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今墨: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与归经

中药的性能,是指药物的性味和功能,也就是中药的药性理论。每一种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能,把各种中药的性能归纳起来,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归经等方面。对中药性能的认识,是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如药性的寒、热、补、泻、升、降、浮、沉,就是依据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和脏腑功能的升、降变化等总结出来的。药物的归经是依据药物对不同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选择性作用归纳出来的。药性理论是以阴阳、脏腑、经络等学说为基础的。

中医学认为,一切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实际上都是人体阴阳邪正的相互消长,是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后,反映出来的阴阳偏胜偏衰的状态。而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就在于消除致病因素,恢复和调整脏腑的功能,纠正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现象。因此,中药治病,就是利用每种药物不同的偏性。如不同的气,不同的味和不同的归经等,以及味同气不同,或气同而味不同,或气味相同而归经又不同,等等。必须熟悉这些性能,并掌握每一种药物特点,才能在“辨证”明确的基础上,恰当地处方用药。可见,运用中药治疗疾病,如果离开了中医药学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疗效的。

1.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两个方面。这是说明药物功效的主要依据,也是构成药物性能的重要部分,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四气

气,是指药物的性质,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所以四气,又称四性。而温与热、寒与凉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微寒相当于凉,大温相当于热,因此,寒凉和温热实质上是寒热两类药性。此外,还有平性药,是指寒凉和温热性质不甚明显,作用比较平和的药物,但实质上仍有偏温、偏凉的不同,仍然属于四气的范围,所以不称五气,而仍称四气。四气之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治疗效果而归纳出来的。凡是能够治疗热性病证的药物,便认为是寒性或凉性;能够治疗寒性病证的药物,便认为是热性或温性。

四气的作用:一般地说,寒凉性药物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于大热烦渴,面红目赤,脉洪数等热证阳证患者,如石膏、知母、黄连等;温热性药物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于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清稀,脉微弱等寒证阴证患者,如附子、干姜、肉桂等。由此可知,如果不明四气,不分阴阳,治疗阳证热证用热药,阴证寒证用寒药,药证不合,则势必促使病情恶化,甚至造成死亡。

(2)五味

味,是指药物的味道,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此外,还有淡味,因其药味不甚明显,前人将它附属于甘,常甘淡并称。因此,一般仍称五味。这些味道,主要是由昧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前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发现不同味道的药物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因而总结了五味的用药理论,对于临床用药有重要指导意义。现将五味的作用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常用于外感表证和气血阻滞的病证。如苏叶发表,木香行气,川芎活血等。

甘:能补能缓,具有补养、缓和的作用。常用于虚证或拘急疼痛等病证。如人参补气,熟地补血,甘草和中、缓急止痛等。

酸:能收能敛,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常用于虚汗外泄、遗精带下、久泻不止等病证。如五味子收敛止汗,金樱子固精止遗,诃子涩肠止泻等。

苦:能泻能降能燥,具有泻火、泻下、降逆及燥湿的作用。常用于热性病,大便不通,气逆胀满等病证。如黄连泻火,大黄泻下通便,杏仁降逆平喘,厚朴燥湿散满等。

咸:能下能软,具有润下软坚的作用。常用于瘰疬痰核、大便燥结等病证。如牡蛎软坚散结,芒硝润下通便等。

淡: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常用于湿邪阻滞,小便不利等病证。如茯苓、通草,既能渗湿又能利水等。

五味之中,辛甘淡为阳,酸苦咸为阴。

气和味是构成药性的主要依据,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气和味两方面,必须把两方面综合起来,才能比较全面地掌握药性。例如紫苏味辛性温,辛能发散,温可散寒,所以,紫苏主要有发散风寒作用;芦根味甘性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热,所以,芦根主要有清热生津功效等。

