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突发公卫事件应对能力,广州筹建大湾区首个生物安全高等研究院|战略性新兴产业|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安...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州的科研、临床、产业全线出击,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在基础研究、临床治疗、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形成了雄厚的战略科技力量储备,表现出彩。
10月29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二场“广州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广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翔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广州最有培育基础和条件、最有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广州正积极筹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生物安全高等研究院,进一步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到2022年产业规模有望超1800亿
达安基因、万孚生物、和信健康的检测试剂盒获国家注册,累计销售超过1.6亿人份;达安基因研发的新冠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30分钟左右可完成检测,日产量可达100万人份;万孚生物研制的抗体检测试剂盒累计生产超6500万人份;金域医学累计检测超过2200万例,单机构累计检测量全球第一……
孙翔表示,这些成绩与荣誉的背后凝结着广州科技人的智慧与汗水,是广州多年来深耕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厚积薄发的集中体现。生物医药产业是广州最有培育基础和条件、最有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近年来,广州市抢抓机遇,发挥各方面优势资源力量,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据介绍,目前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已被纳入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近日更被纳入了全国“百城百园”行动实施主体名单。全市现有生物医药企业3800多家,位居全国第三,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约1000家、上市企业52家,陈李济等中华老字号药企12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件,中药独家生产品种80多个。广州生物医药产业近几年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速,到2022年产业规模有机会望超过1800亿元,在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构筑“科学发现”先发优势
筹建大湾区首个生物安全高等研究院
广州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何优势与举措?孙翔介绍,一是搭建重大创新平台,构筑“科学发现”先发优势。建设生物岛实验室、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强前沿基础研究。拥有省内全部6家GLP机构(安全评价检测机构)以及36家GCP机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3家国家工程中心或实验室、133家科技研发机构、153家各级重点实验室、2家国家级和15家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目前正在积极筹建粤港澳大湾区首个生物安全高等研究院,进一步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广州2019年度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医药医疗领域获奖数占总数的26%。
二是聚力核心技术攻关,彰显“技术发明”硬核实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每年将生物医药列入科技计划重点支持方向,2014年起试点“总师制”的管理模式,组织实施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每年安排1亿元财政经费,以钟南山院士为专项总师,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了一批填补国内空白的医学检测设备和诊断试剂,在呼吸道重大传染病防治、鼻咽癌、肺癌、基因测序、干细胞治疗等研究领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三是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凝聚“产业发展”合力。多年来,广州积极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在穗高校利用自身雄厚的科研力量和优秀人才团队开办和孵化了一批高科技企业,对相关科技企业在应用技术研发、中试孵化、研发成果进入产品化、产业化等全链条发展中提供财政经费支持。例如中山大学培育出的达安基因、华南理工大学培育出的万孚生物、广州医科大学培育出的金域医学,都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大显身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州还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移转化,例如中山眼科中心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具有逆转白内障功效的抗白内障滴眼液—羊毛甾醇滴眼液(一类新药),以13.8亿元转让实现产业化;力鑫药业以1亿元人民币受让暨南大学化1类创新抗肿瘤药项目JND32066成果的项目开发权。
培育“高企”跑出“广州速度”
年营收超100亿高企增至17家
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举措,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从2015年广州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以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迅速,总量从2015年1919家增长到2019年的12099家,实现了全市高企数量连续四年快速增长,创造了高企培育的“广州速度”。目前,广州高企总量稳居全国城市第4名,约占广东省的26%,有力支撑了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
高新技术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是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
“做强”方面,广州着力培育“独角兽”企业。据2019年广州“独角兽”创新企业榜单显示,13家上榜企业总估值约261.76亿美元,平均估值20.28亿美元。
“做优”方面,广州通过创新创业大赛让一批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脱颖而出。2020年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报名企业数量达到2625家,较去年同比增长35%。经过激烈角逐,广州赛区共352家优胜企业获得总计近1亿元奖励补助,全市共114家企业晋级广东省赛区,占比31.7%。共79家企业获得省赛奖项,获奖比例达69.30%。
“做大”方面,广州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持续发展壮大。根据初步统计,广州地区年营业收入达100亿元以上的高企从2015年的8家增长到2019年的17家,增长了112.5%;年营业收入达10亿元以上的高企从2015年的93家增长到2019年的226家,增长了143%;年营业收入达1亿元以上的高企从2015年的566家增长到2019年的1567家,增长了176.9%。
据国家火炬统计数据,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投入和专利创造方面持续领跑广州全市。2019年,广州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申请量占全市申请总量的2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占全市的50%,PCT国际专利申请占全市的51%;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超过主营业务收入的5%,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年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5万亿元,吸纳从业人员110万人,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9%。
与此同时,广州积极组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2018年、2019年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企业分别达到8377家、9283家,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截至目前,2020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企业已近1.05万家,居全国前列。
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通讯员 穗外宣
编辑:许力夫
图片来源于网络,非商业用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