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融资827亿,1.2万字看懂新能源汽车产业图谱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制定,以及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似乎正式摆脱了萌芽期,一脚“电门”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21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融资事件57起,披露融资额827.1亿元。
据中国乘用车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了100.7万辆,同比增长了220.9%,这个数字已经基本追平了2020年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110.9万辆)。
另外,从我国上半年乘用车994.3万辆的总销量来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达10.12%。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已经占到了全球市场的一半份额,稳坐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新能源汽车持续向好可以说是政策、市场、技术三方推动的结果。
政策上,2020年10月我国国务院常委会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奠定了新能源汽车未来15年的发展基础,同时也说明了新能源汽车的长期产业红利已经确定。
而在消费市场,经过几年的市场培育,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形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认可了其在城市通勤和短途出行需求方面的价值。
在技术层面,根据IPRdaily与中汽中心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汽车专利数据统计分析》显示,2020年中国汽车专利公开量为29.5万件,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23%,同比增长16%。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研发进入了成长期。
2020年中国汽车领域专利情况来源:IPRdaily
技术创新永远是产业发展的驱动力,除了比亚迪、特斯拉这样的头部主机厂不断推动产业升级,上下游的零部件供应商同样在进行技术革新。
在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赛道融资金额Top10项目中,除了比亚迪、领跑汽车、小鹏汽车等新能源车企,还出现了蜂巢能源、特来电、金力永磁等上下游供应商、运营商。
那么在新能源产业中除了整车厂还有哪些企业值得关注?零部件市场甚至原材料市场的企业发展状况又是怎样的?本文我们会根据公开信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拆解,并梳理相关领域的一、二级市场公司。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的大部分零部件、结构以及技术应用都是类似的,例如车身、悬架、内饰、轮胎以及仍在不断发展的自动驾驶技术等等。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动力系统,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新能源汽车特有的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因此本文将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三电”,以及充电桩、动力电池回收等行业进行梳理。
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类型,根据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动力锂电池总装机量达到63.6GWh,累计增长2.3%。
但锂离子电池的热潮必定会导致上游原材料价格提高,由于全世界锂矿储量并不多,且还需要应用在3C、医疗等领域,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倒逼动力电池市场应用新技术、新产品,以做到产品形态的调节和补充。钠离子电池和氢燃料电池就是目前可见的新的动力电池路径。
锂离子电池
LG化学:
已进入扩张期,2021年5月,LG新能源在全球注册电动车动力电池总量(装机量)为19.7GWh,超越宁德时代成为当月冠军。截至2020年底,LG新能源在全球拥有四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韩国苍梧、美国霍兰德、中国南京、波兰,分别拥有的产能规模为18.2GWh、2.6GWh、35GWh、15GWh,总计70.8GWh。
松下:
松下与特斯拉深度绑定,采用镍钴铝酸锂(NCA)路线,并以18650和21700圆柱电池闻名。松下目前有包括二次电池事业部在内的7个事业部,2015-2019年松下二次电池事业部营收处于200-300亿人民币左右(日元兑人民币汇率按0.065换算),占松下总收入的4.9%逐渐提升至5.56%左右,总体比重仍较小。盈利方面,二次电池业务始终处于盈亏平衡线附近,给公司稳定在5%左右的利润率带来拖累。
宁德时代:
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福建宁德。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目前,宁德时代拥有四大生产基地及两大研发中心,并分别在德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设立了分公司,业务辐射全球。2017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超越比亚迪爬升至全球第一;2020年,作为新能源代表的宁德时代市值超越中国石油;2021年,宁德时代市值破万亿。截止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91.67亿,同比增长112.24%。另外,近日宁德时代也公布了自己的第一款钠离子电池。
