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兰一出手,拯救了大半年烂片

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观影生活

电影派
Vol.852

上月,诺兰(《盗梦空间》《星际穿越》)来华宣传新片《敦刻尔克》。

宣传方邀请了两位中国导演,作为对谈嘉宾:

吴京(《战狼2》),黄建新(《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导演,《建军大业》编剧)。

其中,吴京因为档期冲突,未能前来。

诺兰和黄建新两位导演,对战争片这一题材深入交流了一番。

原本派爷也觉得,这两位嘉宾邀请得有点谜。

尤其是在看到这样的交流内容之后。

要是真的诉求一致,《建军大业》哪来那么多「流量」小鲜肉?

然而,看完《敦刻尔克》才发现;

嘿,这嘉宾请的还真有先见之明。

爷打算送《敦刻尔克》一个别名——《撤军大业》。

别急,我们慢慢唠一唠。

诺兰的新片暌违四年。

派爷迫不及待,去看了零点场。

这一次,诺兰放弃科幻题材,转向严肃的战争历史题材。

明明能把观众玩得团团转,秀一把高智商。

他却告别了最擅长的「烧脑」和悬疑,甚至不断给影片做「减法」。

台词极少,叙事都交给画面和配乐,片长仅107分钟。

这样的《敦刻尔克》,观众未必买账。

刚散场,就听到有女观众抱怨:我有点看不下去。

何况,诺兰导演这回彻底「任性」了一把。

以往的诺兰电影,在派爷看来,最吸引人的还不是「烧脑」。

而是「奇观」。

《盗梦空间》的「造梦」场景。

《星际穿越》的五维时空。

视觉和情节上,超凡想象力的双重震撼。

再不懂电影的观众,也只能憋出一句「牛逼!」

然而这样的「奇观」,在《敦刻尔克》中——

消失了。

就连海报上的画面也没在正片出现。

除此以外,传统战争片的各种元素,战场的血腥残酷,以及宏大战斗,激烈交火。

《敦刻尔克》——

全,都,没,有。

诺兰对影片进行了「去戏剧化」处理。

没有感人至深的故事。

面对死亡,英国士兵甚至要求盟军法国士兵「送死」。

没有伟大的英雄。

只有各司其职的军人,和意外死于战场的17岁少年。

没有炫目的特效。

巨大的IMAX摄影机上飞机,下海水,都是实拍。

即便如此,照样牢牢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全程身临其境的紧张感。

诺兰使用了大量主观镜头,观众仿佛参与战争其中。

炮弹轰炸,飞机引擎的轰鸣,近在耳边;

士兵溺水,派爷简直要跟着窒息了。

诺兰表示,影片要表达的正是这种紧张感:

这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故事之一,也是我人生中耳闻的最为紧张的情境之一……影片的步调从始至终都绷着,剧情和动作场面都非常紧张,故事本身是细长、精简的,而节奏非常快,你的很短的时间内会经受什么……我认为它的节奏跟我之前的作品都不一样。

这一次的诺兰,创造了另一种不同以往的牛逼。

派爷说过,这是一部全世界都能剧透结局的电影。

谁都知道,敦刻尔克大撤退最终取得成功。

只能在「怎么撤」上下工夫。

影片将时间线打乱,海陆空三线并行。

陆地的时间线,长达一周;

海上的时间线,为期一天;

空中的时间线,仅有一小时。

三条线最终交汇,还穿插了两次交叉剪辑。

有观众表示看得发晕,其实很简单——

影片的三部分,可以视作「泰坦尼克+奇幻漂流+壮志凌云」。

陆地线是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主线。

英国士兵被困在海滩上,而家乡英国就在海对岸。

他们一次次登船,又一次次失败,退回海滩。

最终成功撤退的士兵以男主为代表。

登船,跳海;进舱,溺水;船舱漏水,争夺救生艇。

在这个过程中,英军全方位坑盟友法军。

生死面前,黑暗人性表露无遗。

活脱脱就是《泰坦尼克号》沉船戏的超长版。

海上线是大撤退行动的关键,英国征集的民用船只。

他们负责救援被困的英军士兵回到英国。

影片也选择了其中一艘船为代表,一对父子和一个17岁男孩的行船经历。

老父亲的思想觉悟很高,行船技术一流。

一路上救过落难空军,躲过敌机轰炸,也负了伤。

完成了一趟可歌可泣的「奇幻漂流」。

天空线指英国空军,为英军从海上撤退保驾护航。

派爷想起了早年的好莱坞空军片《壮志凌云》。

几架战斗机,有的被击落遇难,有的死里逃生,有的完成任务后被俘。

巨大的IMAX摄像机放入空间狭窄的战斗机,拍摄难度无与伦比。

三条线有一个共同点。

选择的切入点都是「无名氏」小人物。

而不是英雄和领袖。

他们也怕死,也恐慌;但也有勇气充沛的时刻。

一场历史事件,几十万士兵。

被浓缩成几个小人物为代表的,不起眼的故事。

看《敦刻尔克》的过程,派爷感觉像在玩一场「全沉浸式」游戏。

奥斯卡配乐大师汉斯·季默的配乐存在感极强,贯穿全片。

尤其是IMAX版(全片有70%以上是用IMAX拍摄的),视听体验逼真而强大,感官也被放大。

影片选择几个最适合观众代入的角度,还原了战争的真实和残酷。

比起通常战争片的尸横遍野,血肉模糊更加直观。

刚过去的国内暑期档,一部中国主旋律影片《战狼2》独领风骚。

《战狼2》还没下档;

我们就迎来了这部英国主旋律电影《敦刻尔克》。

当然,也有区别——

战狼是孤胆英雄,《敦刻尔克》却是群像戏。

诺兰的这部主旋律《撤军大业》同样「光伟正」。

台词诸如——

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发动的战争,为什么要让年轻人去送命?

(英军将领:)我要留下来(不撤退),帮助我们的盟友法军。

我们永不投降。

派爷仿佛接受了一场英国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临近结尾,大批民间救援船只出现在海上。

英国士兵有救了,战士们欢呼雀跃,影片终于迎接了一波高潮。

那一刻,社会主义的好接班人派爷脑海中回响起一句话:

“淮海战役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陈毅

“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成功是人民用小渔船划出来的。”——诺兰

再一次证明了,主旋律电影各国都有。

甚至核心也没什么不同。

因为拍摄战争电影,全世界的诉求都是一样的:

铭记的不是仇恨,而是战争的恐怖;

纪念,是希望今后永远与战争绝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