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人的记忆——童年游戏

梁树春个人简介:男,共和国同龄人,退休高级教师。曾在《星星》、《诗潮》、《中国诗歌》、《诗歌月刊》、《文萃》、《中国小诗》、《诗林》、《天津诗人》、《中国微型诗》、《中华诗词》、《中国当代散曲》以及赤峰本地报刊发表诗文多首(篇)。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赤峰市作家协会会员,诗词学会会员。

童年游戏

梁树春整理

  [梁树春选自《恰同学少年》]我们这代人的童年应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那个时期物质生活十分匮乏,孩子们几乎没有什么玩具,所幸大家一般都住在大杂院里,共同的游戏玩耍,构成了我们童年的集体记忆。
扛马战(打马战)
 
“扛马战” 选在地势平坦而土质较松软的地方,游戏者有人扮作战马,有人充当战将。扮战马的把当战将的扛在肩上,这叫一人马战;双人马战是后人抱前人腰,前人双手握紧后人手臂,在前人和后人的夹缝中坐上一人。也有四人组成战马,一人坐在上面的。
战时人员分成两队,“马”上的人由下面的人扛载进行交手战。在“马”上只能推拉拥拖,撞压拽抡,但不能“挥拳相见”。战时有单骑对战,有两队混战,直到把对方拉于马下。
 
跑马城
这是一个分组对抗的游戏。一开始由两个身高力大的孩子猜拳(锤子剪子布)选人分组,选后手拉手地排成甲、乙相对而站的两排,两排相距十米左右。
甲方组长先喊:“机机灵(应为“急急令”),跑马城,马城开,打发小姐送兵来!”
乙方齐声问:“要哪个?”
甲方齐答:“单要你那个扔白货!”
“扔白货”是蔑称,和白痴、废物是同样的意思。乙方便派出一个“战将”,“战将”“铆足了劲,急速向对方队列冲去,撞向自己认为的薄弱环节。如果把对方拉着的手撞开了,不仅凯旋,还要从对方选一个人带过来,没撞开则加入被撞的队伍。
下面由乙方叫阵……最后一方人越来越少,没意思玩了,就说“烀狗肉,烀狗肉”了。人数少的一方一字排开面对墙壁双手扶墙略略翘臀扮演狗肉,胜方组长当烀狗肉的,败方组长当“王大娘”。胜方组长一面挨个盘点“狗肉”一面说,“烀,烀,烀狗肉,大盆香,小盆臭,请王大娘吃狗肉。”然后问,“王大娘王大娘有咸盐没?”王大娘要说“没有。”对方说“没有不给你狗肉吃。”王大娘要说:“有,有,有。”对方说:“好馋老婆好馋老婆。”然后接着烀。又问,又要说没有。如此反复多次,借用的东西随意发挥,大家取乐。最后烀好了,王大娘过来选狗肉,要挨个闻一闻或假装尝一尝。所谓“香的”由胜方组长先暗暗安排好了,猜出来就抱着啃一番,大家又是一阵乐。有的“香的”耐不住,就被王大娘察言观色地猜出了。
 
