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谈孝:言行恭敬,少添麻烦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儒家经典」,四书里《论语》的共读。
上一篇里,我们讲到了君子的修身之道。
自古以来,世间的道理,其实都很简单,论人伦,无外乎是夫妇、父子、朋友、长幼;论德行,无外乎是仁、义、礼、智、信;论事,无外乎礼、乐、刑、政。
然而,道理虽然简单,偏偏有人不服气,想要自创新的学说,违背了天道,结果,轻则害了自己,重则害了周围的人。
因此,倒不如踏踏实实的,想要别人如何对自己,便如何对对待别人,少问别人凭什么,多问自己为什么,在反思中持续精进。

更多内容,请戳: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接下来,灵遥想借重阳佳节,和大家聊聊儒家文化里的「孝道」。
希望你喜欢~
01.
问孝第一:
不要陷父母于不忠不义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约: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
这是《论语》里关于「孝」四问的第一条。
孟懿子问孝。孟懿子,鲁国大夫,三家之一,孟孙氏的宗主。他父亲在临死以前,要他拜孔子为老师。他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
无违,就是「不要忤逆」的意思。
这时,有人可能会问了,我事事都听我父母的,都让我父母替我拿主意,不成妈宝和愚孝了吗?
其实不然。
这句话还有后半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是孔子对他的车夫樊迟说的,这里的「礼」不单单指「礼貌、礼仪」,还指「规范」「制度」「标准」。

如何理解呢?
「生,事之以礼」,父母在世的时候,恭恭敬敬地去侍奉父母,为父母提供力所能及的关心、照顾与帮助;
「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去世以后,葬礼和祭祀的标准都要符合父母身前的身份,既不过度简略,又不铺张浪费,以免陷父母于不忠不义。

孔子的这句话,正是针对孟懿子说的。
因为当时鲁国三家在举行葬礼、祭祀礼的时候,经常僭越,有时用鲁公的礼仪,有时甚至用天子之礼,鲁国之乱也由此而起。
02.
问孝第二:
别让父母事事替你操心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
第二条,孟武伯问孝。孟武伯,就是上一条孟懿子的儿子。
孔子回答道,就是让父母只需要为你的身体操心。
放到今天来说,就是你读书时不要父母为你拼爹,工作不要父母为你拉下脸面去求人,找对象不要父母替你张罗,结婚不要让父母替你买房子、给彩礼(父母愿意支持除外),生完孩子以后不要把带孩子、教育孩子的负担扔给你父母,你就是孝顺了。
因为,你在18岁以后,便是一个成年人了。
咱们作为成年人,最基本的一个要求,就是自己承担起照顾自己的责任来。
你的父母哪怕在你小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照顾好你,没有给你一个完美的原生家庭。你在成年以后,他们的义务也已经完成了,不管现在的你过的怎么样,都应该感谢父母以前对你的照顾,然后走好你接下来的路。
那么,你该怎样做呢?
很简单,就两个字「独立」。

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儿,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要想着说,「我爸妈认识XX,他们一定能XX」「我有个姐妹儿,情商很高的,我给她打个电话问问怎么办吧?」等等,要试着自己去解决。
虽然一开始,你可能真的不会,可能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要打电话去求助,但慢慢的,你处理问题(或是防范于未然,不让问题出现)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从一个经常向别人索取的人,变成一个能够提供价值的人了。

03.
问孝第三:
能养,能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论语》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是「孔门十哲」之一。孔子曾经称赞他说,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正是因为有了子游,孔子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
今天的孝子,说能够衣食住行供养父母,就是孝。但犬马不一样能够养老哺幼吗?如果没有敬,只是养,人和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何止是子游生活的那个年代,现在这个社会,寄钱给父母,对许多在外打拼的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了。
但是,只是给父母寄钱是不够的。
若是心中没有对父母、对长辈的恭敬,在他们身体和思维日渐老化后,便轻视他们,那和马、犬又有什么区别呢?
因此,孝敬、孝敬,关键还是在于心存敬心、敬意、敬礼。

04.
问孝第四:
最难的是始终保持和颜悦色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zhuan,4声),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
问孝第四里,孔子讲出了「孝」最难做到的一点,始终保持和颜悦色。
有事的时候,年轻人抢着干,不让老人操劳,有美酒佳肴的时候,先让长辈吃,难道这就算是孝顺了吗?
这还不算。
最难的是始终保持和颜悦色的容易,没有一丝一毫的厌烦和「礼敬疲劳」。

