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生活

在为他人做嫁衣裳的苦逼工作之余,我总看到上帝在偷笑:瞧这家伙,啧啧……没出息哪!你说,明知她永远也挣脱不了我给她的人设,为何还要如此满腹牢骚呢?
因此下班回来心情很不好。忙而累。
于是向身边的朋友吐槽现状:
“我发现,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我们的工作……”
听的人没觉得有什么可同情的:“我的工作也没人了解啊!”
“不是,你听我说,”我哪管他的工作也没人了解,只顾自己发泄道,“是这样的:上个周五,我们叫图书馆一位女老师来拿自己的校对稿。当时我们领导说,这个稿子还需要修改,他已经打电话给她,把需要修改的部分说清楚了。所以她来拿校对稿的时候我问她,是否我们领导已经打电话让她修改了?她说没有接到领导的电话。于是她自己拿着校对稿去找领导问去了。
“周末过完了,我想,周一她应该能把校对稿拿给我了吧?一打电话,她说,她发给我了!原来她给我发了个电子版。我打开OA系统一看,果然,电子版里面还有些标成蓝色的字。我又打电话问她,是不是蓝色字是这次改过来的?她说:'啊?!我不知道啊!这应该是Y老师改的(这篇论文是她和这位Y合写的,她是第一作者)!完了完了!我还以为他没改,我在上面又改了一下!’我听她挺糊涂的,就让她跟那位Y确认一下,是不是蓝色字是改过的部分?其次,还要请她把上次拿走的纸质校对稿一起拿来,因为那是排完版的,校对的内容得写在上面。……”
“等等,”我的听众也觉得很糊涂,“什么是校对稿?”
“就是印刷厂排完版之后的稿子。论文都是先把电子稿也就是word版,修改得差不多了,然后发给印刷厂让他们排版。排版你知道(”我不知道“,他小声说),要输入一套命令,排完之后,生成PDF格式,然后打印出来。我们拿着这些打印出来的稿子在上面修改校对,哪里有错误,要手写在上面,有时候改得非常乱。校对完一遍后,拿到印刷厂,请排版人员照着修改的部分在他们的排版稿上面修改。顺便说一下,排版人员也非常辛苦,有些公式和图表特别多的理科稿子,排版时得一个个敲上去,图表也得重新画,并不是一切一键复制了就完事;有一次,一篇只有四个页码的理科稿子,一个排版人员敲了整整两天。……说到哪了?”
“什么是校对稿。”他倒记得很清楚。
“对,刚才说了,校对稿就是排版之后打印出来的稿子。稿子只有一份,打印出来先给作者,让他们校对。然后我们自己校对。编辑部就我们三个人,每人对着这篇稿子再校对一遍,但是因为稿子太烂了,大多数基本上都是我们每人修改一遍。这样的过程重复三遍,也就是校对要进行三次,我们跑三次印刷厂。”
“怎么校对?”他无所谓地问道。
“咳!校对就是……,”我缓了口气,感觉有些窒息,并且不想解释,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就是让他们拿去修改啊,自己的破论文得自己负责吧?这不对吗?啊?!”
他看我脾气挺大,赶紧附和:“对对对!”
“就是啊!真是的!但他们听不懂我们的话。听不懂可以提问啊!为什么每次都要装作听懂了似的嘴里'嗯嗯’地答应着呢?!我最不明白的就是这一点!每次我们都说:修改的时候,把需要改的内容圈起来,往旁边空白的地方拉根线,像这样,——我们一般会指着自己校对的稿子做个样子,好让他们明白。这还不清楚吗?!他们点头答应着,好像完全听懂了,并且态度也不错。于是我们放心大胆把稿子交给他了。结果下次他拿来了校对稿,我一看,他还是把修改不多的几个字挤在行间距那里,根本认不出是什么狗爬字!一开始我以为,他们就是在故意为难我们,就像他们以为我们在故意为难他们那样;后来我才意识到,他们是根本听不懂。就拿刚才我说的那位图书馆老师来说!我让她跟另一位老师核对一下,是否修改的内容是蓝色字,然后把纸质的校对稿拿来,因为得在那上面改。我还心里想,如果那些蓝色字是修改后的内容,那他们没有写在纸质校对稿上也没关系,我可以替他们抄上去。结果,我想得太美了!下午她拿来了,我一看,她拿的根本不是她周五拿走的校对稿,而是另一份他们自己打印的稿子。我问她,周五拿走的那份稿子哪里去了?她把眼睛翻了几翻才回忆起来,说,校对稿还在我们领导那里。我的天!原来如此!原来她认为领导那么'说’了之后,这稿子就跟她没关系了!她压根就不把那份校对稿当回事!后来我说,那算了吧,我从印刷厂那里再要排版稿电子版,然后打印出来,把那些蓝色字抄上去。我又想得太美了!他们根本就没有修改。那些蓝色字也跟排版后的内容一模一样。他们可能以为我们领导说的修改就是排版前的修改吧。
“好,我想,算了,我不联系他们了。我自己改还不行吗?!到今天早上为止,我快改完了的时候,Y老师来了。我一看,正好:那你再拿回去改去吧!反正这次还没有改。我跟他说:改完了之后下午把校对稿拿来。下午近四点了,还没有来。一打电话,他又说,已经发给我了!我说我不要电子版,只要校对稿,纸质的!他说,哦,纸质的,那让那位女老师拿来。过了一会,她来了。我又以为他改了。当然,我又想得太美了。他一字未改。不但如此,那位女老师走了之后,我打开Y发来的电子版一核对,原来他把我改的那些内容抄到了他的电子版上,并且贴心地用红字标了出来!你看,他们根本就不懂我们叫他们吭哧吭哧爬七楼来把校对稿交给他们是干啥用的!”
“也许是你们没说清楚吧?”他问。
“不知道啊!我说了,每次跟他们交代:校对的时候不要管格式,只看正文的文字哪里有问题,等等。每次他们都答应得很好,我们以为他们听懂了啊!但是回头才发现,他们根本就没懂!既然没懂,为啥还要点头答应呢?!”
“那你们是什么时候联系作者呢?”
“……我刚不是说了吗?排版之后,需要校对的时候联系啊。好吧,既然说到这个,那再明确地说:一篇论文,我们先通过邮箱投稿看到了,我们自己作为编辑,先过一遍,看看这篇稿子能不能用。如果可以,就送给专家们去审稿。审稿通过的话,一般会把专家的审稿意见和自己的意见综合起来,一起发给作者,让他们按照这些意见修改。他们修改完了后,再拿给主编终审,由他决定能不能用。一般专家审过的都可以用。这就是所谓三审。”
“等等,他们修改完了,他们自己送给主编?”
“老天!他们修改完了当然是反馈给我们,然后我们再送给主编啊!”
“那你又没说!”
“好,是我没说清楚。终审如果通过,主编再把他的意见列出来,然后由我们再联系作者修改。有些要修改很多次,因为细小的问题总是很难解决。总之,第三次修改完后,一般是准备发给印刷厂排版了。排版后,打印出来,就是刚才说的校对稿,先给作者,让他们校对,修改。可是他们不懂这个环节!不但如此,他们还觉得我们在故意为难他们哪!”
“那是他们脑子有问题。”
“不知道啊!”
“对于脑子有问题的人,要有怜悯之心。”
“这哪是脑子有问题?这是态度不端正!”
“对于态度不端正的人,也要有怜悯之心。”
“我没有!姑奶奶我没有!”我拍着椅子说。
他看我气急败坏,哈哈大笑,心满意得地走了出去。
想必上帝他老人家也在哈哈大笑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