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国学大师梁漱溟说: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类有智慧。智慧,可以写万本书,读百万年。也可归结为一个字——“静”。
为了说清楚这个道理,梁先生讲了个故事:出自于汤姆生的《科学大纲》。
科学家逮来几只猴子,让猴子排队站好。然后拿出只瓶子,让猴子看清楚:这是只瓶子,猴子扭头不看。
科学家拿出两粒花生,猴子的眼睛,立即转过来。但是科学家不给猴子吃。而是把花生米,放进瓶子里,再把瓶子,递给猴子。
这下猴子们可急了,花生米就在眼前,在手中捣来捣去,却始终吃不到,这是怎么回事?
猴子用力晃瓶子。晃着晃着,无意中瓶口向下,花生米掉落出来,猴子赶紧抢过来吃掉。
猴子吃到花生,要花费10分钟。
进入实验下一步。
下一步的流程,还是先把花生米放进瓶子里。
但是,科学家会认真的向猴子示范:要想吃到花生,就必须先把瓶子倒过来,让瓶口朝下。
但猴子根本不看科学家的动作,眼睛死死盯着花生米。结果等瓶子到手,还是要花好长时间,才会吃到花生。
问题来了:猴子为什么不肯学习科学家的动作呢?因为猴子眼睛始终盯着花生,根本无暇顾及别的事儿。
那就把花生米拿出来,再教导猴子,结果更没效果,一只空瓶子,猴子看都懒得看。
这就是猴子和人类的区别,如果瓶子是空的,猴子就拒绝学习动作,因为它们不学没用的,不做无用功。
可如果瓶子里有了花生,猴子的注意力,又会被花生死死的吸引,对科学家的动作无暇顾及。
有些人不也是这样吗?
没有机会时,不努力不学习,说学了也没用。等到机会来临,又盯着别人的所获,还是不肯静下心来。
清朝时,有个叫翁同龢的人,曾出任过两朝皇帝的老师。
作为两代帝师,他在教导皇帝时,全部课程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每临大事有静气!
他认为,自古以来有成就者,越是遇到大事,越是心静如水,处乱不惊。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一个人沉静到这种程度,才会静如处子,动如兔子,反应神速而敏捷。
咱们都是普通人,生平遇不到惊天动地的大事。
普通人所谓的大事,常态的不过是事业、爱情与家庭,极端情况下,则是面对意外事情时的自我控制状态。
成大事者有静气。或者是成为一个普通人吧。
但我们心目中的普通人,一定是生活平淡,衣食无忧,快乐平安,温馨柔暧那一种。而不是内心空茫,六神无主,生活落魄,满腹幽怨。
普通的商人,一定没有市侩气。普通的文人,一定没有穷酸气。普通的男人,一定没有懦弱气。
普通的公司职员,一定少不了英雄气,豪杰气。普通的主妇,一定会有书卷气,花香气。
老子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苏东坡还说:事之极者必向其反,物之极者必见极非,凡人亦然。
苏东坡所说的这句话,其实就是梁漱溟所说的猴子实验。
人是有智慧的,不能看到利益就冲过去。正如花生只会从瓶口掉出来,人生的幸福与快乐,也是遵循其固有的法则。
生活中很多事,并不在于你设定目标时有多坚定,而在于你实现目标时,心态能否始终保持平和。
特别是面对意外变局之时,面对着他人掣肘之时,能否跳脱出本能的暴燥,归复于静如止水的淡然?做得到,自然是鸟翔天空,鱼游深水。
香伴花开,境随心转。做不到,那就需要扪心自问,我们还要难为自己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