撞拐子
“撞拐子”也叫“斗鸡”,是普遍流行在男孩子中的一种游戏,因其容易实施,所以很受欢迎。这种游戏主要在冬季进行,冬天穿棉袄棉裤,撞击时和撞倒摔在地上都不太疼。撞拐者一条腿弯起,用两只手搬住,用膝盖及小腿撞击对方,但不能蹬踹。支撑腿只能单腿蹦跳着前进后退、左闪右躲。既可以一对一,也可以一对二或一对三,还可以混战,不分敌我,进行中脚落地即告失败。
记得那时一下课,男同学们按高低胖瘦搭配成组,全做起了金鸡独立,各自铆足了力气,横冲直撞,直撞得趔趔趄趄、踉踉跄跄、四仰八叉、人仰马翻,玩得不亦乐乎。
弹琉琉儿
琉琉儿大多是玻璃球,也有瓷球。弹时食指成凹形,琉琉放于凹处,用大拇指弹出,也有用食指和中指的指尖夹住琉琉,用大拇指弹出的。
第一种是弹野球儿,在地上划一条横线,大家在这条线向对面的另一条线把球扔出,离那条线最近的先弹击别人。被弹中的就“死了”,“下世”。弹中别人后可以连续弹。没弹中别人,离那条线第二近的开始弹。以此类推,大家互相追逐、击打,最后一人胜出。
第二种是在地上大约边长二米的正方形的四个顶角各挖一个小坑儿,再在正中间挖一个小坑儿。玩时琉琉儿依次进入边角的四个小坑儿,再进中坑,进了中坑则成为“皇帝”。“皇帝”可任意击打其它球,被击中者即被杀死,下世。进行中可能有几个球成“皇帝”,这几个球互相击杀前先“扒皮”,“ 扒皮”有时定为连击三下,有时定为连击六下。最后的胜利者也只有一人。
后来有一种更为便捷的玩法,在地上画一个小圆圈儿,弹入这个圆圈儿的就当了“皇帝”,就有了生杀之权。
还有一种玩法。庄家首先在地上画一个三格或四格的框儿,每个框儿的中心放一个琉琉儿,参玩者用自己的琉琉儿击打出框儿里的琉琉儿并自己琉琉儿也不留在框儿里,则框儿里的这个琉琉儿就归击打者了。如果击打出去了,自己的琉琉儿却留在了框儿里或压了框儿线,击打者的这个琉琉儿就归了庄家。击打者往框儿的附近弹时,不小心弹入了框儿或压了框儿线,这个琉琉儿也归庄家。
  
扇片子
扇片子分文战和武战两种。文战在地面上、硬平台或桌子上进行。双方各选出一张片子,以猜拳的方式决定先后拍。先拍者,用手掌平或稍弯对准片子用力拍,使得片子翻转过来片子即归拍者所有,翻转过来后可继续拍。失败,则换对方来拍。
武扇就是玩者每人各选出一张片子,摆放在用脚一抿细土做成的窝里。先扇者拿起自己的片子,对准地上的片子进行扇拍。若扇翻转过来,这张归自己所有,再扇第二、第三张。扇不翻转,依次换作他人,拿出的片子被人扇走了,可再拿出一张继续玩儿。
也有时 “打牛给崽儿”。“牛”被扇的翻转过来,不给对方,而是给另一张片子。“牛”一般要烫上蜡做成“蜡板儿”,变得硬挺,不容易被扇过去。
扇片子有时还讲“带钻的”和“带趴的”。“带钻的”就是自己的片子钻入别人的片子底下就算赢,把被钻的片子拿过来后继续扇。“带趴的”是扇时自己的片子趴到了别人的片子上,这张片子就归被趴的了,趴别人的要拿出另一张继续扇。
玩时别人的片子除了扇不能动,不小心动了别人的片子,这张片子就要重新“续”。“续”就是由片子主人把片子重新摆放一下。如果片子在不容易扇的地方,扇方就说“动了”。
片子有两种。一种是用废纸折叠而成的,另一种是有图案的。从小摊买来图片,粘上纸板自剪而成。图片有“西游”“三国”“水浒”“封神榜”里的人物。图片圆形,直径有五厘米大。这种片子小朋友间一分钱一张,有的小孩儿画的和买的一模一样。后来商家不卖了,有人就自己刻。刻出模子来印到白纸上,再糊到纸板上剪下来,一分钱一张。
扇片子有“玩真的”“玩假的”之说。玩假的结束后赢过来的片子要退给人家,玩真的赢的片子就归赢家了。
打尜儿
一节三寸长一寸粗的木棍两端砍尖,尜儿就做成了。用来打尜儿的尜儿棒是同粗的一段一尺长的木棍儿。打尜儿时先用尜儿棒击打地上的尜儿尖儿,尜儿从地上蹦起时再用尜儿棒把它击向远处。把尜儿打出再由人扔回来叫“下山”。
玩法分“活家”和“死家”两种。
“活家”是在地上用尜儿棒儿画一个直径五、六尺的圆圈。参玩的孩子分成两组,一对一的“下山”。先打的那组的一个孩子在“家”边儿把尜儿打出去,“下山”的扔回来时这个向外打的人要站在“家”里。如果扔回了“家”,站在“家”里的孩子可以挪动一只脚寻找方便,然后不许弯腰,用尜儿棒把尜儿击打出“家”外。击打出“家”后,再分三次把尜儿打向远方,击打第一次时要说“克尜儿一”,第二次时要说“二龙须”第三次时要说“三尜儿棒”。把尜儿打到远处后目测离“家”的距离,然后要多少多少“丈”(一尜棒儿为一尺,十尜棒儿为一丈)。如所要的丈数合适。就罢了,如要的过多,对方就要“嘎”(实测)。实测小于所要丈数就被“嘎”死了。“嘎”死后由同组的另一人继续进行,没“嘎”死或不“嘎”,这个人就继续打。如果“下山”的人没把尜儿扔回“家”里,打尜儿的人就要进行“克尜儿一”等连打三次的操作。站在“家”里的人往往背对“下山”的人,目的是阻止他扔回“家”。如果扔回了“家”里而没被击打出“家”,这个人就“死”了。然后由同组没打过的人接着打,这一组打过一遍,换组进行。
两组的胜败是以预先定出的丈数为准的,如定为二百丈,哪一组先积累到了二百丈,这一组就算胜利。失败的那组就要为胜利的这组“哈苏”。“哈苏”也是一对一的哈。胜组的某人把尜儿打出去后站在“家”里,败组的某人“下山”时把尜儿捡起,口中念:“剪子股,二百五,丁当——哈苏——”。念到“苏”时要拉长声拿着尜儿往回跑,中间声音不得中断,跑到“家”后把尜儿放到站在“家”里的那个人不容易击打的地方,击打不出去就被“哈”死了。击打出去再重“哈”。
“死家”是贴墙根儿画一个长方形的框儿当“家”。打的人站在“家”前,一手提尜儿尖儿一手把尜儿打向远处。“下山”的人把打出去的尜儿扔到“家里”,这个人就“死”了。没扔到“家”里,就由他进行连续三次的打击。“死家”是人少的时候玩,也不进行“哈苏”。
 
