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慕宗彦||忆童年 (散文)
忆童年
作者:慕宗彦
主编:非 鱼
在我家老宅的东面,有块一亩见方的空地,大人们称之为场院,而小孩们就把它当做游戏的乐园。
这块空地,地底下埋着许多大石头,有的大石头偷偷露出了棱角。地面上布满了厚厚的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的石子和沙子。石头的棱角、石子和沙子布满了整个场院的表面。
行人走在上面,或者推着车子在上面行驶,总会听到“咯吱,咯吱”的响声。可是,就这块不毛之地,无论春夏秋冬 ,还是严寒酷暑 ,那些活泼可爱 的孩子,都要到这里谈天说地,过家家,做游戏,好不热闹。
那个时候,村里打完场,每天就改成两顿饭了。下午两点至三点之间晚饭就吃完了,村里的孩子们就陆续来到这里。不分男孩女孩,自愿结组,尽情地做着各自喜欢的游戏,每天的游戏不尽相同,没有固定格式,没有约定的时间。随机应变,玩得特别开心。那时候,村里没有电,孩子们总会玩到看不清人脸才肯罢休。如果赶上月亮早出来的话,游戏还会延长。
记忆中最刺激的莫过于骑马战的游戏了。所谓骑马战,就是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的肩上,下面的人紧抱着上面那个人的一条腿,与对方同样的两个人进行的“战斗” 。谁能将对方拉于“马”下,谁就是胜利。这个活动最厉害的是我的堂兄叫宗雨的哥哥了,他那魁梧的身材,往那一站就像一根大柱子似的,他肩膀上的人立刻也神气十足起来。只要双方抓在一起,宗雨哥身子一斜、一转、一使劲就将对方拉于“马” 下。有时还会将对方的人拽住,在空中抡了几圈,夸张点说,犹如现在的飞碟一样,惊险刺激极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样的场地上,避免不了磕伤、划破。那时的孩子结实着呢。假如划一趟口子,出一点血,找布擦一擦,或者涂上点土,接着还会玩的。
再说一说打中间球吧。所谓的打中球,就是用缝好的布袋,里面装少许的砂子,形成的小正方体口袋,称之为砂袋。游戏中,中间的孩子们有的弓着腰,有的叉着腿,做好迎战的准备。开战了,另一组孩子气势汹汹地发起进攻。砂包像手榴弹一样投了过去。迎战的孩子们,一会向上跳跃,一会猫下腰来,左躲右闪,灵活地躲过一次又一次砂包的袭击。游戏中,正当他们暗暗得意之时,却被投来的一枚“冷弹”击中了背后。一会功夫,一个回合完毕,就接着玩另一个回合。与此同时,场上还有踢毽子的,老鹰捉小鸡的,闯拐子的等等活动,丰富多彩。有时候,大伙会合一处分成两队,美其名曰“中国打美国玩”。谁都不愿入美国队,但为了玩耍,有的也只好迁就。当然,胜利总属于中国。示弱的一方也会要求与强者换一次角色,好不惬意!
热闹的气氛,吸引了大人们的围观。首先是看热闹,接着就评论、喝彩,然后就成了裁判员。孩子、大人凑在一起,有说有笑,又跳又蹦。越玩越高兴,越玩越想玩。此时此刻,不是游乐场,胜似游乐场。
就这样一个场地,上面没有双杠,也没有滑梯,更没有游戏器材。它却给那时山沟里的孩子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一晃儿,几十年光景过去了,而偶尔一点回忆,却是感动的、幸福的!
——身在绵绵秋雨的寂静中寻找过去的欢乐。
插图/网络
作者
简介
慕宗彦, 男,58岁,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人, 曾做乡村医生,现在家务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