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头,只为美好 | 《我只向美好的事物低头》书评

她在朴素日常里

活出了真意,珍贵,明亮

这是《我只向美好的事物低头》

第 1 篇书评

   低头,只为美好   

作者:张莹

图片:陈肖

1

是的,我不敢写!虽然,我一直想写,一想,就是十四年。

我深怕,多少词,多少字,都不能写尽我的情思。是的,我不满意,那些可爱的方块字,是如何也不听我的使唤,无论怎样也不能尽情表达我的内心。煎熬着。

也许,只有微笑着落泪,才可以表达内心的欢喜。

爱,要怎么说出口?我说不出呀,于是,让每天清晨,一个纯纯的早安,绵延成汩汩的暖意。

每天一个的早安,唯独给她——雪小禅。

我用我黑色的钢笔,灌了墨兰墨水,在洁白的纸上,写了又写,涂了又涂。

记忆,如潮,滚滚而来,无畏无惧。

十年前,汹涌而来的各种考验,让我一度焦头烂额,我几乎失去了与生活抗争的力量。一个午后,我翻看着一摞厚厚的资料,希望自己会有一个清淡的出口。

那个出口,是:青。

那两个字,像一道闪电,直刺我的心脏。我全身颤栗着,仿佛是将自己撕裂开给人看。

跑遍了小城,没有找到这本书,却看到了另一本《赏心只有两三枝》,白粉色的封皮上赫然三个字:雪小禅。

找不到《刺青》,却与作者相遇,这,是怎么的福分?

我的整个救赎就此开始。

冬日的夜是安静的,我在这安静的夜里,一行行读她的字,读到泪流满面,读到全身通透,读到我终于知道,这世界上有一种力量叫:懂得!

辗转多方,托朋友买来《刺青》一遍遍地读。是在字里行间,纪念青春,怀念爱情。

当然,更尊崇了那个叫雪小禅的人。

杂志,报刊,博客……我四处追寻着她的文字,而她的文字,亦如春风,悄悄融化了我心灵的坚冰,生活,原来是如此美好,如此慈悲!

即便,有一种青春千疮百孔,也因为有她的存在,爱情,如高山上的雪莲,永远散发着光芒。

她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照亮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青春,亦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了她,我申请了微博,我贪婪者,渴望更进一步接受着,来自禅园的阳光雨露。

“最好的、最重要的东西一定都在心里。在最深的心里。——我将终生守口如瓶。”守口如瓶的,是心底那份刻骨的爱。而“回忆,有一种脆弱的质地,一经有个好的道具,会马上卷土重来。”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特别爱那个人。但更多的时候,我们爱的是那个自己想象中的人,或者说,爱上了爱情本身这件事情。更或者说,我们过于美化爱情这件事情了,它远远不如我们想象的美妙,更多的时候,它只是生活中的一件事物,也会渐次消亡。”

她写尽了天下爱情的绝色,也写尽了天下爱情的纯净,唯有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才会是盛放她笔下爱情的圣殿,独自,妖娆,坚韧,饱满。

2

永远也忘记不了2011年11月23日,星期三,下午。

我早早地买好动车票,早早地处理好手头的事情,去见那个人。

是的,这是一个人的约会。是见初恋情人般,那样的忐忑,坚定,又不知如何才是。

心咚咚跳着,虽然已是北方寒冷的日子,周身却一阵阵热潮袭来,每一个细胞,都是枝头的蔷薇,使劲地开呀,开。

那是第一次去那个学校——中国戏曲学院。只因那里有一个写文字,爱戏曲的雪小禅老师在授课。而且,从她的微博上知道,她教室的门,是打开的,她欢迎每一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听者。

下了车,一阵细雨飘来。我一路询问着路,一路狂奔着。

终于汗淋漓来到D307的时候,却正好是下课铃声响起。

眼睛一热,泪要来。

我拉着晚走的同学问:雪老师呢?雪老师呢?

同学说,雪老师走了。

我转身即追,同学说:你追不上的,她走路可快呢!

我不信,我追,直跑到校园门口,终是没有,她果然很快!

一步步,回到教室,已是空荡荡一片。我看黑板上的字,潇洒飘逸。站在台下,仿佛她在。

看着,久久,直到京城亮起了许多的灯光,闪闪烁烁。

坐上返程的车,翻看着手里的《刹那机》,我知道,我还会来。

那么美的周三!她在!