脱泥人
 
脱泥人要用泥人模子,泥人模子用粘土烧制而成。把弄好的红土泥团做成条状,根据模子的大小用泥条填充饱满,按平压实,再用一块儿泥条轻轻地从模子里粘出来。大的要粘头尾几处,均衡操作,才能毫发无损地让泥人脱模。
泥人模子和泥人
脱好的泥人摆放在木板上,放在阴凉处晾干。有的泥人在干后还用水彩上颜色,还有的用火烧透。有的脱泥人是玩,有的是为了卖。这种孩子间的交易由杏核儿充当“货币”,卖者往往吆喝:“泥人泥人好泥人,谁要不买烂肚脐儿!”围着的孩子也会附和地吆喝起来。
杏核游戏
弹杏核:先在地上画一个一尺见方的“田”字,田字的四个格里分别写上“1、2、3、4”,从田字的一个角到另一个邻角画上弧线,这个“家”就做成了。参玩的人把一个杏核交给庄家,庄家把杏核从“家”的弧线上弹出去。参玩者要分四次把弹出的杏核弹回家里。弹回时要分别念:“一大弹,二小连,三保住。四赢钱”。弹到写有哪个字的框里就由庄家付给相应数目的杏核。弹不回或弹回时压了线,这个杏核就归了庄家。
残(残:方言,用锐器向外击打)杏核:把杏核放到一个直径二寸多的尖底坑里,用石片往外“残”。玩的人先“出大把”。“出大把”就是每人手握杏核数不等,二拇指点着坑沿儿,大家齐说:“出,出,出大把,不是一个就是俩。”然后伸开手掌,以手中杏核数量的多少确定“残”的顺序,数目相同要通过猜拳决定先后。如果第一人把坑里的杏核全部“残”出,就要重新进行下一轮游戏。第一人没把杏核全部“残”出,按顺序接着“残”,直到全部“残”出。
用杏核还可以做口哨儿和核桃车:做口哨儿是把杏核的两面磨薄,用一个钉子从中间穿过,然后从钉孔中掏出杏仁。把它放入口中吸气或吹气,这个空杏核就发出了响声。
杏核口哨儿
把这个口哨儿的尖端磨平并弄出个小孔儿,就可以做核桃车了。用一根直径略小于口哨儿圆孔的钉子穿过口哨儿并在下面钉上一个正方形的小木片儿,再把线的一端从这个口哨儿尖端的小孔中穿入并系紧在钉冒的部分,线的另一端系上个小铁环儿或别的小物件儿,转动木片儿,让线在空杏核里的钉子上缠紧,一拉一松这条线,小木片儿就一正一反的旋转起来。线的端头系上小物件是防止木片儿转动时把线带进杏核里的。
核桃车
 