一般说来,气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大致相同,例如辛温药物大都具有发表散寒的作用,苦寒药物大都具有清热泻火的作用。气味不同的药物,作用也就有所不同,如气同味异,同是温性药,具有温里散寒的共性,但麻黄辛温发汗,黄芪甘温补气,厚朴苦温燥湿,乌梅酸温收敛,蛤蚧咸温补肾;又味同气异,同是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的共性,而薄荷辛凉发散风热,紫苏辛温发散风寒,石膏辛寒能除大热,附子辛热可祛阴寒等。还有些药物,一气兼有两种以上的味,其作用范围也就相应扩大,而有多种作用,如当归甘辛,甘既能补辛又能行等。凡气味相同的药物,作用一般也相类似,这是共性,但每种药物又各有特性,如紫苏、生姜气味均为辛温,具有发汗散寒的共性,但紫苏发汗功效较强,并有行气安胎作用,生姜发汗功效较弱,另有温胃止呕作用,这说明药物的性能在相同之中又各有不同的特点。由此可见,药物的气味比较复杂。因此,我们不但要熟悉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和药物的共性,还必须掌握每一药物的特性,才能较为全面而正确地指导临床运用。

2.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上、下、表、里的四种趋向而言。升是上升举陷,趋向于上;降是下降平逆,趋向于下;浮是上行发散,趋向于表;沉是下行泄利,趋向于里;升与浮、沉与降,其趋向是类似的。升浮药主上升而向外,具有升阳、发表、散寒和催吐等作用;沉降药主下行而向内,具有清热、泻下、利水、潜阴、降逆、收敛和止吐等作用。

升降浮沉4种药性,也是临床用药原则之一。因为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势有上逆下陷的差别,在治疗上就需要针对病情选用药物。病邪在上在表的,宜用升浮而不用沉降,如外感风寒之表证,用麻黄、紫苏等升浮药以发散风寒;病邪在下在里的,宜用沉降而不用升浮,如肠燥便秘之里实证,当用大黄、枳实等沉降药以攻里通便;病势上逆的宜降不宜升,如肝火上升、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眩晕、目赤等,用黄连、决明子、石决明和牡蛎等沉降药以清热降火、平肝潜阳;若病势下陷的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妇女阴挺,用黄芪、升麻等升浮药以益气升阳。这是用药治病的规律。如违背这一规律,就会产生不良后果,如肝阳上亢之头痛,若用升浮药治疗,则阳升无制,易引起痉厥之证;脾气下陷的久泻,若用沉降药治疗,则下陷更甚,必导致洞泄不禁。

药物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与四气五味、质地轻重以及炮制等都有密切联系。凡是味辛甘、气温热的药物,大都能升浮,如麻黄、黄芪等;味酸苦咸、气寒凉的药物,大都能沉降,如大黄、芒硝等。凡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能升浮,如辛夷、苏叶、升麻和桔梗等;子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能沉降,如紫苏子,枳实、石决明和代赭石等。但其中也有一些例外情况,如旋覆花、番泻叶等花叶类药物,其性应升而反降;蔓荆子、苍耳子等果实类药物,其性应降而反升,这说明药物在一般规律中各有其特性。

药物的升降浮沉,虽是以气味和质轻重为依据,但由于中药的运用,多以复方出现,故其性能每随着配伍、炮制而有所转化。如沉降药经酒制或与较多、较强的升浮药同用,也能随之而上升;升浮药经盐制或与较多、较强的沉降药同用,也可随之而下降。因此,在临床用药时,除掌握一般原则外,还要知其中的变化,才能达到准确运用中药的目的。

3.归经

归经,是说明某种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治疗作用。药物对人体所起的作用,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如寒性药物,虽同样具有清热作用,但其适应范围:有的偏清肺热,有的偏清肝热,有的偏清胃火,各有所专;同一补药,也有补肺、补脾、补肾的不同。因此,祖国医学便根据脏腑经络学说,结合药物对不同脏腑经络的病变发挥不同的治疗作用进行了归纳,得出某药能治某经的病,某药归入某经的结论,这就形成药物的归经理论。

