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疗法浅论(节选)——主要概念

认知三角形

首先需要提到的一个主要概念就是认知三角形。在这个认知三角形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到行为、情绪与认知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诱因出现时,我们会产生情绪。而情绪的产生是基于我们的内在想法——即认知。当情绪和想法产生时,它们就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最终通过行为,我们获得了结果。而结果给予我们的反馈,会强化我们今后的行为,同时又反过来强化我们的想法和情绪模式。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再次遇到相似的诱因,我们就会自动反映出相应的情绪想法行为。但是如果我们稍微改动一下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的情绪和行为也会做相应的变动。

举一个例子:老师批评小明,小明觉得很伤心,他的想法就是我已经在学习上做到了最好,为什么老师还是对我不满意?因而小明就不再努力学习,因为他觉得即便他再怎么努力,老师也是不满意的。

但是如果在认知三角形中的任何一端进行改变,就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

若小明更加努力的进行学习(行为层面),而下一次他就获得了更好的成绩,老师表扬了小明。

又或者小明改变他的想法(认知方面),老师虽然批评了自己,那就说明自己肯定有地方做的,不断向老师虚心求教,从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获得更好的成绩,最后获得老师的肯定、

又或者小明从伤心转变为一种积极的情绪(情绪方面)——老师批评我是对我的一种关爱,希望我越变越好,通过这一种情绪,小明就会摆脱他的消极想法,转为积极正面的想法,最后又促进了一个更积极的行为出现,获得一个好的结果。

许多时候人们将各种不适应反映在情绪上,情绪就变成了一种结果。在认知行为疗法中,我们一般都会从改变想法或改变行为入手,去调节患者的情绪。行为的做到是可以通过列表和日记来实现,但对想法的改变却需要经历更多的过程。

想法信念相关

自动思维

认知行为疗法的另一个主要概念就是自动思维。自动思维指的是在某一情形下,人自发就会出现的一种想法,是一种本能性的思想,基本上不需要我们大脑进行多余的思考,在瞬间就会出现。这种思维的形成主要是基于过往经验的一个模式。

自动思维是一个中性词,每一个人的经验不同,因此造就的自动思维也是不同的。有些人的自动思维是积极正向的,有些人的自动思维是消极负向的。自动思维是对情境解读后的直接反应,并由解读而产生情感反应。

由于它的出现往往一闪而过,让人无法抓住,所以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就需要咨询师帮助来访者进行认知概念化,使得来访者不断将它具现化,最终了解自己究竟有如何的模式,从而进行评估它是否正确,是否需要纠正。

自动思维是不是最终影响人们的因素呢?并不是。自动思维之上是中间信念,而中间信念是受核心信念影响的。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从核心信念影响中间信念,最后变为自动思维。

中间信念

自动思维来自于中间信念。中间信念由三部分组成:态度、假设、规则。对某个情境的态度决定了相应的假设与规则。

比如一个对人际敏感的人可能有这样的中间信念:

态度:必须被每个人喜欢

规则:我必须让每个人都对我满意

假设:如果我尽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期望,别人就会喜欢我

可以看到这样的中间信念会使人表现出一种取悦他人的倾向,严重的可能就是我们说的讨好型人格。

核心信念

核心信念是信念最根本的环节,它是整体的、牢固的和被全面概括的。它和中间信念的形成都是从早期发展阶段的生存环境中寻找有意义的答案,为了适应,他们要以 一个连贯的方式组织他们的经历。世界、他人的互动影响造就了对事物的理解,从而形成了信念。

如同文章开头讲述的行为形成模式,信念的形成模式同样遵循反馈机制,正反馈与负反馈激发各自的解读,通过不断强化巩固,最后演变成信念。负性的核心信念多集中安全感和自我价值上,如不安全、不可爱、无助。例如:上文中的讨好型人格的核心信念可能是我不够可爱、我不值得被喜爱、我是个讨厌鬼。

