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里的“爱情课”,指向哪里
心理学专业出身的张晓文自2009年进入武汉理工大学任教,给本科生讲授全校必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学生们一致要求把“爱情”这一章节(一般是排在第11周)提前到第一周来讲,她看到了“爱情类”内容受欢迎的程度之高。所以,自2010年起她就向学校申请开设了一门新课——《爱情心理学》。作为全校性选修课,这门课的班容量为130人,自开设以来,空前火爆,“秒课”时一般不超过2分钟就会满额,很多学生从大一抢到毕业都抢不到。
应学生需求,2016年张晓文又为武汉理工大学的研究生开设了一门跨学科选修课——《婚恋职场人格》,第一次选课人数为122人,2020年的选课人数竟超过了1600人。2017年,张晓文主讲的《婚恋职场人格》在中国大学慕课App上线,她幽默、接地气的语言风格深受学生喜爱,至今已拥有几十万慕课学员,她的慕课在“最美慕课——首届中国大学慕课精彩100评选展播”活动中,从200多所高校的1850门慕课中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
关于高校里的“爱情课”教什么、怎么教,张晓文强调“:'爱情课’不仅是教会学生谈恋爱,更是教学生如何表达自己、如何结交朋友、如何经营亲密关系。我所开的'爱情课’没有鸡汤,只有心理学大量的科学实验和数据,希望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引领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伴侣,获得更好的生活。”
高校学生的婚恋观呈现出哪些特点,存在哪些问题,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张晓文:从对爱情的需求来看,很多本科生还觉得自己是个孩子。在他们心里,爱情很新奇,虽然期待但似乎没有也可以,对于爱情的态度相对轻松。但研究生对爱情的需求就显得尤为紧迫,有的是感觉到了一定年龄就该做这件事,有的可能的确感到孤独,还有的是感受到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压力。
从涉及的具体内容来看,在本科生中主要是相爱的难题,比如要不要恋爱、如何搭讪、怎样表白。而研究生中更多是相处的难题,比如我们总吵架还要不要在一起、遇到了问题我们还能不能坚持,更加贴近于现实生活、人间烟火。
学生经常向我们讲他们的爱情烦恼,综合来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不谈恋爱。他们的态度是:我不要谈恋爱,打游戏不香吗;我不要谈恋爱,我只要“嗑CP”;我不要谈恋爱,我要专心搞学习……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心理防御,因为害怕、焦虑、能力不足而选择不去做。在一些年轻人眼里,爱情很虚幻,虽然它很美好,但投入大量精力也未必能收获好的结果,所以“因噎废食”。现在的本科生、研究生当中,不谈恋爱的反而占多数。2010年刚开这门课的时候,我的态度是大家努力学习挺好,如果遇到了爱情再努力抓住它。但现在,我会鼓励他们认识异性,结交异性朋友,主动追寻爱情。
二是缺乏科学引导。网络上各种爱情思潮让人无所适从,社会舆论更多偏向负面,怎么吸引眼球怎么来,存在着大量幸存者偏差的内容,比如过分强调不幸福或者有毒的关系,因为幸福的人只会低调过日子,不值得上新闻,这给人造成一种错觉,“渣男满天飞,恋爱很可怕,男人都是大猪蹄子,女人都难伺候”,造成大量男女之间的误解和对立。而且有很多“人均情感专家”,自己的恋爱一塌糊涂,却总是想指点“别人的江山”,仅靠个人有限的经验和个例做出判断,常常有失偏颇。
三是“爱情速食主义”。往往开始一段恋爱很容易,但一遇到困难就立马分手,比如:成绩下降了,分手;异地了,分手;要考研,分手……我曾听有个学生讲:“谈恋爱好累,每天帮女朋友占座位好累,每天帮她打饭好累……我还是分手吧,一个人多爽啊,想干吗就干吗”。很多年轻人对爱情的要求变高了,对爱情的忍耐和付出却更低了。这造成大量昙花一现的感情,并没有滋养我们的心灵、帮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是时代的“空心病”,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虽然大家看似都变“聪明”了,但却不幸福。小时候我们都叫“没头脑”,长大后我们都叫“不高兴”,现在的孩子普遍自我意识很强,当然注重自我的追求不是一件坏事,但有时很多孩子无法区分“自我”和“自私”,只片面追求“利己”,完全抛弃“利他”,而利他精神的缺失对人的身心健康影响非常大。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鼓励学生走进一段爱情,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在爱情中学会“利他”,学会看见别人,学会得到和付出都会快乐。在“自我”和“忘我”中寻求一种平衡,才是一种比较健康的状态。
面向高校学生的“爱情课”主要讲些什么?如何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婚恋观,以减轻自身的婚恋焦虑或避免不慎选择给自身带来的困扰?