忘了一天没有吃东西,回家就斗胆在微博上私信留言了,我只说:我去了,可是我迟到了,下次,我一定不迟到!

我从没奢望她会给我留言。两天后的傍晚,我打开微博:

下次再来,一起吃饭,一定!

她竟然知道我没有吃饭!泪水汹涌而来,这样的知道,扯心扯肺地欢喜。而我这样一个俗世凡女子,何德何能,竟是让她如此挂心。

鸡零狗碎的生活中,依然是见缝插针地去听她的课,自然也遇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听者。有的太远,无法前来听课的,与我并不相识,但因为在微博上知道我会去,便委托我说:拍张她讲课的照片吧!等你回来,讲给我们听,可好?

我重重地点点头。

于是,每每听课回来,就打电话给她们,细细讲这两个小时的情景,直到手机发烫,对方仍是不尽兴。

转眼春节,她的课马上就结束了,我不知道,我怎样才能表达我内心的千山万水。她的声音,她的文字,像佛音,一点点度我,越过荆棘坎坷。

亲手准备了一个蓝苹果,是用水晶珠一点点穿起来的。蓝色,是成熟,是大度,是稳重,是广阔,是天高,是地厚……

下课,把苹果放到她的手里,她一把拉住我,快速脱下手上的藏戒,塞给我:记得,我在!

心,狂跳,我人生中的第一枚戒指!

第一枚啊!无语,泪来。

然而,一切又是多美巧合,藏戒上,是蓝晶!

后来,我的微信头像,也是这枚藏戒,一如佛祖,度我。

我申请微博,因她;我申请微信,亦是因她。她是光,照亮了我的心堂。

她,圆了我的大学梦,可以让我坐在大学课堂里听课。她写的是文字,过的是生活,度的是人生。

人生小半,从来没追过任何一个人,可是,我追她了,入骨入髓。

也许,是命中注定的,当我把爱情一点点稳妥的安放起来的时候,她的爱情文字也渐渐在一方天地里慢慢凝为琥珀,永远闪着那样一种光明,历久弥新,回音袅袅。

日子,总是连接着吃米油盐的。当那些青涩的爱情,在一个个的文字里,优美地淌出来,浸润着每个怀春的少年之后,她和我们一路走来。

她知道,俗世的烟火,温暖而妥帖,是和现实生活丝丝入扣的。于是,她写植物,她写花,她写颜色,她写城市……她写身边一切你可以触摸,可以打动你心灵的事物。她带着我们,一点点长大。

生活的节奏,快得让我们失去了很多的乐趣。我们郁闷了,她告诉我们“闲是一种心态,一种哲学,闲是生活里的一个味道——不是你休了长假就闲,不是你准备好了闲才去闲,闲是能看到黄昏里静落灯花的美,即使那时坐在赶往回家的路上,闲是心里的那片绿静,多紧的事情,也能让它慢半拍,闲时沉静、收敛、准确、简要”。如此,是要我们调节好心态,睡一个好觉,整理好行装,更好地上路啊!

不只是你要的那份浪漫,也不只是你想的那份凄凉,更不是你要的那份完美,就是在凡尘的日子里,慢慢疗着你,被岁月磨砺的伤。

无论日子怎么过,总是喜气洋洋的。你觉得她恍惚吗?你觉得她遥远吗?她就在你身边哩!

你看她“慢慢走着,提着红的红绿的绿的菜”,多像邻家姐姐。你看她说,“喜字就是俗世里的好,是馒头上的那点红,透着欢快,透着喜欢。”怎么样?难道你还郁闷吗?那菜啊,那馒头啊,那喜字啊,都在岁月里,伴着她的芳香,惹你开心呢!

