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呵护你最爱的人
很多年前看过一个电影《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与其说看过这个电影,不如说只是瞄了几眼,印象最深的就是,片中的女儿知道妈妈有病了,突然意识到妈妈老了,但不接受这个事实,给妈妈恶补营养,加强锻练,带着妈妈爬楼梯,象训练小学生一样,让满头白发、背已驼的老妈在屋里走一二一。当时看电影的时候真的不理解那女儿的做法,自己心里也埋怨那个做女儿的太能折腾,老了,就老了,病了就是病了,让妈妈安静些多好。
直到爸爸病了,我才一点点地理解了女儿,爸爸经过了几次脑血管病的复发,身体机能越来越差,去世前四年,就开始出现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等症状,我就不想接受大夫说的无力回天,随时都有危险的事实,换着法地喂爸爸吃饭,用食物的香味诱惑爸爸的食欲,用刺激穴位使爸爸被动张口嘴,我找准机会把食物放进去,一顿饭,反反复复地喂着,换着方式,换着样式,凉了去热,每顿饭都得折腾个把小时,虽然辛苦,但一点怨言没有,反而爸爸的饭量仿佛是自己心情的睛雨表。
知道爸爸脑萎缩,脑部机能部分丧失,但真的不甘心,我也给爸爸制定了N多个训练计划1、给爸爸制定练腿计划,一天去院里走100来回,上午五十,下午五十2、故意问爸爸业务上的知识,天天变着花样,什么马铃薯病毒X、Y在植株上的表现,用不同的指示植物检测有什么不同表现,……3、提醒爸爸唱自己喜欢的歌,'黄河大合唱’'咱们工人有力量’'小草’……虽然五音不全,但爸爸唱得卖力、尽兴。4、和爸爸一起背毛主席诗语,这个游戏一直陪伴爸爸走过最后的日子,刚开始,我是只提词牌名,老爸就会从头背到尾,后来是我提词的前几字,老爸补后半句,再后来,老爸几近失语,任何外界刺激也提不起爸爸互动的兴致了,只有毛主席的诗词,只要听见有人说,哪怕是说不声音,爸爸用口形对上后半句,哪怕一个字。直到最后一次,守着弥留之际的老爸,拔了氧气,停了吊针,一家人守着抽搐的老爸,先生仍知我的不甘心,流着泪,念着'天空云淡’期待爸爸接出后半句,哪有点反应或是稍有意识也是我们的希望。当我们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后,爸爸走了。当离开成了不争的事实,那份痛仿佛没有想象的那样痛,因为我们全心努力过,全力付出过,为完美的结局争取过。
妈妈的牌友,六、七十岁的年纪,家里有个近乎植物人状态的婆婆,退休后的全部生活都变成了以服侍婆婆为中心的琐事连连,周围人除了偶尔赞扬她的孝顺,没谁真正理解她的不容易,有的人背后还会说,九十岁的人了,活得没质量,何必受那份罪,其实,周阿姨做的就是良心活,一是为了回报为这个家操持一生的婆婆,二是体谅相伴大半辈子的爱人那份爱母的心,三是为自己的晚辈做好榜样,更多的是发自自己的善良的内心。尽心尽力了,结果不重要,其实人在弥留之际无所谓质量不质量,如何选择是生者的纠结,只要有努力的方向,就不要有放弃的理由。因为我们所全身心呵护的是我们最爱的人,这是我们把自己架在心理十字架上的最无情的烘烤、最纠结的煎熬,只为了一切过后的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