药物的归经,主要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因为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理状态下,体表的病变可以通过经络而影响内在的脏腑,脏腑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而反映到体表。因此,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证候,可以通过经络而获得系统的认识。如肺经病变,每见喘咳、胸痛等证;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等证;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证;脾经病变,每见腹泻、水肿等证;肾经病变,每见腰痛、遗精等证。我们根据药物的功效与脏腑经络的密切关系,就可以说明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作用。如桔梗、杏仁能治咳嗽、气喘,故归肺经;香附、羚羊角能治抽搐、胁痛,故归入肝经;菖蒲、朱砂能治心悸、神昏,故入心经;白术、山药能治腹泻、水肿,故入脾经;菟丝子、补骨脂能治腰痛、遗精,故归入肾经等。由此可见,归经的理论,具体指出药效的所在,也是人们长期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

药物的五味与五脏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讲,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这是根据药物五味对疾病治疗作用而作出的归纳,是归经用药的一般规律。

至于一种药物可以归数经的,是说明对数经都有治疗作用,例如杏仁归肺、大肠二经,是说杏仁既能平喘止咳,又能润肠通便;石膏归肺、胃二经,是说石膏既能清肺热,又能清胃热。不过,在具体运用时,对一药入数经应分清主次,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归经虽具体指出了药效所在,便于临床应用。但人体的疾病是复杂多变的,脏腑经络的功能是互相影响的。因此,在临床用药时不能单纯地使用一经药物。如肺病日久,必影响到脾,除用治肺的药物外,还应配伍补脾的药物,因脾主健运,可以促进肺病的痊愈。所以,既要了解每一药物的归经,又要掌握脏腑经络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地运用归经理论指导临床用药。

(0)

相关推荐

  • 五色理论

    ​五色理论 <黄帝内经>,以五行学说为基础 将不同的颜色,联系五行脏腑功能 因此,不同颜色的药物 选择性作用于相应部位 五色入五脏: 白色入肺 赤色入心 青色入肝 黄色入脾 黑色入肾 张介 ...

  • 中药之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则是首先 ...

  • 中药的四气五味

    四气: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也称四性. 五味: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导致的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之间的偏盛或者偏衰. 中草 ...

  • 中药的四气五味,学养生与修行都应该懂的基础知识

    慧福生命文化 今天 自古以来,就有四气五味之说,且一直沿袭至今.每味药物都有一定的性和味,而药物的四气五味也是很多道医人的盲点,药物性味总是傻傻分不清.到底何为四气五味?四气是什么.五味又是什么?对中 ...

  • 谈谈中药的四气五味

    中药的功效离不开四气五味,四气即,寒热,温,凉,于四时相应,春,夏,秋,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而已.药性温者法象春天,所以能生万物.药性热者法象夏季,所以能长万物者.药性凉者,法象秋,所以肃万物. ...

  • 说说中药的四气五味

    昨天 四气五味,是中药的核心理论.这所谓的四气五味,其实和天地的关系十分密切.或者说,中药的气味,就是天地之气的偏性,在万物(药物)身上的体现.什么意思? 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这四种不同的药性.既然是 ...

  • 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归经歌诀。

    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归经歌诀。

  • 什么是中药的四气五味

    导读:自古以来,就有四气五味之说,且一直沿袭至今.每味药物都有一定的性和味,而药物的四气五味也是很多中医人的盲点,药物性味总是傻傻分不清.到底何为四气五味?四气是什么.五味又是什么?且看正文! &qu ...

  • 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中医四诊--望 1.四气         中药的四气又称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疾病有寒证和热证之分,<神农本草径>云:"疗寒以热,疗热以寒".任何药物作用于 ...

  • 中药的药性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中药的药性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 一.中药的四气 四气也称四性,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寒凉药一般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如石膏.知母.温热药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