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搏是精神,无伤是追求,不能机械践行
“及时止损,是大智慧。”
运动除了能锻炼体魄,也能使人保持吃苦耐劳的习惯——我差一点要写成“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
之所以不愿意那样表述,是因为,在我的认知中,凡是在运动中吃苦耐劳的人,本质上就是能吃苦耐劳。只是开始有运动习惯之前,自己没有发现而已。而骨子里不能吃苦的人,就算你让他去运动,也是痛苦万分的,终究还是要放弃的。所谓运动改变人的品质这种说法,我是不相信的。
我自诩天生是个比较能吃苦的人。同时我也相信每个人都有过“纠结今天要不要开练”这样的经历。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从安静状态,通过热身准备进入运动状态,就必须经过一个身体很难受的转换过程,很多时候,只是由于人的精神亢奋——如看见其他小伙伴在踢球,自己想加入其中——而把这个状态转换的适应过程忽略了。
在运动过程中——无论是一场比赛还是一场训练,哪怕是一个人的单独训练,都需要有点“拼搏”的精神。我特别崇尚“做就认真做,歇就认真歇,尽享做和歇过程中的乐趣”。所以,我也很反对,做A事情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做完了,进入B阶段,又对A事情牵肠挂肚,这种做事风格,最没有效果。
开场有点扯远了。
说说运动中该有的拼搏意识吧。
一、比赛和训练中一定得有点拼搏意识
大家都知道,如果近期没有拉过30公里以上,就不要轻易跑全程马拉松。
在这个过程中,“近期拉拉30公里”,就是个苦差事,但,这是为了在不远的未来(如一周后)去跑全程,必须吃的苦,必须做的准备。
这种提前拉拉30公里,也就是一种“拼搏”。
那种平时也就10公里的长度,直接就上全程的,也许也能跑下来,但是总有Success by chance,而不是Success on purpose的感觉。
而进入比赛进程中,更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没有点拼搏的意识还真不行。自己给自己不断提气,过程中自己不断地跟自己自言自语(有时候甚至会自言自语说出来,状似精神分裂),都是常见的。否则,要把这件事情做下来,恐怕真有点悬。^_^
除了比赛,即使在日常的自我训练中,各种各样阻碍我们去实施训练的外部因素,几乎天天、时时都会在我们面前出现,稍微懈怠,就game over了。
所以,对于爱好运动的人来说,拼搏的精神,还是要有一点的。
二、无伤是追求,不是必然
无伤跑步,这几个字最近特别火。
本来,体育跟伤痛一定是挂钩的。正因为体育一定会挂钩伤痛,所以,能够尽量——是尽量——避免伤痛,是一项很自然的追求。
什么叫追求?运动和无伤,就像恋爱一样,能得到是福气,得不到是客观。
“无伤跑步”的口号喊多了,给跑者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跑步本来就是该无伤的,你有伤,是你不行。
这样一来,一方面,有的人会认为“我采用了某种训练法,因此不会受伤”,就对伤痛不再敬畏;另一方面,有的人一旦受了伤,就觉得自己太差了,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受伤了。尤其是见到诸如年逾花甲伤后一两周就跑半马的这类案例,小年轻要是受个伤,简直要把自己打入“窝囊废”的另册里了。
从我青少年时代参加校体育队(教练是正儿八经的“北京体大”高材生,只是那时候还称“体院”)的训练起,几乎没有断过受伤。在对抗性项目训练中,即使佩戴护具,队友之间对抗,都经常有各种受伤。
之前的文章中,写到过一个案例。是一位我喜爱的高手,在电视上接受采访时说的自己的案例:在拍摄一场制服对手的戏中,把对手压倒跪地,自己跨过对方身体将对手的手臂“别”住的动作。这是一个难度非常低的动作(低到任何一个没有训练过的人都可以做到),但是不小心抻到了,结果因此影响了后面的拍摄。
我们不会因此就说高手水平不行吧?伤害是不是随时都会在我们面前出现?