推轱辘圈儿
推轱辘圈儿的玩法大致有两种,一是直线赛跑,二是推着转圈儿。轱辘圈儿的直径约一尺半,用八号铁丝揻成。推轱辘圈儿的工具是用同样粗细的铁丝揻成,后面揻个耳朵形的弯儿便于手握,前面是一个U型钩儿,轱辘圈儿立在U型钩儿里。推直线,看谁跑得快。转圈儿,看谁推得不倒。
  
冰上游戏
打出溜滑儿:这是不用器具最简便的游戏,先助跑再张开双臂,一脚前一脚后,在冰上滑行。
抽冰尜儿:冰尜儿是用木头做的。选硬木棒截下二寸长一段,将下端砍成尖的,在尖端镶入钢珠,有条件的可在平平的上端涂颜色。抽冰尜儿的鞭子是一根较细的木棍儿,绑上布条儿或皮绳儿。先用手或鞭绳把尜儿转起来,然后用鞭子抽。有时用转起来的尜儿与尜儿相撞取乐。
抽冰尜儿
滑冰车:冰车用木板制成,约五十厘米宽六十厘米长,人在上面可跪可坐可站。用8号铁丝或钢条做滑轨,固定在车座底下的木条上。冰锥选光滑的木棍,在木棍前端钉入去掉钉帽的大号铁钉。站着滑冰锥在两腿之间,坐着滑是一手一个冰锥。
歘(chua)嘎拉哈
嘎拉哈(羊拐),四个为一副。“头儿”,可以是小布口袋,小石子,也可以用小皮球儿。有一块平整的地方就能玩儿。
嘎拉哈
嘎拉哈凹面叫坑儿,凸面叫背儿,一侧面象人耳朵,叫轮儿,另一侧面较平整,叫真儿。每个面多少分,由玩儿者自定。
单手操作。先把嘎拉哈握在手里,作“头儿”的小口袋儿放在嘎拉哈上面,然后把“头儿”向高处抛出,同时快速把手里的嘎拉哈摊撒在玩儿处。在“头儿”落下前,把嘎拉哈搬成相同的四面。一次不成,再抛再搬。搬成后再向上抛“头儿”时,一下握住四个嘎拉哈再反手接住“头儿”。没接住“头儿”另换她人。接住,放下“头儿”,把手里的四个嘎拉哈抛出,先用手背接住,接着用手背抛出,再用手心接住,接几个算几分,最后统计分数,分出胜负。
歘嘎拉哈的玩法很多,玩儿一副的玩儿几副合起来的都有,计分方法、规则等都可临时商定。
 
跳房子

选一块平坦、干净的地面,画上呈田字的格状,再在这个田字格的任一个小方格的外面接出一个和这个格子一样大的方格当房门口,这叫“跳五格”,也有画成别样的“房子”跳的。

跳房子用正方体的小布口袋,这个小布口袋装上杏核儿皮、玉米粒儿等。跳的人先把小口袋扔进“房门口儿”,进入后弯起一条腿,用沾地的脚踢着小口袋儿依次进入田字格的几个方格,转一圈儿再从房门口儿跳出来。第一轮跳完后把小口袋扔到第二个方格,进入房门后跳着进入第一个方格再进入第二个方格,接着跳着踢。……依此类推。
小布口袋
跳时弯起的腿脚不能沾地儿,口袋踢出界或没踢走、压线、脚踩线等都算犯规,犯了规就得换下一个人上场。如果把小口袋扔到第二个格子时犯规被罚下,再上场时要把小口袋仍扔到第二个格子。把田字格的四个格子都跳遍了,就该盖房子了。盖房子就是背对田字格抛小口袋,抛到哪个格子里就在这个格子的边上画一个相同的方框,这就是你的房子,跳到这里可以进去双脚着地休息一会儿。
 
跳皮筋儿
两个同学面对面用身体向两边拽着皮筋儿,皮筋儿从脚面开始,小腿,膝盖,到腰止。一只脚勾着皮筋儿跳,如果跳错了或没有勾住,就被罚下去拽皮筋儿,换别人跳。一边跳,一边唱:“跳皮筋儿,我会跳,三反运动我知道。反贪污,反浪费,帝国主义也在内。”