那些跳荡的文字,总是不小心,就让人落了泪。泪是甜的,仿佛流过玉般,温润着,丝丝缕缕的咸,反而有了点缀的味道。喜欢在这样温暖的午后,或是寂静的夜里,只读一段文字,就舍不得继续了,怕,怕一下子读完,就再也找不到了一样,就像多年不见的好友忽然要离开般,不舍。

……

2012年3月,她去云南,和央视录制关于蝴蝶的奇幻故事。她苦,她累,她不说。只有朗朗笑声,精美图片,温暖文字,在微博上,伴着我们度过。

自此,喜爱戏曲的她,慢慢地回归传统文化。和她笔下的爱情一样经典,所有的传统文化,在她的笔下,以一样的精致,散发着光芒,一样的绝色无双。

这一年,她出版了《那莲那禅那光阴》。淡绿色的封皮,仿佛是一种新生,是在心里长出的一朵莲花,是一种曼妙与永远。

“你心里,要,有,一朵,莲花。那朵莲花,要经历了风雨,经历了伤害。然后,依然傲然,依然带着跋扈的清凉,带着那种低调却从容的温暖,和出了污泥却仍然不染的素贞。那朵莲花还要有最清澈的明媚,最邪恶的妩媚,最动荡的平静,最不动声色的潋滟。

历经三年,2014年初,《裴艳玲传》出版,她说:

之前,我一直被贴上了青春文学的标签,而且贴了很多年。我的确写过十多部青春小说,但早在五六年前就转型写文化随笔,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书写书法、绘画、植物、城市、建筑、戏曲……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自己的文字也在慢慢的蜕变,毫无疑问,这本《裴艳玲传》更是一个彻底的华丽转身。”

拿到书,迫不及待地读起来,读到第三十页的时候,泪就来了。

我原本不喜欢戏曲,但爸爸喜欢,便也断断续续听着。如今,雪小禅喜欢,更因为有了《裴艳玲传》,这戏曲也便在心里了渐渐生了根,发了芽。

在新书发布会,分享会,各地雅集中,雪老师从不忘记戏曲,她倾尽全力地为着戏曲。

那天的北京分享会,是在初冬的一个傍晚,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了。但仍有许多各地来的读者环绕着她,久久不肯离去。

我远远望着她,要抽身离开,去车站赶车。她忽然叫我:别走,和我回家!

像听到初恋情人在唤我,几欲跑动的脚,犹豫了,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当然想去,可是,我会不会打扰她?去还是不去,纠结着!

纠结的片刻,她大踏步走来,拉起我的手,上了她的车,对着司机姐姐说:走吧,来听课的小妹妹,和我一起回家!

那坚定暖暖的口气,容不得任何质疑!

我想,她定是懂得的我的悲苦,但她从不问,就那么陪着。

她说:“有时候深情就是相陪。不问。陪着她把时间一秒秒度过去就好——在一个人最艰难的时候,相陪就好,喝茶吃饭说天气唱戏以及无用的事情,就好。”

3

这七年里,在她的文字里,我早已是脱胎换骨般,迎接着一个又一个,笃定而有温度的日子。

深夜,车疾驰在高速上。她看我一眼,说:回家好好睡觉,没事的啊!然后,头微微一侧,闭了眼。

太累了,赶路,讲座,签字,回答读者的各种问题,照顾到每一个远道而来的人。

这样的慈悲,绵绵长长。

一进家门,我呆了,恍若梦中,怔在门口,无语。

果然,仙人!(王祥夫老师的定义,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如饮甘霖,通体清透。)

她招呼我,进来!随手把门口重重的一包书,推到一边,我看到,那是她自购的自己的新书,是应读者要求,签名的。

然后,一一指给我卧室,被褥,卫生间,洗漱用品。让我自己安排,她简单收拾下,去了自己的房间。

我坐在床上,环视房间,深蓝色的床单,粉色的羽绒被,墙上挂着梵高的向日葵。窗户下,是一方小小的桌子,铺着扎染兰布,一把茶壶,两个杯子安静着。小桌旁,灰色泥瓦罐里,立着几枝莲蓬。

古朴,淡雅,禅意,扑面而来。真好啊!

“给,夜深了,怕你冷,再给你床被子”,我还在仙境里沉溺着,她推门进来,递给我一新的被子,让我盖着。

我连连点头,收拾完,蜷缩在小床上,一股股暖意,慢慢侵袭过来。

我睡得竟如此踏实。

天微微亮,我便睁开眼,悄悄来到客厅,看书台上,宣纸,毛笔,砚台;地上成堆的书,各色的罐子,老式收音机,三三两两的莲蓬,茶罐,器皿,藏式家具,脚踏琴,菖蒲,文竹……天上地下,人间天堂。

我不忍心再打扰,留一张便条,悄悄开门走。

下楼,回望,泪来。

可是,我却又是这样一个大意的人,手机忘在屋里。无奈,返回。

站在门口,听得戏曲声声。慢慢敲门,她开门,笑:知道你回来呢,手机忘了!

