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成饼状的白茶,要怎么撬开?冲泡上有什么技巧吗?

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怕麻烦,几乎成了大部分人的通病。

周末亲戚来家里做客,便准备了好茶招待。

从准备茶席、温具、投茶、冲泡到倒茶,花了大约十几分钟。

从微表情上,似乎能看出他有些不耐烦,便问:“我记得平时您也喜欢喝茶?”

他点点头说,“一般没有像这么麻烦,就拿大杯子泡着喝。”

于是乎,分汤结束后,把茶汤递到了对方面前。

他喝了一口茶,显得有点惊讶:“这是你上个月送给我的那种茶吗?这样喝确实好喝。”

不过停顿了一会儿后,还是补上了一句:就是有点麻烦!

其实,泡茶的过程,十分悠闲。

有心之人,还会在泡茶之前,根据今天的心情、天气、穿衣风格等等,精心选择茶具。

边上,再摆一个别致的花瓶,里面插上几支新鲜的花。

正是这些“麻烦”,才让这泡茶变得与众不同。

并且,世上大多数的美好,都在克服麻烦后的曲径通幽处。

为了省事而选择懒惰,只会让日子越来越平庸和无趣。

《2》

白茶饼,在一些人心中很“麻烦”。

只因为压成了饼状以后,在喝茶之前,多了一个撬饼的步骤。

比起直接取出来就能泡的散茶,饼茶,似乎的确更麻烦。

但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白茶压饼的优势。

其中之一,在于产生了和散茶截然不同的风味。

当白茶从散茶变成饼茶,需要经过蒸软、包揉、压制定型和烘干等步骤。

在这个制作过程中,茶叶因为受到外力的作用,体内的细胞壁破裂,细胞液大量流出并附着在了叶表。

如此一来,它们便获得了更多和氧气接触的机会。

久而久之,白茶便会生出一股清新浓郁的果香,那正是发酵加上细胞破壁的结果。

而散茶的叶片完整度高,也没有出现大量破壁的现象。

所以,散茶细胞液中的液体,能够流出来的几率很小,能直接接触到氧分子的概率更小。

产生果香的可能性,也就微乎其微。

深受大家喜爱的枣香,就是果香的其中一种,通常出现在产区好、工艺好、储存好的老寿眉饼身上。

此外,饼茶的汤感也更加的浑厚,滋味感更足一些。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开始喝不懂散白茶的鲜爽感,反而是白茶饼更符合大众的口味。

这个原因,足够让白茶饼脱颖而出。

第二个原因,是白茶饼更有利于大量收藏,占地空间小。

尤其像是寿眉那般,体积蓬松,在家庭存茶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难以毫无顾虑地囤积散茶。

而饼茶的出现,瞬间打破了僵局。

经过压饼后的白茶,叶片与叶片间的缝隙变小,更加不占空间。

即使空间有限,也可以大量收藏。

《2》

冲泡散茶,只需要两个步骤。

第一步,把散茶抓出来,投进盖碗里;第二步,注水冲泡,倒出茶汤,就完成了。

而饼茶,泡之前要先把白绵纸打开,即喝即撬,撬完了以后再原样封存起来,避免跑气。

对比一看,确实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如果遇到了一块坚硬无比,像是铁饼般的白茶饼,那更是困难重重。

撬下来的,很有可能没有一块完整的,处处都是碎茶。

其实,任何事情都讲究熟能生巧,撬饼也不例外。

撬饼虽看起来简单,可也是非常需要技术含量的。

一般人拿到白茶饼的第一反应,便是想着——我该用什么来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专门用来撬茶饼的工具,是茶刀和茶针。

而拥有了合适的工具后,第二个想法是——我该如何把它撬开?

撬饼所需要的并非只是蛮力,更多的则是技巧。

历史上,有着庖丁解牛的故事。

说是一位叫做庖丁的人,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让牛的皮肉与筋骨剥离,不一会儿,整头牛就被解体了。

他总结出的道理是:顺应牛体结构的纹理,而不是强行去操作。只有这样,牛刀才能在肉质筋骨之间游刃有余。

撬白茶饼,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并不是谁的力气大,就能撬得更好,而是重在细节。

一般来说,我们建议从侧面入刀,寻找到一个缝隙较大的地方,茶刀便能很轻松的插入其中,也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

之后,再轻轻往上一抬,就能得到一片薄片状的茶饼。

既不会产生太多的碎末,也可以保证茶饼的完整性,对后续冲泡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当然,这是针对那些松紧适宜的白茶饼而言。

但如果遇到了压得太紧的白茶饼,茶刀很难插进去不说,一不小心还会扎伤自己。

而这样的白茶饼,自然是不推荐买的。

熟练之后就知道,撬饼这件事,根本花不了多少时间。

更何况,还有人把撬饼当成一种喝茶的乐趣。

关键,就在于你如何看待。

《4》

完成了撬饼,下一步就该正式冲泡了。

饼茶与散茶,在冲泡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同样的,推荐用白瓷盖碗,同样的,用滚烫的沸水冲泡,同样的,出汤速度要快避免闷泡……

当然,还有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点,称重。

泡茶之前,称重很重要。

白茶大多是散装,不像市面上常见的岩茶、红茶等茶类那般,已经用泡袋分装好了,可以直接投入盖碗冲泡。

想要泡出一杯浓淡适宜的白茶,应该合理控制茶水比例。

不论散茶还是饼茶,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投茶5克即可。

对于很多人而言,并不了解5克是什么概念。

又或者是,喝惯了散茶的茶友,根本不知道饼茶的5克是多少。

肉眼看上去薄薄的一片,但实际重量,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5克。

为了冲泡出白茶饼最好的口感,各位也就不要图省事了。

况且,称茶也花不了太多的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茶友在泡白茶饼时,喜欢用茶滤。

茶滤的作用,在于阻挡盖碗中的碎叶掉落到公道杯里。

喝汤的时候,也不会出现满嘴茶渣的尴尬情况。

然而,一般情况下,泡白茶不需要使用茶滤。

即使是经过了压饼以后,白茶的芽头和叶背上,仍然存在着许多白毫,这些白毫掉落到茶汤里,能够增加鲜爽的口感。

而茶滤的出现,反而会阻隔白毫,减少汤水的风味。

因此,当白茶饼没有太多碎叶的时候,我们可以控制盖碗的出汤口,尽量减少碎茶掉出。

即便有少许的碎茶,也可以待其沉淀后,再进行分汤。

如果真的有过多的碎茶,严重影响喝茶体验,那就不得不用茶滤了。

什么时候请出茶滤,还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

放眼望去,白茶饼已经占据了白茶市场的半壁江山。

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皆能见到它们以饼茶的形态出现。

渐渐地,也逐渐打破了过去“好茶不压饼”的偏见。

如今,有好的工艺,也有好的原料。

制作出来的白茶饼,自然也是集好产区与好工艺于一身。

早在一千多年前,便已经出现了龙凤团茶,是饼茶的前身。

而如今,隔着历史长河,依旧存世的饼茶也在某种程度上,延续着龙凤团茶的辉煌。

岁月并没有冲淡它,反而以另外一种形式,让世人记住了它。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