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诱因会引发心源性猝死?

1、 精神因素。

精神因素对身体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当人们的情绪出现大的起伏时,会通过兴奋大脑皮层从而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增加体内儿茶酚胺类激素的释放,儿茶酚胺类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多巴胺等,这类激素具有加快心率、收缩血管和升高血压等作用。当高浓度的儿茶酚胺类激素作用于心脏时,便会加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从而可能会引发心源性猝死。

如果是一些有心源性猝死基础病因的患者的情绪出现较大波动,危险因素会产生叠加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增加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风险。就算是对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史的病人,剧烈的情绪起伏也可能会引发应激性心肌病,也可能会引发心源性猝死。

因此,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情绪的相对稳定是十分有必要的。

2、 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是年轻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由于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和学习压力的促使,使得许多年轻人的身体长期处于持续运转的状态,很少能得到放松和休息。这种过度劳累的状态会使得身体的消耗大于恢复,可能会导致体内的神经系统出现异常,影响心血管系统,又或者导致电解质失衡而引发恶性心律失常,都会加大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风险。

3、 用力排便。

这是被许多人都忽视的一个可能会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而实际上,由于用力排便而引发心源性猝死的病例并不少见。由于现在很多人都有长期久坐、饮食不规律和排便时玩手机等不良习惯,导致便秘、排便不通畅的症状越来越常见。当排便出现不顺时,人们都会增加排便的力度,这会明显增加心脏的负荷,并且,在用力排便时,为了更好地增加力度,许多人也会暂时屏气来用力,这种行为会升高血压。如果是一名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以上的排便行为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继发于心肌梗死的心脏破裂、颅内出血等严重情况的发生,这些都可能会引发心源性猝死。

4、 长期抽烟和喝酒的习惯。

吸烟和喝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绝对是不容忽视的。长期的饮酒会导致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并且,长期的血液内酒精浓度过高会对心肌的能量代谢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会影响心肌细胞膜的稳定性,从而损伤心肌细胞而引发心律失常,严重的话可能会引发心源性猝死。而香烟中的尼古丁会升高血压、加快心率、也是引发各种心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报道尼古丁会使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3倍。

5、 长期熬夜。

相信不少人有这种感觉,如果很晚都还没睡觉,或者持续几天都睡眠不足,就容易出现心跳加速、心慌、喘不上气甚至呼吸困难的症状。熬夜会兴奋交感神经,持续熬夜使得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所以会引发上面的这些症状,更严重可能会导致心脏早搏、室颤及其他心律失常,从而造成心源性猝死。

6、 肥胖。

肥胖人群常常并发“三高”,也就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而这些疾病又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和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所以,体重过重的人群也是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控制体重对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是十分有帮助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