新认识与厘定》的学术报告,他分析了青藏高原地球物理学和大陆动力学研究等科学问题,他还特别指出,孙院士是我国青藏高原地球科学研究和探索的一面光辉旗帜!为此他付出了极大的精力!

滕吉文 院士

李文华院士与孙鸿烈院士的合作长达半个世纪,他分享了与孙先生一起组织开展青藏高原考察、西南各省考察等过程。李文华院士指出,孙先生在综合考察和CERN建设中发挥的关键领导作用,孙先生具有明确的科学目标、坚强的战略方向、多学科团结协作、永不停步、与时俱进、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李文华 院士

郑度院士是孙鸿烈院士开展青藏高原综合考察的战友,他分享了孙鸿烈先生在综合考察、综合研究的学术思想,他指出青藏高原考察促进了学科间的交流合作、促进了对外的合作交流。

郑度 院士

赵其国院士对孙鸿烈先生对土壤研究所相关工作长期指导帮助表示感谢,他谈到了与孙先生在尼泊尔的工作经历,感谢孙先生的帮助。

赵其国 院士

赵士洞研究员曾担任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他谈了与孙鸿烈先生领导创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的经历。他指出,孙先生在科学方面具有超前、远见的发展战略眼光,一开始就确定了“网络”研究,强调重视基础研究和跨站联网研究的重要性。

赵士洞 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原主任、研究员

陆亚洲研究员谈了孙鸿烈先生在中国科学院综合管理工作中的学术思想,通过4个实例表达了对孙先生的尊敬、佩服之情。他介绍,在科学考察中,孙先生总是手里拿着纸和笔,把考察的发现及时记录,孙先生的学习精神就是“考察不停步、记录不离笔”。

陆亚洲 院资环局原局级学术秘书、研究员

章铭陶研究员谈了孙鸿烈先生在组织自然资源综合考察、资源科学建设工作中谦虚的品格特征,强健的体力和不断探索的学术精神。

章铭陶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葛全胜所长谈了孙鸿烈先生对地理资源所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葛所长指出,孙先生以博大的胸怀,高尚的人格魅力,在两所(原地理所和综考会)整合中发挥了“压舱石”的作用,他以深邃的学术思想、前瞻性的大局意识,在研究所发展中扮好了“护航者”的角色。

葛全胜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杨桂山院长代表京外研究机构做了发言,他指出孙先生具有“大智慧、大风范”。青藏科考、长江产业带研究、“973”资源环境领域项目布局等,都对京外单位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和指导作用。

杨桂山 南京分院院长、研究员

傅淑琴女士曾长期在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工作,她分享了孙先生有关国际科技合作的思想和管理理念,孙先生在国际组织中发挥大科学家风范,厚重的学术水平、强有力的声音,得到发展中国家的好评。

傅淑琴 发展中国家妇女科学组织(OWSD)中国委员会

王艳芬副校长谈了孙先生的科学家精神,孙先生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学术的治理和管理融为一体,她指出,孙先生的科学精神将在青年科学家和莘莘学子中得以传承、弘扬、光大。

王艳芬  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

徐冠华院士最后指出,此次座谈会时间只有半天,但收获满满,感动满满!不仅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孙先生的感染力和魅力,也让我们看到孙先生的科学精神和思想已经在我们身边传颂开来,成为开展科学研究重要的思想指引。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事业特别是地学事业还有很多艰巨的工作需要做,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们的期待是我们共同以先生为榜样,把他的精神传承下去,下大功夫把我们国家地球科学事业发展起来,把青年一代培养起来。

编辑:王春晓、张全军
摄影:王    宁
审校:于秀波、刘    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