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简报 经验总结

聚焦“三个课堂”,提升职教质量

——外语教学部通过教研活动推动课堂改革的探索

暑退秋生,刚刚从“涝疫”结合的外部环境中解脱出来,外语教学部就与全校师生同仁一样迅速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主业中来。作为整个学校英语课程任务的关键一环,外语教学部在新学年所面临的是随着全校学生规模的持续增长,学校“双高”建设步入走深走实阶段,该如何为“全校一盘棋”发挥好重要教学职能,提升职教质量的课题。外语教学部以教研活动为抓手,不断强化“三个课堂”建设,逐渐走出了一条新路。

一、思政课堂,挖掘思政元素,凸出“立德树人”

外语教学部教研室主任陈茜结合假期参加课程思政培训方面的收获,在工作群分享心得,在教研活动中开展汇报,在课堂上加强督促,不断帮助树立大家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逐渐围绕着“立德树人”和“职业素养”展开的意识,认为英语课程的“国际性”和“职业性”决定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而英语学科蕴含的西方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所带来的冲击使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时代紧迫性。

开展思政课堂,第一需要教师对授课内容及教材进行深层分析,对教案进行二次设计,挖掘深藏于知识的表层符号和内在结构中的道德与价值元素。第二需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经验、生命体验进行深层关联,同时还需要结合本校甚至地方特色。

在这一观念带动下,大家在探索实践中通过积极了解政策文件,总结提炼,关注各类各项通知,参与讲座研讨会,广泛收集素材,充分发挥课程优势,依托教材挖掘恰当的思政元素,建立优秀的思政教学案例库,探索出了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逐渐将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语言学习的整个过程,从小从细落实,出现了这方面优秀的践行者。

二、智慧课堂,以生定教,线上线下融合

在“互联网+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高效率课堂,离不开各种智慧技术的深度参与。

近两年来,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在学校教务部门的带领下,外语教学部积极推动全员参与智慧教学培训,开展教研活动学习,引导教师向适应信息化教学要课堂质量,注重在教学、课前备课、课中、课后及评价等环节加强对超星学习通和辅助英语学习的APP的贯穿应用,保障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化,支撑教师高效安排课程和授课时间,运用智能化系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实现自主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学习。

智慧课堂的引入有助于实现教学设计的情境化、问题化和活动化。外语教学部通过分享和展示,推动教师不断更新观念,为英语课堂赋能,赋予静态的已有知识以动态的激发,为新知识增长做准备,从而使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对知识的加工和认知,还是其面对新问题,整合和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产生情感和思维共鸣的过程,达到知行合一的过程。

结合教师的反馈来看,学生在线上线下结合的环境下,教学效果有效提升。第一体现在英语课堂的趣味增加,学生参与热情得到激发。第二体现在评价效果实时化,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进程,确保高效课堂目标的达成。

三、实践课堂

职业教育的突出特征在于其实践性。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对于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政策引领也一直围绕着产业融合在下功夫,主张要建立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的“五业”联动机制,推动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职业对接,不断提高服务发展能力。

高职英语课堂的实践性首先体现在静态知识为本向实践育人为本的转变。外语教学部主张课堂教学项目化,提升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借助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和学习策略与他人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个人对话,形成新认知。然后,运用英语参与话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模拟活动中,提高用英语进行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塑造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实现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实用阅读、实用写作、实用交际能力等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

高职英语课堂的实践性还体现在“英语+行业”的融合。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外语教学部对我校大学英语课堂的定位是基础英语教学融合行业英语内容,从而打开了英语课堂的实践性空间。从理念上讲,英语是打开新世界的工具,不仅可以用来开拓海外市场,还可以成为发现新事物新资讯新的文化业态。从实践性上讲,我校形成的三大专业群,文化艺术、师范教育以及社会服务的具体延伸到的文化传媒、市场营销、教育、计算机、工艺美术、室内设计等行业,都有实施行业英语教学的契机。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开展与行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成为了外语教学部教师探索在英语能力的集成下,实施行业英语教学的一个主要方向。

总之,在学校大力开展双高建设的背景下,外语教学部必将围绕着职业性、实践性的主线,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核心能力培养和学生的专业发展,不断建设“三个课堂”,从而为提高职教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