张晓文:我面向本科生开设的《爱情心理课》,是一门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爱情的课程,所讲的内容都是引自心理学最新的关于亲密关系的研究文献和实验数据,以保证课程的科学性。整个课程内容共分为八章。第一章是“人际吸引”,主要讲我们喜欢什么样的人,譬如长相好的人的确更具备吸引力,但可能只在人际交往的初期起作用,从而引导学生更加理性看待颜值;第二章是“爱情是什么”,阐述亲密关系的内涵,比如爱情中的友谊让我们的爱充满快乐和理解,爱情中的激情让我们的爱独一无二、刻骨铭心,爱情中的承诺让我们的关系更长久,更具备保护性;第三章叫作“爱的表达”,主要是引导学生实践,包括如何表白、如何交友、如何互动、如何沟通,以实践去理解男性和女性表达的差异等。第四章叫作“孤独”,讲述孤独是一种负性情感,会损伤身心健康,鼓励大家积极社交,走入人海;第五章是“择偶”,阐释男女之间择偶的性别差异,比如为什么男性在择偶时更偏向于女性的相貌、为什么女性在择偶时更加看重男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有效消除男女两性之间的误解和对立;第六章叫作“爱的背面”,指出爱情虽然会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奖赏,但有时也会让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比如嫉妒、欺骗、背叛等,以及怎么去应对这些爱情伤害;第七章叫作“婚姻的秘密”,本章探讨爱情与婚姻的差别,以及如何平衡亲密关系中的感性和理性。第八章是“性”,本章更多侧重于性别教育,比如阐述什么是男性特质、什么是女性特质,并鼓励一个人同时追求并拥有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女性也可以豪爽、勇敢、大气,男性也可以温柔、善解人意,两种特质兼备的人更可能获得成功和幸福。
我们的课程常常融入社会热点,用理性的、科学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比如自恋型、控制型或偏执狂具备什么样的特点,该如何去慧眼识人,如何避开一段有毒的关系。
这门课程已经磨合了11年,经过了反复思考、实践和不断改进。我们花了很多心思,希望把这门课开得有趣、有料又有用。在我看来,爱情和心理学相结合具有一种天然的优势,爱情是感性的、心理学是理性的,感性与理性兼备,我们的爱情才可能热烈又持久。
在给学生上“爱情课”的过程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事?
张晓文:其实有很多。一次讨论课上,有个男生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一个男人爱你,但是他什么都没有,你要不要?全班女生都选择了“不要”。这个男生站起来,很腼腆,他说:“我就是什么都没有,没有钱,也没有家庭背景,但是我就没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吗?”当时,我肯定地告诉他:“不是,你根本不是什么都没有,首先你能考到武汉理工大学,就说明你比很多人更勤奋、刻苦,有上进心、自制力,而且你还有青春年少,你还有爱别人的心。你不仅不是什么都没有,反而你此时是富有的。”原本的“爱情课”,在那个时刻变成了对这个学生自卑、不安、焦虑的抚慰。这正是《爱情心理学》的课程标准,它不仅是一门爱情课,也是一门心理健康课,充满着积极正向心理能量的传递和给予,激发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老师是最好的教材,你想学生是什么样子,老师自己就要先成为这个样子。这跟爱情一个样,你是谁,你就遇见谁。你正直、坚韧、充满阳光,对方才可能真诚、善良、充满柔情。
(作者:艾灵)
来源: 教育家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