我笑,她说:看着你的条子,我真想文艺地哭一把呢,看到你手机,破涕而笑,知道你会回来!

这样的端然可爱,真的是少年,不老的少年!永远的少年!

一开门,千年过去了,人间至味,足矣。

因为听课,我认识了慧。慧因为她,定居那个叫霸州的小城。在那里,我认识了全天下都认识的大姐。大姐是朴实温暖的一个,那暖暖的笑,可以滋养一片毛茸茸的绿意。

她说:雪老师,真好啊,真的好呢!

我抱抱大姐,瘦小的大姐有一丝娇羞,拍拍我说:我给你们包饺子吃!

她说得真诚,贴心,听得人,忍不住泪湿润。

雪老师听了,笑笑,并不以为然,摆摆手,泡茶去。随之,便唱起来,几声戏曲,婉转回荡,飘心入肺。

当那样的好,成为一种习惯,便自生光芒,照亮众生。

北方的霾,在那个冬天异常的朦胧起来。说不出来的,思念。看她辗转南北,读她的文字,想她的眼疾,腰疾。

早起,义无反顾去看她。她刚刚出差回来,正在医院。我立在一旁,看治疗床上的她,一字也说不出来,哽咽着,不让泪出来。

片刻,她看我,轻声问:你好吗?

我使劲点点头,不让她说话。

治疗结束,她腾一下子站起来,调皮地看看医生:哈,果然好哈!神!

她冲着医生竖起大拇指,那灿烂地笑,瞬间映亮了病房。

好啦,别太累了啊,得注意休息了!医生便收拾器具便叮嘱她。

她应一声,招呼我,大踏步走,像风。

我一溜小跑跟在她的后面。她倏地回头:知道吗?莹,没有人随随便便成功。

刹那惊心,泪唰地来了,我赶紧擦擦,不让她看到。

轻快的话语,坚定的语气,和讲坛上那个幽默欢快博学的小禅判若两人。是的,她给你的,只有美好。

她像一只不疲倦的鸟,以自己的方式,扇动着缤纷的翅膀,在蓝天划过。

谁的生活不是千疮百孔,世界很薄情,但没关系,她告诉我们,深情就好。新书《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读得人潸然。她一直直致力于平实而质朴的生活,虽然,她的周围不乏许多的达官贵人,知名人士,如:老树,宏芳,书林,白燕升,裴艳玲……然后,笔下却依然有着巷里俗人,烟火中的手艺人,古道热肠的大姐,独居寡淡的老伶人,重情重义的二喜……

她逛菜市,赶集市,游远方,不矫情,不悲怆,离日常很近,离你我很近。

这一次,她是怀着一颗关照柴米油盐的心,再次以精神上的青春明媚,照亮灰暗的人生。

她的内心,有着极大的张力,把对往事的宽容与消化,都绽放成一朵花,别在衣襟,那么美。这花,是摄影、书法、戏曲、绘画、茶道、装帧艺术,以及各种吃喝玩乐的技艺,她几乎没有不精通的,且自成一派,让人欢喜的雪式风格。

雪小禅,公众号,没有理由不关注。

我记得那句话:我愿意带着你们一起成长。

果然是啊,十年来,她一点点地带我们走向灵魂的深处,那里是安定,是光芒,是温暖,是见山见水,如花在野。

也许,世界上有一种磁场真的是相同的吧。那些时日,我感觉真的过不去了,绝望,绝境,绝地……

早起,我照例发她一个:早安!

我发出去的字,心里滋长的是惦念,感应的是力量。很多年来,看她的累,我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每日里微信上一个早安,为她祈福。忙碌的她,也会偷闲,发来一个图片,晴朗着我的一天,那么好。

那天,没有图片,只有文字:来吧,我在。

买了票,不管不顾,直奔禅园。

一入禅园美似海,从此烦忧是路人。落入禅园,你便是最美的一朵。

她亲手打造的“禅园”,散发着幽幽的香,淡淡的,似缓缓流淌的光阴。禅园亦是独特的,有着别样的中国文人审美特色。一花,一草,一瓶,一罐,都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地板是风化的老榆木,上面有着虫子的洞,时光的洼痕。墙壁泛着淡淡的黄色,是泥墙。她说,装修师傅都担心她被骗,说“装修了几十年,没见过装修成这样的。”

她笑,这是她骨子里浸透出的独特,中国文人,被她重新定义。

到了禅园,她开门,笑。所有的不快,一下子都稳妥了起来。依然没有过多的话,我拥抱她,她说:我给你炖肉!

