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见啥都想买,妈妈的3种做法,看似赢了却“失掉了”孩子

带孩子逛超市是让妈妈们十分闹心的一件事,因为孩子看到啥都想买,不给买就当街撒泼,每次逛街都变成了妈妈和孩子之间“买与不买”的拉锯战,一想到孩子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的恐怖场景,妈妈们就不寒而栗。其实对于这件事情,很多家长都只是纠结于表面,即是否要给孩子买,而很少意识到其实质为孩子和父母的“权力之争”。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场景1:妈妈妥协,孩子赢了

宝妈小恬正和孩子一起在收银处排队结账,孩子忽然对架子上的一块口香糖很感兴趣,于是抓起两盒就塞进了购物车里,小恬将口香糖拿出来放回去,并向孩子强调,家里还有一盒口香糖,不许再买了,但孩子并不听,一直按着口香糖不让妈妈拿出来,没过一会儿就到了小恬结账的顺序,她也只好作罢妥协。

在小恬和孩子的这场权力之争中,明明妈妈是占据致胜点的一方,但孩子显然不认账,采取了耍赖的战术,最终妈妈妥协,以孩子的胜利结束。虽然家长觉得只是一次两次的突发情况,但时间长了,孩子的胃口会越来越大,当孩子的欲望被无限满足时,就会变得唯我独尊,漠视规则。

场景2:任由哭闹,妈妈赢了

小玫最近突然变得特别懂事乖巧,身边的人都很好奇,小玫妈妈说这都得益于她的“狠心教育”,在逛超市时,小玫总会被一些稀奇古怪但性价比很低的东西吸引,妈妈的态度就是置之不理,任凭小玫怎么哭闹,妈妈就是无动于衷,孩子知道哭不管用,自然就不会再要了。

小玫企图用哭闹来威胁妈妈,但却因为妈妈的漠视失效了,这场权力之争以妈妈的胜利而结束。虽然看起来是妈妈赢得了胜利,但失去的却是孩子心中的渴求,如果孩子情感需求一直被忽视,以后就会失去自我,成为一个缺乏主见、唯唯诺诺的人。

场景3:当面斥责,妈妈赢了

妈妈带着宣宣逛超市时,宣宣屡次挑战着妈妈的底线,每次他把东西放进去,妈妈就重新拿出来,反复几次后,妈妈失去了耐心,大声斥责了他一番,而宣宣采取了撒泼打滚的战术,妈妈也没落下风,直接上来就给了他两巴掌,宣宣被治得服服帖帖,妈妈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权力之争中,规则是“谁强就听谁的”,这一次孩子采取了拉锯战和打滚战术都没能奏效,而妈妈使用了“非常有必要”的手段后赢了,表面上看孩子是暂停了,但下一次他会以更加激烈的方式比如离家出走,来争夺权力。

由此可见,当父母和孩子陷入了“权力之争”后,就会形成零和博弈的状态,即一方所得必为另一方所失,但从孩子的心理发展来看,其实是两败俱伤,没有赢家可言。那么怎样避免亲子间的权力之争?

在买东西这件事上,大人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买或不买都应该由大人说了算,可在孩子心里,买这买那其实是想要破除父母的控制欲,可惜父母读不懂孩子的心,所以想要避免亲子间的权力之争,家长应该放下对孩子的操控,适度给孩子选择权,让孩子知道不同选择的后果,学会比较和选择以及适当的放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