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规范,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1041)
课堂规范,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为什么教的是同一门课,教学效果有时候差异很大?为什么教的是同一个班级,有的科目学生喜欢有的不喜欢?可能有人说是老师的业务水平有差异,还可能有人说是老师的个人魅力不同。实际上我认为到教室窗外转一圈就高下立判。
上课铃声响了,有的教室里学生整整齐齐地坐着,课本已经拿出甚至开始预习;有的教室里依然乱哄哄的,学生的课桌上空空如也甚至还在忙碌着上一节其他学科的练习。有的老师的课堂学生不仅坐姿笔直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而且老师还时不时地用目光或肢体鼓励和激发一下学生可能要跑神的情绪;有的老师的课堂千姿百态,有发愣的、有趴着的、有说话的、有做小动作的,而老师或者视而不见或者怕影响自己的节奏,一切相安无事。有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回答问题争先恐后;还有的课堂缺少生气,老师提出问题后响应者寥寥无几。
很显然,这些现象都属于基本的课堂规范,与教师个人驾驭课堂的能力息息相关。驾驭不了课堂,没有良好的课堂规范,就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教学质量低下也就顺理成章。
有人可能会说,课堂规范是学校的事,或者说是班主任的事,教师的职责只是上好课。这种说法显然是极其错误的。
我相信每个学校对课堂规范都会有自己的要求,每个班主任也都会反复的强调。但是每一节课堂都是属于每一个老师的,最关键的是每个老师是否都足够的重视,并把它落到实处。我想所有的学生刚接触到一个新老师的时候,一定是这样个心态:刚开始都会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课堂规范好好听。过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老师并不是很在意,于是就想,我做个小动作,说句话,也许老师看不见,不会有事。如果这个时候老师还不注意引导与约束,久而久之,当学生形成习惯之后,可能老师就再也管不住学生了。
课堂规范是老师通过日积月累反复训练出来的,时间久了,它可能也会成为老师的一种秉性。一个老师可能会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但却不一定能做到认真训练学生的课堂常规。也就是说一个老师可能课上的很好,但是却管不住学生,那么他的教学效果也就大打了折扣。课堂规范需要教师反复要求、反复强调、反复纠正,才能最终形成。一旦形成了,它就会成为老师的一块招牌,当学生训练有素时,教学质量自然也不会低到哪去。
建立自己的课堂规范,是一种教学艺术,也是一名教师责任心的具体体现,更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