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
因为,人在年轻的时候,德行往往还不够厚重,遇到观念的不一致时,往往都很容易冲动,很容易把喜怒哀乐等情绪都挂在脸上。
而,真正的孝,应该是无论父母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能够发自心底的对他们表示一如既往的恭敬~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我们将继续《论语》里「为政·第二」的共读。
敬请期待吧~
(0)

相关推荐

  • 论语:孟懿子问孝(2—5)

    为政之德,首先在于做人:做人的根本,在于孝亲.连自己亲人都不知道不懂得"孝"的人,肯定不能孝于国家.孔子在这里专门从为政的角度论述"孝". 孟懿子问孝.子曰:& ...

  • 《论语他说》05

    [0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 ...

  • 《论语》导读(三)——为政第二(1-12)

    [为政第二引语] <为政>篇包括24章.主要阐述治理国家的政治准则和施政方法.孔子主张用道德来教育和感化天下人,使之去恶从善,以期达到社会和国家的和谐稳定.兴旺发达. 本篇的著名语句有:& ...

  • 再读《论语》:为政第二.7

    再读<论语> 为政第二 七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2).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注释] (1)子游:孔子的学生.姓言,名偃(y ...

  • 且将孝道寄心田——《论语》悟读【23】

    最是人间重晚晴,且将孝道寄心田. <论语>第二篇第七章: [原文]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 子游请教什么 ...

  • 再读《论语》:为政第二.5

    再读<论语> 为政第二 五 孟懿子(1)问孝(2).子曰:"无违(3).",樊迟(4)御(5),子告之曰:"孟孙(6)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 ...

  • 《论语》卷2为政第二诗解1为政以德求己心孝

    <论语>卷2为政第二诗解1为政以德求己心孝 题文诗: 孔子有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 众星拱之.诗经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情真意深.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无耻; 道之以德 ...

  • 【 《论语》阅读札记(二)】/ 傅安平

         <论语>阅读札记(二) 傅安平         王朔老师眼里挑不出几个像样的中国现代作家,还说"孔子就是一小学教员"--连文学与教育的开山鼻祖老夫子都开涮上了 ...

  • 孔子谈升官之道:说话慢半拍,事前多想想,少犯错,少后悔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上一篇,我们读完了<论语>里「为政·第二」. 「为政」一词,虽然从字面上来看,讲的是为官.治理之道,但是我们在读 ...

  • 孔子谈学习:要么别学,学就要学到极致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论语·泰伯> 至,这里是「 ...

  • 白老师语丝1138:五一孝老携少游,最美好的一天陪伴​

    风在摇它的叶子,草在结它的种子,我们要过幸福的日子,用自己喜欢的样子. 白老师语丝1138:五一孝老携少游,最美好的一天陪伴 五一假期,就想带着孩子和老人一起小游一下,难得团聚,搞一个集体活动.我们一 ...

  • 孔子谈教育失败的六项原因

    [原文]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 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 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翻译] (1)等犯了错误再去 ...

  • 正心正举:孔子论孝

    教育的教字就是一个孝.一个文,这说明教育是以孝道为根本内容和目标的. 孝在最原始的文字.在卜辞里的形状像一棵树.树上面枝繁叶茂,上面有枝叶,底下是根.不管你枝叶多么复杂,多么繁多,你都根源于一个根. ...

  • 孔子谈尧舜:位置越高,责任越大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的共读. 01. 尧舜故事的本质, 不在事实,而在其象征意义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 ...

  • 孔子论孝:忙碌不是借口,千万别在孝上欠账

    子曰:"立身有义焉而孝为本". 孔子教导我们,如果想在社会上立身处世,就必须学会"孝","孝"是立身的根本. 而从古至今,孝之一字一直被大众 ...

  • 孔子谈知识焦虑:立心不稳,贪念过重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 今天,我们继续来读「儒家经典」,四书里的<论语>. 01. 有的人你可以和他一起学习, 却不能和他一起坚守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 ...

  • 浅谈中医调理乳汁少或不通实证参考

    各位读者朋友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例妇女产后乳汁较少的临床实证案例. 前段时间,一患者到鄙人处自述产后乳汁一直较少,希望能用中药调理一下.余遂观其舌像,舌质淡红,舌边舌尖偏红,舌苔白腻,脉诊沉弦而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