她进入厨房,慢慢地有戏曲声传来,有菜香飘来。

慢慢地,有别别妹来,有听风姐姐来,有楠姐来,有表妹来……

那样一个我以为遥不可及的仙人,在日常里,亲近着每一个。动荡的心,竟慢慢平静下来。

抚摸着屋子里的每一个器物,都有着她的气息。沉沉的痕迹渐渐淡去,渐生的是通畅,是安静,是豁达。

你以为过不去的千山万水,早晚都会过去。

仿佛魔术般,桌上一会儿就摆满了各色的碗,碟,上面各色的菜,好看,好香,好吃。

吃吧,吃吧!她轻轻暖暖地说着,是春风,柔柔地抚平了一池吹水。

她带我们去楼下看花看草,着一件小衫,最常见的一种,一双普通的球鞋,素净灿烂的一张脸,几乎不化妆,然而,竟那样的惊艳了。

树下,花前,墙边,露台上,低眉,俯首,不遮,不掩,漫不经心着,却有着说不出的率真,那么迷人。

看着她,所有的悲凉,无影无踪。

是的,她学问好,心,更好。有情有义,古道心肠。来禅园的人,哪一个不是人生飞扬,踏实稳妥。

吧啦,李菁,那个湘西女子,雪小禅公众号主编。

骄阳,才气逼人,情意满满。

慧,嫁人生子,凡间幸福……

4

她慢慢写着,缓慢于这个时代,书写着中国文化的气韵与精神品格,她带着我们一起在传统文化里去遇见那些懂得,那些天高地阔。

在《惜君如常》里,她写书法、戏曲、风物、名帖;亦写琴师、隐士、名伶、名仕、市井小人物。落笔至清至真,一如她喜欢的老茶温暖朴实,醇厚绵长。这样的情境,是开阔,是清醒,是善良,是尊重,更是深情。

“以生活的静默抵御世俗的粗糙,底色里有照见,有懂得,有地阔天高。”

她在朴素日常里,活出了真意,珍贵,明亮,照耀万物,众生。

她说,抱歉,我只向美好的事物低头。

美好,是什么?

是草木情深、坛坛罐罐……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是爱食物,是喜相牵,病相扶,寂寞相陪,是热爱着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这样的美好,你怎不动容?

等啊,等;盼啊,盼,盼了一年,想了一年,我终于找到了我的生活词典——《我只向美好的事物低头》,原创随笔,全部手写。她在重新定义中国式的理想生活,饱含人性的温暖,精致的意象,绝美的文字。

也许,里面的人物并不符合大众所谓成功的标准,但确是有着一个最阔朗最通达的标准:慈悲。因为有了慈悲,才有了洁净,饱满,才有了千年文化的血脉。

她苦苦的累心探索,然后以一种绝美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唯有低头。

抱着书,一个下午,一个晚上, 浸润了书页,浸润了体肤,浸润了骨髓。不经意一句话,便一如往常,惊了心,仿佛是冬日的一缕烟火,也仿佛是春日的一抹茸茸草,笑着,笑着,泪就流下来。

千言万语,垒字经年,并不能说出其千万分之一。但终究是要说的。

于是,絮絮叨叨,如许。

这个冬天,没有雾霾,分外地好。此刻,阳光更好,一遍遍翻阅着新书《我只向美好的事物低头》。

还是不再说了吧,再说,又要落泪了。

真想禅园,真想小禅啊!

- 完 -

THANK U

谢谢您,张莹

书 评

征 集

雪小禅新书《我只向美好的事物低头》已在京东、当当、亚马逊各大网站上火热预售,现向所有禅迷征集新书书评,当您读完这本书时,一霎时的无语凝噎,长久的温热共振究竟是什么呢?

说不清楚。那就请写下它们吧,我们将择选发布在“雪小禅”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