国轩高科:
公司系国内最早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专业从事新型锂离子电池及其材料的研发、生产和经营,拥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主要产品为磷酸铁锂材料及电芯、三元电芯、动力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及储能型电池组。公司研发的JTM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循环次数等指标上达到全球领先的水平,不输宁德时代(CTP)和比亚迪(刀片电池)的电池指标,大众中国对国轩高科实验室进行认证审核,且已向国轩高科派驻20人左右的专家团队。截止至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92亿,同比增长77.09%。
孚能科技:
主营产品为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电芯、模组和电池包,应用领域涵盖新能源乘用车、专用车等。近三年来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高速跃升,2017-2019 年动力电池销量分别达到 0.95、1.92、2.27GWh,软包动力电池领域,装机量自 2017 年至 2019年已连续 3 年蝉联全国第一,软包行业地位稳固。公司营收主要由戴姆勒、广汽、北汽等贡献。公司客户涵盖广汽、北汽、一汽、长城、东风、江铃、吉利、长安等国内知名整车企业,同时拓展大众、奥迪、保时捷、通用等国内外一线整车企业客户。截止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67亿,同比增长198.86%。
亿纬锂能: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消费电池(包括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和动力电池(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其电池系统、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技术已摆脱依赖SKI,自研三元软包已批量供货小鹏,且送样戴姆勒新项目,自研三元方形已获华晨宝马定点。截止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9.58亿,同比增长125.98%。
蜂巢能源:
蜂巢能源的前身是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自2012年起开展电芯的预研工作,2016年12月成立电池事业部,2018年2月独立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蜂巢能源总部位于江苏省常州市,主要业务包括电芯模组研发制造、电池PACK工艺研发、电池包电池组总成等。7月30日,蜂巢能源宣布完成102.8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银投领投,联合投资机构包括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子基金、碧桂园创投、深创投、建信投资、IDG、三一重工、小米集团、海松资本、华兴资本等,国投招商、九智资本等原股东进行了大额增持。
金羽新能:
金羽新能脱胎于北京大学实验室,正式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可充电金属锂电池的研发和应用。目前,金羽新能已经能量产LMR2016扣式金属锂电池,其标称电压/容量3.9V/35mAh,最大放电电流为105mA,可在-20℃~60 ℃的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该电池在100%循环深度(即全部充满、耗尽电池电量)下的循环寿命可超过400次。金羽新能已经完成了Pre-A轮融资,并将于今年年底前开始量产软包电池形态的金属锂电池。
钠离子电池
中科海钠:
中科海钠成立于2017年,是国内首家也是国际上为数不多的几家专注钠离子电池研发和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公司的核心技术来自于中科院物理所清洁能源实验室。目前,中科海钠已经建成了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百吨级中试线及兆瓦时级电芯线,在关键材料方面已获得国内外专利近三十个,并完成了全球首辆钠离子电池低速电动车示范和首座100 kW·h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示范。中科海纳于去年5月完成了由中科创星和梧桐树资本领投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钠创新能源:
钠创新能源创建于2018年5月,由上海电化学能源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紫剑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是一家致力于钠离子电池研发、生产及应用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其产品包括铁基三元材料前驱体、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解液及钠离子电池模组。
星空钠电:
星空钠电隶属辽宁宏成集团旗下,是一家以钠离子电池材料研发与电池生产制造为一体的高科技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目前星空钠电已经建成钠离子电池中试生产线,具备了一定的钠离子电池量产能力。
氢燃料电
亿华通:
北京亿华通成立于2012年。目前,亿华通已形成以自主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为核心,包括双极板、电堆、整车控制器、智能DC/DC、氢系统、测试设备、燃料电池实验室全套解决方案等在内的纵向一体化产品与服务体系。
弗尔赛能源:
弗尔赛能源是以“氢能高效利用”为业务核心的车用动力与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氢能燃料电池、分布式能源及产品终端云管理增值服务三大领域。弗尔赛于2018年就实现了30kW级燃料电池发动机小批量投产,2019年批量交付了45kW级燃料电池发动机,并发布了80kW级燃料电池发动机。
