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兄靓声|第40期 : 微广播故事《鮀岛地下尖兵传奇》|汕头市
聆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各位听众朋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曾兄靓声戏剧表演工作坊,推出“红色汕头”系列广播故事。故事选自中共汕头市委宣传部主编的《红色汕头》系列连环画丛书。我们将丛书中一个个反映汕头革命历史的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热血奋战的故事以广播的形式呈现,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你们喜欢。让我们在故事中一同学习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风雨历程,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策划 (十六)
“红色汕头”系列广播故事之八《鮀岛地下尖兵传奇》
策划:林琳
故事改编:甄勇刚
讲述者:曾若明
音乐编配:邬运河
录音:曾兄靓声戏剧表演工作坊
封面:肖亮生
绘画:黄毅生
演员:陈澎年:曾兄饰
地下党员代表:石振东饰
周恩来:曾兄饰
店铺伙计:石振东饰
讲述:从南昌起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国民党反动派残酷统治下,上海和中央苏区之间有一条途经汕头的秘密交通线,蜿蜒曲折长达数千公里,担负着党中央从上海到中央苏区转移干部、传递信息和运送物资的任务。这就是至今仍备受称颂、常被影视剧作为题材的“红色交通线”。
1930年底,中央交通局局长陈刚在组织的帮助下,在汕头市镇邦街7号建立中法西药行分号,以此作为中央交通局直属交通站。
围绕绝密的红色交通站,每天都在上演隐蔽战线上的无声战斗。
地下工作人员:这位是中央交通局局长陈刚同志!
陈刚:同志们好!以后请叫我刘作抚。
讲述:中法西药行离码头很近,周围是居民区,便于隐蔽、疏散,交通员平时看店,偶尔收到奇怪的药方,就拿给陈刚翻译,陈刚按药方往来香港采购药物,这些药物辗转被送到苏区。
1931年初,中央决定在汕头再建一个绝密备用站,委派陈彭年、顾玉良、罗贵昆三人以上海客商的身份到汕头,筹备备用交通站。
他们在南京旅社附近的海平路97号租用了一座面临马路但没有铺面的三层楼房,建立了一家专营批发代销、不做零售的电料行,目的是利用商店购买苏区急需电器材料。
陈彭年长期在上海租界做秘密工作,懂黑社会语言和活动方式,穿上长袍很像大老板,所以他的身份对内是站长,对外是老板。
陈彭年:来来来,里边请,伙计,泡茶!
伙 计:来了!
中央对汕头交通站的工作要求非常严格,只同所在地党委的东江特委书记一人联系。
华富电料行交通站在汕头站稳后,东江特委先派交通员与罗贵昆、顾玉良取得联系,后顾玉良与东江特委接洽。
从此以后,从上海来的同志和物资,经交通站由东江特委交通员安全送到苏区。
地下工作人员隐蔽在敌特腹地,战斗在敌人心脏,在这条无形的战线上,经历一个个险情,完成党交给的一件件任务。
1931年4月,顾顺章在武汉叛变投敌。因为顾顺章是中央政治局委员、特科负责人之一,对上海党中央机关内部非常熟悉,他的变节严重威胁了中央高级干部的安全。
周恩来:现对中央交通线进行调整,马上撤销顾顺章了解的所有交通站。
讲述: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汕头“中法西药行”交通站停止活动,陈刚与交通员撤离赴香港。从此“华富电料行”备用交通站被正式唤醒,继续开展工作。
在周恩来同志的指挥下,党中央及时疏散干部,经汕头撤离到苏区的有邓小平、聂荣臻、李富春、邓颖超、董必武、李克农、钱壮飞等。后来,周恩来也通过汕头交通站进入苏区。
1932年,临时中央机关在上海滩难以立足,被迫迁入苏区,大批干部经汕头转移到革命根据地,包括博古、刘少奇、陈云、李维汉、林伯渠、谢觉哉、瞿秋白等人。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0年到红军长征前,我党政军领导干部有200多人由这条秘密交通线进入苏区。
同时,还源源不断地向苏区运送军需、民用物资。它是中共中央交通局在闽西工农通讯社的基础上建立的,由周恩来亲自选点、布点。
经过缜密分析,汕头因诸多有利条件被中央指定为红色交通线的枢纽中转站。它是唯一一条自始至终不受破坏的地下航线,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这条绝密交通线从红色交通站成为党中央与苏区联系的生命线,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策动敌特起义,那些战斗在秘密战线上的勇士们以忠诚与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充满传奇色彩的壮歌。
朗读者 曾若明
曾若明,汕头市人,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深圳保利剧院首任总经理,深圳曾兄靓声戏剧艺术表演工作坊创始人。现受聘于深圳文体旅游局重大项目办公室(新歌剧院项目组)高级顾问。
音乐制作人 邬运河
广东省录音师协会会员,从业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记者。长期从事音乐编辑、录音与制作。众多节目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奖项。
编辑 谢舒霖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