补偿策略

补偿策略是应对核心信念的方式,让负性的核心信念不会成为事实,降低负性情绪,避免结果让核心信念成为事实,造成对自我的冲击。言下之意,补偿策略是防御性的。

仍然以上文中的讨好型人格来举例,其补偿策略可能是寻求他人的认可,可能是表现出完美,也可能是过度负责,从而来避免不可爱、不被喜爱、讨厌鬼的否定。

选择何种补偿策略,是由个人不同的认知及行为方式、不同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这种策略最终成为他们行为策略的中间信念。

完整地对文中“讨好型人格”的核心信念、中间信念、自动思维来做一个解析:

核心信念:我不可爱,不值得被喜爱,我是令人讨厌的

中间信念:

态度:必须被每个人喜欢、接受

规则:我必须让每个人都对我满意

假设:

    1. 如果我尽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期望,别人就会喜欢我,否则我就讨厌鬼

    2. 如果我对每一件事情负责,别人就会对我满意,否则我不被喜欢

    3. 如果我将所有事情做到完美,别人就会赞美我接纳我,否则我就被抛弃

自动思维:我不能搞砸了、别人不开心了是因为我没做好……

信念间的关系

在认知三角形中,最容易改变的是自动思维,因为它是中间信念、核心信念的浅显表现,通过对中间信念三部分进行评估纠正,直接影响体现到自动思维的改变。

最难改变的是核心信念,因为它是历往经历提炼而来的价值观,根深蒂固——有些人的核心信念改变容易,有的人则非常困难。由于三者的相互关系 ,通过中间信念的改变,继而影响自动思维、核心信念,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切入点。

下面是信念间关系的图示,这是一个循环,要打破循环就要剪短循环线,形成新的闭环。

一个人的信念中并不总是消极的,也有积极一面,当消极一面压倒积极一面而产生一系列问题时,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可选择的解决方式。

玖阁之中,有九格,一格之中,有一阁。

(0)

相关推荐

  • 批判性思维与认知行为疗法:发现无意识的隐含假设

    按照罗伯特·恩尼斯(Robert Ennis)的定义,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帮助我们决定应该相信什么和做什么的反思性思维方式.而许多时候,困扰我们的负面情绪以及一些令人后悔的行为决策,都是因为我们相信了错误 ...

  • 认知治疗

    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认知方向和方式产生正确的观念,纠正适应不良的情绪和行为的心理治疗模式.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霍姆(L. E. Home)于20世纪初提出.其 ...

  • 浅谈“认知行为疗法”在心理治疗上的积极作用

    发布时间:2021-03-29  所谓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物产生的自己的认知和看法,有对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想法.对环境的认识或对事的见解等等,这种对事/物的感受无关事/物本身. 认知,也可以理 ...

  • 认知行为疗法在失眠障碍中的临床应用_张艳飞

    认知行为疗法在失眠障碍中的临床应用_张艳飞

  • 认知行为疗法在成人慢性失眠中的应用现状_肖敏

    认知行为疗法在成人慢性失眠中的应用现状_肖敏

  •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

  • 认知行为疗法具体方法

    浏览:21182 | 更新:2017-10-22 04:32 7 分步阅读 认知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技术.它是根据认知心理学提出的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病人不良认知的 ...

  •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梅肯鲍姆的认 ...

  • 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简介

    岳刚cd 2018-01-02 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当今解决失眠症的首选的非药物疗法,长期效果远超药物. 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BTI)是摘抄于<睡眠医学理论与实践(第4版)> ...

  • 认知行为疗法CBTi 一一 非药物治疗失眠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i 一一 非药物治疗失眠疗法 大多数失眠的人,满怀希望来到医院,医生唯一能给的帮助就是一盒安眠药片. 刚开始安眠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给好久没有酣畅淋漓睡一觉的病人带来幸福感.一旦 ...

  • 一例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解决情感问题的辅导案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案例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解决大学生因情感问题所致的严重心理问题.通过帮助该生重建对自身和恋爱中自我的认知结构,纠正了原有认知偏差,在1个月左右的时间内,逐步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