威孚高科:
威孚高科成立于1995年,是国内汽车零部件的著名生产厂商,现有的汽车零部件核心业务80%的产品均与电控系统配套和实现电控化。威孚高科从2017年开始介入氢能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及产品的研发,2018年正式启动“氢能燃料电池测试中心”工程建设项目,同年设立“新能源与网联技术研究院”,并于2019年控股了丹麦IRD公司。
骥翀氢能:
骥翀氢能成立于2018年12月,是一家专注于自主知识产权燃料电池研发和产业化的科技公司。骥翀氢能定位于车用氢燃料电池电堆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涵盖了电池电堆定制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等。目前骥翀氢能的MH170系列电池电堆已推出143kW型,为当前行业内氢燃料电池单个电堆中功率最大的一款产品。2020年11月,骥翀氢能完成了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水木易德领投,河南战新氢能产业基金、张家港政府投资平台悦丰金创及山东江诣创投跟投。
氢邦科技:
氢邦科技于2019年12月正式成立,专注于SOFC电堆的研发及制造。2020年底,氢邦科技实现了“第一代新型平管型结构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千瓦级电堆”的原型研制,目前正在积极建设电堆研发中试线,拟实现两款电堆产品的自动化生产。2020年完成天使轮融资。
擎动动力:
擎动动力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氢燃料电池核心组件膜电极的研发,同时采用碳纳米管薄膜担载的铂八面体合金技术,为用户提供车用膜电极、氢氧膜电极、风冷膜电极等产品。2017年完成了天使轮融资。
电池管理系统BMS
BMS电池管理系统被称为“电池保姆”,不仅直接对动力电池充放电进行管理,同时也是衔接电池组、整车系统和电机的纽带。
2020年,全球BMS电池管理系统市场规模达到了316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19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0.1%。从企业构成来看,市场上除了特斯拉、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主机厂会自研BMS系统并应用于自家产品上,还有着很多第三方供应商。
德赛电池:
德赛集团创立于1983年,主营业务为锂电池封装及电池管理系统BMS研发,根据其披露2020年年度报告来看,截至2020年12月31日,德赛电池合并营业收入为193.98亿元,同比增长5.18%。其中,BMS电池管理系统产品实现销售收入39.82亿元。
欣旺达:
欣旺达成立于1997年,主营业务包括3C数码硬件、BMS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PACK、电网储能业务及辅助业务。2019年3月份针对雷诺车型的BMS已经量产,2020年,欣旺达自主研发的BMS通过了ASPICE L2认证,BMS系统和关键零部件达到ASIL D级,并开始为国内外多家知名车企客户批量供应电池管理系统。欣旺达2020年实现营收63.68亿元,同比增长了59.06%。
亿能电子:
亿能电子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较为领先的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系统总成专业供应商。亿能电子已获授权专利超过300项,其BMS产品已经在长安、长城、江淮、北汽、广汽、金龙、东风、福田等国内汽车厂的乘用车和商用车中批量应用。
中航锂电:
中航锂电成立于2015年12月,是专业从事新能源电池、电源系统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电池及相关集成产品和锂电池材料的研制、生产、销售和市场应用开发等。近日有消息报道称,中航锂电计划将在明年IPO。
华塑科技:
华塑科技成立于2005年,专业从事铅酸电池BMS,储能锂电池BMS,EV动力电池BMS和电池监控数据平台运营服务的研发和销售。目前华塑科技推出了四款铅酸电池BMS产品和两款锂电池BMS产品,并支持BMS产品定制。2018年-2020年,华塑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0.86亿元、1.07亿元和2.06亿元
科列技术:
科列技术是一家专注于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供应商。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是国内锂电池管理系统(BMS)研发、销售的领军企业,其锂电池BMS管理系统具有主动式均衡、无线传输、容量管理三大功能,其中主动式均衡为世界首创,并已申请发明专利。
电池产业链
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产业链构成可以发现,上游厂商一般生产相关原料,包括钴、锂等;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的生产商位于动力电池产业链中游,完整电池的生产位于下游。
正极材料
湖南杉杉:
湖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03年11月正式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投资总额近3亿元。湖南杉杉致力于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开发与生产,拥有年产5000吨锂电正极材料的生产规模,产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钴二元系、镍钴锰三元系、磷酸铁锂、钛酸锂等。据有关数据显示,其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
北大先行:
北大先行由东圣投资和北京大学合作于1999年创建成立,是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电动汽车及储能电池组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三元系、磷酸铁锂等。北大先行近年来一直在通过合资建立子公司的方式完善自己的产业布局,在青海省合资成立了泰丰先行、东台吉乃尔、普瑞昂先行等公司,利用青海湖资源生产销售锂盐、硼酸盐及其他锂离子正极材料。
