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高大上”的教学法,如何被这所创新学校“本土化”

中国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本土化”的时代。

如果说过去大家借“全球化”之势,走遍世界寻找好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方法,那么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全球化退潮、内循环加剧,中国学校自身的经验积累和创新探索将越来越重要。

“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这个词来自《哈佛商业评论》,是“全球化”(Global)和“本土化”(Local)的拼接,意为当全球化、国际化的事物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时,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几年积累下来,一批最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双语学校,已经走出了自己的“全球本土化”之路。

比如我们眼中的“创新样本”赫德,其王牌“全课程“源于国外的主题式教育和跨学科理念,然而完全从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出发,解决传统中文教学困局。它就是“全球本土化”的极佳代表。

而且,赫德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光是“全课程”就在3年里迭代5次,让课本始终紧跟时代。最近,我们到上海赫德小学部走了一圈,又发现了不少新的“全球本土化”惊喜:

  • 我们看到了“苏格拉底讨论圈”,这种国外精英高中大学用来讨论哲学文学的方式,被老师改造后培养小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竟然十分合适;

  • 我们还看到了丰富的“具身学习”实践,提倡学习不仅靠大脑,也靠身体;“全课程”本来就重视具身学习,赫德又率先引进英美爆红、而国内少见的戏剧教育,调动孩子的多个感官,也在孩子身上引发了一个又一个“小奇迹”;

  • 全课程还有更多融合可能:赫德的各科中外教老师们用创造性的方式融合自己负责的领域,甚至连体育老师都加入其中……

下面,就让我们身临其境地走进上海赫德小学部的三节课,看看这些小奇迹是怎么发生的。

01 。

苏格拉底讨论圈

深度思考一定是在同伴讨论中产生的

3年级的Eileen是个特别活跃、喜欢掌握话语权的孩子,上课时老师提问,她的手就像哈利波特里的赫敏那样举得高高的,有时还忍不住要抢话。不过,在参加“苏格拉底讨论圈”的时候,她和平时有点不同。

“苏格拉底讨论圈”,顾名思义,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和弟子们讨论的方式,这种方法目前多用于国外进行博雅教育的高中、大学里,现在,这也是上海赫德小学部创造性引入的思维工具之一。

这一天,Eileen和同学们要讨论日本绘本大师小林丰的获奖绘本《北纬36度线》。

书里讲到战火纷飞的中东地区时,有一句话意味深长:“人们越过这分界线(国界线)时,会享受到生命的喜悦”。老师就把它拿了出来,让大家在“苏格拉底讨论圈”里深入讨论:生命的喜悦指的是什么?

Eileen第一个发言,语速超快,显然做了充分的准备:“我在网上查到,当时阿富汗在打仗,旁边的伊朗没有在打仗,所以我觉得,难民从阿富汗逃到伊朗的时候就会感到‘生命的喜悦’”。

“苏格拉底讨论圈”的规则特别多,第一条规则,就是它分为“内圈”和“外圈”,其中内圈每个孩子都必须发表观点。

这是因为,两个“圈”给一个班里不同性格、不同水平的孩子都创造了合适的学习场景。

“内圈”适合已经有自己观点、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大家可以深度讨论、彼此激发,但也提供了一套规则,让Eileen这样缺乏耐心的孩子能够冷静下来,学会倾听他人。

“外圈”针对的则是比较内向或者还没有能力加入讨论的孩子。“外圈”的孩子们虽然不说话,但也没闲着——他们每人都要盯紧一个内圈成员,记录他们的观点,讨论结束后,还要对内圈的讨论进行评价。如果有补充或者反驳,也可以表达出来。

“Eileen我认为你说的是对的,但我认为生命的喜悦是说打仗虽然牺牲了很多人,但还是为国家争到了一片国土,所以感到开心。”话音刚落,另一个同学Dylan开始表达不同意见了,但他在讲话之前先表示了对Eileen看法的认可。

这是第二条规则:不管你同不同意其他人的观点,都要对他们表示尊重,这样才能让讨论有秩序地进行。


△“苏格拉底讨论圈”的真实课堂场景

“Eileen和Dylan的观点都有道理,但从《村里来的马戏团》和《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这两本书来看,会发现阿富汗的生活不算幸福,因为牺牲了很多人,生活也并不富裕,图上可以看到建筑都非常破旧。”其他孩子又提出了不同看法。

Eileen看上去很想插话,但她还是耐心地听“内圈”的同学们全部发表过意见,然后才开始反驳:“我觉得你们的观点都有道理,但我们换个角度看的话,阿富汗石油资源很多,其实是一个很富有的国家……”

这是第三条规则:让所有人发表完自己的观点,然后自己再说话。

“我发现孩子们在思考问题时,经常无法深入、浮于表面,我就在想:如何引发他们的深度思考?那一定是需要在跟同伴的批判性讨论中实现的。正好,我在一次儿童哲学大会上听说了‘苏格拉底讨论圈’,就根据班上孩子们的特点,进行改良后用在了学习中,居然效果极好。”

△“苏格拉底讨论圈”的真实课堂场景

“深度思考一定是在和同伴的讨论中产生的,”级部主任和语文老师Lindsay告诉我,“但你让3年级的孩子自己去讨论,那他们多半会抢着说、吵成一片,还有的孩子总是呆在角落里不开口,无法形成有效的讨论。“苏格拉底讨论圈”正好提供了一套规则,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这个场景中学到东西。”

△Lindsay老师在《秘密花园》的项目教学中,创造性地让孩子在线上小组合作,并命名为:故事乐高小组

“Eileen在平时的课上有时还会忍不住‘抢话’,但是到了‘苏格拉底讨论圈’这个环境里,她就能自动遵守规则。这就是它的魔力吧。”Lindsay笑着说。

02 。

具身学习

“读不懂”但“演得懂”

“Tell me, my children , 孩子们,告诉我,

Which of you shall we say doth love me most? 你们中间哪一个最爱我?