 

 
翻绳
翻绳是女孩子的游戏,两个人面对面进行。一条二尺多长的线绳两端系在一起,成一个绳圈。双手手背撑起这个绳圈,用手指编成某个图案,对方接手的时候翻成另外的图案。翻绳的花样很多,一般传统的有老牛槽,花菜板,面条,丢手绢,牛,渔网,菠萝锤,鸡腚眼儿等,也有翻时自创的。
(0)

相关推荐

  • 嘎拉哈的情结

    还记得它叫什么名字吗?我们小时候就在炕席上玩这个东西,手指常常被刺破.   看着毯子上的嘎拉哈,一瞬间,四十多岁的我记忆瞬间穿越到三十年前,一副小小的嘎拉哈曾是我童年无限的欢乐.毫不夸张地讲,跳房子. ...

  • 重阳的细诉

    重阳的细诉                                                张佳羽 清风抱瘦了垂柳 冷月吹蔫了牵牛 鸟儿穿起加厚的羽毛 寒露裁短了白昼 黄河画着一个圈儿一 ...

  • 【阅读悦读丨散文】程龙启《童年里我们玩过的游戏——欻嘎拉哈》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程龙启 [作者简介]程龙启,黑龙江省密山市人,农民,爱好文学,有诗文偶见报刊,微信平台.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童年里我们玩过的游戏--欻嘎拉哈 ...

  • 邹仁武:童年的游戏

    [总第086502期] 童年的游戏 作者:邹仁武 现在每当看到孩子们沉迷于电脑,手机微信之类游戏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自己童年游戏时的情景. 童年时的游戏不多,尤其像上个世纪60年代在农村长大的我们 ...

  • 【东台记忆】东台人的回忆--童年

    东台时空 人永远是孩子,谁也长不大.有人保留着孩子的心灵,有人保留着孩子的脑筋.到头来,不是老天真,就是老糊涂. . --周国平 再过几天就到了东台最热的日子--大伏心了.天未大亮,露珠还在草叶上颤动 ...

  • 五台人忆 | 童年游戏 滚铁环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七六年入雁北师专,八零年分配于忻州师院.曾任忻州师院中文系书记. 滚铁环(童年纪 ...

  • 五台人忆 | 童年游戏 攻“炮台”

    攻"炮台"(童年记事之十二) 文/老农民 不知你感觉到没,从前,农村小孩的玩耍有个特点:就是就地取材,因陋就简,经济实惠,爽心健身.我要给大家讲的攻"炮台"也是 ...

  • 五台人忆 | 童年游戏 跑马城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七六年入雁北师专,八零年分配于忻州师院.曾任忻州师院中文系书记. 跑马城(童年记 ...

  • 五台人忆 | 童年游戏 摔泥炮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七六年入雁北师专,八零年分配于忻州师院.曾任忻州师院中文系书记. 摔泥炮(童年纪 ...

  • 五台人忆 | 童年游戏 点羊粪钵儿

     点羊粪钵儿(童年纪事之九) 文/老农民 童年的玩法,仔细想来真是不少,不管怎么玩,只要尽兴,总是兴致满满,乐此不疲.点羊粪钵儿可以说是那时农村孩子的独一份儿. 点羊粪钵儿.这是城里小孩想玩总也玩不 ...

  • 五台人忆 | 童年游戏 踢毽子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七六年入雁北师专,八零年分配于忻州师院.曾任忻州师院中文系书记. 踢毽子(童年纪 ...

  • 五台人忆 | 童年游戏 打砣

    作者简介:老农民(网名),五台豆村大石岭村 人.受过苦,教过书,做过饭,修过路,架过桥,背过窑,经历颇丰,终无所成.七六年入雁北师专,八零年分配于忻州师院.曾任忻州师院中文系书记. 打砣(童年记事之七 ...

  • 松原记忆之童年游戏——玩嘎拉哈

    孙晓慧 "嘎拉哈",是猪.羊.牛等动物后腿膝盖骨.新疆叫作"阿斯克",东北地区叫作"嘎拉哈"(源自满语:gachuha),是旧时代北方(尤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