当升科技:
当升科技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钴酸锂、多元材料及锰酸锂等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成为三星 SDI、LG 化学、三洋能源、深圳比克和比亚迪等多家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当升科技主要产品包括5系多元材料、8系多元材料和钴酸锂材料,根据其发布的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盈利4.1亿元-4.5亿元,同比增长180%-208%。
巴莫科技:
巴莫科技成立于2002年8月,是一家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制、开发和产业化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除了位于天津的总部,巴莫科技于2015年8月在成都正式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同时在天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四川成都成阿工业园区均建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化基地,预计到今年年底可达到8-10万吨正极材料的生产规模。巴莫科技在2019年完成了一轮由金石投资投资的A轮融资,融资金额未披露。今年5月, 华友钴业重启了对巴莫科技的收购计划,拟购巴莫科技38.6175%的股权,作价13.512亿元。
容百科技:
容百科技成立于2014年,2016年掌握了生产NCM622和NCM811三元正极材料的技术和关键工艺,2017年成为了国内首家实现NCM811大规模量产的正极材料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将NCM811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规模均处于全球首位。2021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为3亿元-3.4亿元。
厦钨新能源:
厦钨新能源前身为厦门钨业下属电池材料事业部,于2016年12月重组后独立运行,成为厦门钨业下属的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子公司。公司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总体产销量居我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首位,其中钴酸锂产品是绝对的行业龙头,市场份额一直排名行业第一,2019年钴酸锂出货量占全球钴酸锂市场份额约27.78%。主要客户包括三星SDI、村田、LGC、欣旺达、珠海冠宇及比亚迪等。镍钴锰三元材料产品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客户包括松下、比亚迪、宁德时代、中航锂电、亿纬锂能及国轩高科等知名电池企业。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收29.06亿,同比增长100.49%。8月5日,厦钨新能源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62,893,067股,发行价格为每股24.50元。
升华新材料:
江西升华新材料成立于2015年,主要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升华新材料目前拥有江西宜春、湖南株洲、四川射洪三个生产研发基地,具备磷酸铁锂年产能6.5万吨、三元材料年产能3000吨的生产能力。据公开资料显示,升华新材料分别在今年1月份和8月份完成了两轮战略融资,第一轮融资金额4.56亿人民币,由富临精工、晨道投资、宁德时代投资;第二轮融资金额未披露,投资方为晨道投资与宁德时代。
负极材料
贝特瑞:
贝特瑞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和正极材料为核心产品,全球最重要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研发与供应商之一。截至2020年末,贝特瑞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产量及市占率连续七年位列全国首位。从增长趋势来看,2018-2020年间,贝特瑞的产量由4.54万吨增加至8万吨,市占率由17.26%增长至22%,龙头地位稳固。2021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8.53亿,同比增长167.06%。
中科星城:
中科星城在国内动力电池负极材料市场排名领先,并在外销市场取得重大突破,未来会加大对外销市场开拓的资源投入,力争成为全球锂电负极材料的领先品牌。目前主要合作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苏州星恒、中航锂电、韩国SKI、ATL等。截止2020年末,公司负极材料业务为24,026吨,同比增长了35.44%。
翔丰华:
翔丰华主要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先进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主要产品可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大类,产品应用于包括动力(电动交通工具,如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3C消费电子和工业储能等锂电池领域。目前,翔丰华已成功进入LG化学、三星SDI等海外大客户供应链,进而成为特斯拉上海工厂项目的间接供应商。截止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81亿元,同比增长约81%。
湖南宸宇富基:
宸宇富基成立于2019年,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计划拥有年产1.3万吨锂离子电池高性能碳负极材料和7千吨锂离子电池高容量硅碳负极材料的能力。12月31日上午,宸宇富基年产2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第一期工程竣工投产。