That we our largest lands may extend.我要看看谁的天性之爱最值得奖赏,我就给她最大的恩惠。

Goneril, My eldest daughter, speak first.” 戈纳瑞,我的大女儿,你先说。

一脸庄严地念出这几句“英语文言文”的,是上海赫德的4年级小学生。他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

单看文字的话,这个年纪的孩子肯定没兴趣去读莎剧,更不用说看懂了,但是在戏剧老师的带领下,他们整理出了清晰的人物表,背起台词毫不费力,甚至理解起莎剧中复杂的感情也像模像样。

△赫德的戏剧课

“读不懂”但是“演得懂”——这就是戏剧教育所依托的“具身学习”的神奇之处。

“具身学习”是近年来脑科学研究中出现的新名词,简单来说就是科学家们发现,学习不仅靠大脑,也靠身体

低阶思维里的记忆、理解都是笨功夫,单纯听老师讲解,学习的效率是很低的,但是让身体各感官参与进来,“手脚并用”地学习,不仅效率提高,更能发生“质的飞跃”。

△赫德的戏剧课

举个例子,你要学懂“Catch and Throw”这个短语,可以选择把它抄10遍,也可以把它“演”出来,比如扮演一个小丑给观众做扔球杂技。后者不仅记得快,更可能学习了许多新的词汇。4年级小学生能“演懂”李尔王,这只有具身学习才能做得到。

“具身学习”在赫德无处不在。除去戏剧还有许多探究和体验活动,比如全课程里讲到春天,孩子们要到校园里感受万物复苏,写自然笔记、学习“草木染“;学到世界艺术,老师就让同学们每个人扮演一幅名画,拍照、走秀、编一段小短剧演出来……

这些经历,不仅是高效率的学习,更构成了孩子们童年时代的高光时刻。

△赫德学生模仿名画作品展

03 。

全课程的更多可能

融合学科、中英文……以及一切

“所有男生都不可以下泳池!”

在赫德的一堂游泳课上,平时和蔼可亲的外教Micheal突然发布了这样一道奇怪的命令。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Micheal又颁布了一系列游泳比赛的规则,每条都明显偏向女生!

看着女同学们开心地游泳,站在一边的男孩子们急得都快哭了:老师怎么这样不公平呀?

“觉得不公平吗?其实,上个世纪的女性在工作生活中受到的歧视,比这个还要严重。”体育老师这才道出了这堂游泳课的真意。原来,这是上海赫德主题项目“女科学家”的开场。

当时正逢科学周,3年级的孩子又要在“全课程”里完成“英雄的旅程”这个主题,老师们就觉得,不如用一个项目把所有学习内容都融合起来吧!

△外教Micheal带学生们上体育课

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各科的中教和外教都坐到一起备课,头脑风暴:

最好选择不那么“热门”的女科学家,让大家知道女性有更多的可能;科学家的研究领域必须和孩子们正在上的科学课相配合;要加入探究和具身学习的方式……

体育老师Micheal就是在这个时候“自告奋勇”跳出来,主动担下了“导入”的重任,从历史上女性受到的歧视入手,让孩子们深刻认识到女科学家经历的挑战,培养了性别平等观念。

后来的成果也十分惊喜,比如有个班级选了一位研究火山的女科学家Katia Krafft,关于她的中文资料可以说几乎没有,就由英语老师和语文老师一起,分别从语言和人物传记的角度,带领孩子探究女科学家的生平历史;数学老师从数学角度在课上讲解女科学家的成就;科学课上,外教老师则干脆在实验室里搭了一座爆发的“火山”,把孩子们都开心坏了。

△赫德的设计思维课

当孩子们伴着Katia的生平经历进行惊心动魄的火山之旅,感受上世纪女性科学探索的不易时,已经没有了学科、中英文的区分,只有中外教不同学科老师在彼此配合,陪伴孩子探究、达成共同的课程目标。“全课程”的魔力,其实就在于此。

最近“中考提高体育、美育分值占比”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不少家长也有些疑虑。但先别紧张,这是中国基础教育也开始“全球本土化”了。

比如上海最近要在部分公立学校推行“PBL三年计划”,举办了中小学戏剧高峰论坛、用戏剧来助力美育,还要把博物馆教育纳入课后服务范围……而这一切的目标,则是在2035年前的教育改革“指挥棒”——评价体系,使其“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

△中小学戏剧高峰论坛学生演出

很多家长都在想“双轨”,但谁知道呢,也许在未来几年到十几年里,两条轨道将逐渐靠拢,毕竟,教育的目的从来都是一样的——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身心健康的成年人。

而上海赫德和其他创新双语学校,以后也会先人一步,在“全球本土化”的路上越走越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