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孩子的父母,都在做这三件事

主播:Bobo
这本书是由国际公认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泰斗级专家艾莉森·高普尼克所写。作者结合近30年来儿童发展研究领域的革命性发现,揭示了孩子意识与思维的独特之处,融入了自己作为哲学家的洞见,剖析了童年生活对一个人的重大影响,帮我们用正确的方式爱孩子。
① 
 
『孩子的注意力』
对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他会控制自己专注工作,他也会被美景吸引感慨万千。这种表现背后体现的是:成年人可以参考外部事物,或者自主思考做决定。换句话说,成年人的注意力既有外源性,也有内源性。
但孩子不一样,他们的注意力基本都是外源性的。“他怎么什么都往嘴里放?”“该吃饭了,他怎么还是在玩玩具?”“洗个脸他就急?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孩子很难意识到计划、目标和自我需求这些跟自我意识相关的要素,但很容易被外部事件带跑偏。
他把小东西放嘴里,是因为幼儿是通过嘴来感知事物的,他不清楚有些东西放嘴里是不卫生的;即便是在他饿的时候,也会玩玩具不吃饭,是因为他的注意力都被玩具带走了;洗脸着急、换尿布着急、穿衣服着急,是因为一定有什么东西正吸引他,而你把他打断了。
掌握这个原理后,想要“指挥”一个孩子去做事,就不能靠苦口婆心,而要有替换思维。比如,你想让一个2岁的宝宝放下手头的玩具,与其努力说服他,不如直接给他一个新玩具吸引他的注意;你想让孩子换尿布时不哭闹,一定要让他手上有东西,或者用歌声把他的注意力带走。
 
『孩子看因果』
“他那么小,懂什么?”“他连自主意识都没有,能明白什么?”在大部分家长眼里,孩子就是个初始化的电脑,没有软件和工具。
可是,在发展心理学近期最重要、最具革命意义的发现是:即便是婴幼儿,他们确实已经开始学习世界的因果构造了,他们知道一件事如何导致另一件事发生。
心理学家亨利·威尔曼用一年的时间搜索了儿童语言数据交流系统,这个系统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就是一个记录了上百名儿童日常对话的数据库。
他发现,只要孩子一会说话,就会问很多因果问题,然后自己创造出很多因果答案。更神奇的是,两三岁的孩子彼此间聊得非常愉快。比如,他们自己会解释物理现象:“玩具熊的手臂掉下来了,你把它扭得太厉害了。”“小花坐了我的椅子,她的椅子坏了。”当然,也有一些可爱的对话,比如,“坏狮子才吃肉,辛巴不吃肉。”“大灰狼才吃兔兔。”逻辑在他们会使用语言那一刻,就在他们的大脑里生了根,发了芽。
对父母而言,一定不要觉得孩子小,就可以糊弄他,说不负责任的话,因为你是他逻辑的第一来源。对不懂的事情胡乱解释,你就是在误导他。
 
『孩子学统计』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很惊人的,由于没有成见和既有经验,他们的专注力、模仿力、统计力和归纳力,都非常强。
家长做过10遍的事,孩子就能模仿70%以上,虽然他还不完全明白为什么要那样做;家长说过10遍以上的话,孩子都能很清楚地重述;家长在某个地方帮孩子拿到3次以上的食物,孩子自动就会去那里找东西,哪怕是搬凳子、挪桌子。
家长表现出来的一切言行举止,都是孩子建构因果关系的素材。比如,见到不同的人,家长的热情与冷淡,会直接影响孩子是否感到安全;在不同商店买东西的频率,会体现在孩子经过该地时的好感度;家长对孩子行为的干涉,孩子会从中学到什么要远离,什么可以亲近。这一切表现都是孩子的大脑在统计,而且越来越精准。
所以,对于良好的习惯养成,家长要反复按照固定路径强化;对于不想让他们注意到的糖果盒、遥控器和手机,家长最好“狡兔三窟”,让路径无法统计,他们也就很难找到规律。
总结一下,孩子都是“小人精”,家长千万不要低估了他们对环境的适应。不理解孩子,你就不能正确引导他们;不懂孩子,你就很难成为孩子的知心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