所以,尽管我每次都会比较认真地履行练前热身和练后拉伸的流程,天冷时甚至在家做完一整组轻度力量训练再出门,在确保没有主观上漫不经心的前提下,偶见不小心遭受意外受伤或者感到身体小小不妥,我都认为是正常的。
只是我从来不会因为“受伤是难免的”而轻视了预防动作。
换言之,我会尽量通过热身和必要的预防措施来追求安全运动,但也坦然接受意料之外的伤痛。
既来之则安之,一旦遇到伤痛了,就换个形式训练,保持总体健康效果就行了。
三、不硬扛才是硬道理
最近两天,看到报道,说香港的一场马拉松受伤者众,不少人入院料理。
其实,任何一次大型比赛,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受伤案例,之所以引起热议,是因为“受伤者众”。一“众”了,就说明有较大的共性。
正如5月下旬的那场集体失温惨剧。如果有个别人发生事故,大概属于合理伤害的范畴,但“众”到二十多位,且伤害程度为最高级别,事情就严重了。
就城市集体性体育运动而言,在超过万人的运动中,一人一个状态,部分人身上发生伤害,是难免的。
在都属于“顶尖高手”阵营的奥运、世界竞标赛等比赛中,也有胜者和败者,无伤无痛登台和因伤黯然退赛的人。
不硬扛,才是自己最靠谱的“保险”。
这个“不硬扛”有两层意思:
一是很多人都出现问题了,“我”虽然暂时没有遭遇到,但“我”未必就比别人强,要警惕可能出问题。
不成熟的人,则可能想法正好相反:那么多人出问题了,正好是我能脱颖而出的好时机。
“不硬扛”的第二层含义:
即使周围的人都没有出现问题,但是你跟自己的往常相比,就是感觉不好了。那么这场比赛,即使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一场创造成绩的“福赛”,你也不能强迫自己扛下去。
“感觉不好”,是指身体出现了警报,这种事情,往往是个性化的。跟别人没法比。
很多人总把谨慎当做懦弱,把止步,看做懈怠。这种认知,还停留在“敢翻越栏杆很英雄”的懵懂少年阶段。
当状态不好了的时候,勇敢地停止,与在正常状态下应当“吃苦耐劳”完全不矛盾,甚至是一件事情的两个侧面。
& & & & & &
说一个案例:
大概10年前,我去探望过一个高血压病人。
高血压病人需要服药,这点是常识。但是该病人秉持的,是这样的逻辑:如果我吃了药,以后就要终身服药了。终生服药,就说明我是一个高血压患者(病人)了,我不甘心。我要用意志力来控制自己。
他真的用了“意志力”这个词。
结果,从外地到北京来治病来了。我去医院看望他的时候,据说已经闹得很严重了。
自然规律,由不得你的意志力。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可点击阅读),说的道理很明白:明事理的人,从发生这个结果的源头上去找原因,并且针对原因进行救治。不明事理的人,只是对这个结果发起抗拒,不肯接受。反过来也不会对导致结果的原因进行反思和纠正。
很多人,就是在“仅仅抗拒结果”的认知下,糊里糊涂地生活。
无论是磨练意志也好,健全体魄也好,都是为了健康,健康的目的都是为了把生活过好,不能本末倒置。
四、不要让运动成为生活的负担
网上有一篇引起广泛关注的文章,叫“一个痴迷于跑量的跑友《忏悔书》……火了”。读者可以自行搜索一下,读读该文。
这是一位30年老跑友的自白书。从强身健体的慢跑,到“有追求地跑”,到热衷于刷跑量、抢朋友圈封面、各地刷马,到身体因为消耗过大,重回糟糕状态,到家人抱怨……再到忏悔,回归理性运动状态。
我始终牢记一点,一切运动都是在自己的能力许可范围内,在对家庭不带来负面影响(让家人操心和往病榻上端茶送水都是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展开。
那篇文章中,妻子的抱怨,读来令人唏嘘。
作为一个运动爱好者,如果为了自己享受在过程中的多巴胺分泌和肾上腺素飙升所带来的快乐感,而无视因为自己的疯狂运动,可能带来运动伤害,而让家人担惊受怕、操劳护理,那就是走向生活的反面了。
作为一个自认为比较具备吃苦耐劳天性的人,我顽固地鼓吹:
1、做任何事情,都集中全部注意力于当下,这个“当下”也包括“运动时”。因此我特别不喜欢那种成群结队嘻嘻哈哈的训练时刻。
做任何一件正经事,都只集中在眼前的事情——这个“正经事”可以是一项工作,一场训练,也可以是一场休息。休息也要认真,不能在工作时想着玩,玩的时候又牵挂工作,那生活一定一团糟。
每天训练的时间长短不要紧,哪怕就是20分钟,但这20分钟里,要认真。
2、在身体状态正常的情况下,适当“拼搏”。譬如在一场间歇跑的“快段”,尽量冲刺。在一场力量训练中,坚持到临界点的时候,尽量多做一个……
3、当身体发出警报的时候,及时停下来细细体会。如果排除危险,可以继续。有必要的话,及时中止。
4、如果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伤痛,那就中止某件事情一段时间,可以用阶段性交叉训练的方法,也可以适当全停。
5、当家人对某个状态表示担忧的时候——譬如,担心我这段时间跑得多了,担心某项伤痛会有后续影响了,或者担心某种天气下出门会感冒啦,尽量用真实的措施让家人放心。实在不能解除家人担忧的时候,就落实最后一招:在家里练力量和柔韧。
我一直说,培养在家练习力量的习惯,真是能把运动这件事情做个最好的“兜底”。所谓“兜底”,就是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漏”,都能让运动这件事情,得到落实,而且效果还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