天宜锂业:
天宜锂业成立于2018年11月,由天华超净、宁德时代两家上市企业共同发起成立,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电池级氢氧化锂等锂电材料系列产品。天宜锂业一期年产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于2019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于2020年8月正式建成并试生产。2020年11月,
天华超净以1.62亿元收购了长江晨道持有的天宜锂业26%的股权。
电解液
天赐材料:
天赐材料成立2000年,由日化材料起步,2005年进军电解液市场,2011年自研自产电解液材料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原材料成本低于外购。目前天赐材料已经进入CATL与ATL供应链,出货量市场规模第一,成为电解液龙头。截止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62亿,同比增长197.47%。
新宙邦:
新宙邦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电解液领域的头部上市公司,其电池化学品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碳酸酯溶剂、超级电容器化学品和一次锂电化学品。新宙邦于2000年左右进入锂电池行业,现在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能布局,现有和规划产能约20万吨,在南通、惠州、苏州和福建三明都有厂区。截止2021年上半年,新宙邦营业收入25.57亿元,同比增长114.23%,实现净利润4.37亿元,同比增长83.85%。
新泰材料:
江苏新泰材料成立于2011年8月,是一家锂离子电池用电解质制造商,主要产品有六氟磷酸锂、盐酸、氯化钙、氟硼酸钾、氟铝酸钠、氟钛酸钾及氟锆酸钾等。今年7月,新泰材料与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宁德国泰华荣新材料有限公司就供应六氟磷酸锂事宜签订了《年度采购协议》,协议规定,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新泰材料供应六氟磷酸锂不少于12000吨。
苏州华一:
苏州华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现在拥有1000吨VC和1000吨FEC的年产能,并且保持着持续的增长,以满足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今年6月,奥克股份拟投资获取苏州华一35%的股份。
隔膜
恩捷股份:
成立于2010年,主营锂电池隔膜类产品。公司主业隔膜出货量2018年全球市占率14%,全球第一;国内市占率20%,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锂电池隔膜供应商,市场份额也为全球第一。客户方面包括松下、三星、LG Chem等国外企业以及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孚能、力神等超过20多家的国内锂电池企业。截止2021年上半年,恩捷股份净利润约为11亿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星源材质:
公司于2003年成立,2010年投产首条干法隔膜产线,2014年投产首条湿法隔膜产线,截至2020年底公司隔膜产能已达15.4亿平米(干法6亿平米+湿法9.4亿平米),主要客户涵盖LG化学、三星、宁德时代、比亚迪、村田等国内外主流电池厂。截止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22亿,同比增长238.51%。
无论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其累计装机量都在不断提高,有机构预测,未来五年内,我国汽车动力锂电池市场规模将保持复合增速20%以上增长,到2025年我国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将达到232GWH。
电机与电控
电机与电控产品成本可占整车制造成本的30%左右,且是新能源汽车厂商十分关注的动力部件。通常一辆新能源汽车搭载电机与电控系统各一个,高达96%的纯电动汽车电机与电控为配套供应。
电机
日本电产:
日本电产是世界知名的电机生产商,其最新的驱动马达系统“E-Axle”已经累计销售了数十万台。自2019年4月起,日本电产作为一级供应商陆续研发并量产了“EAxle”的“Ni150Ex”、“Ni200Ex”、“Ni100Ex”、“Ni70Ex”、“Ni50Ex”共计五款机型,预计可覆盖全球98%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采用了“E-Axle”驱动马达系统的车企包括广汽埃安、广汽丰田、蔚来、吉利等。
博格华纳:
博格华纳在全球17个国家建立了62个制造和技术基地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服务,致力于提高全球汽车的驱动系统性能。据外媒报道,博格华纳于今年上半年推出了全新的电机系统HVH320,该电机的功率超过400 kW,可实现高达1270 Nm的扭矩。此外,该技术支持车辆换挡时序控制,并可在制动或下坡行驶时产生动力为电池充电,计划于2024年投产。
博格华纳今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达37.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飙升164%;营业利润达3.17亿美元。
大洋电机:
大洋电机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头部的电机制造厂商。大洋电机拥有每年超过7500万台套建筑及家居电器电机、30万台套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及500万台车辆旋转电器的生产能力。据相关资料显示,大洋电机预计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15亿元-2.85亿元,同比增长181.65%-273.35% 。
上海大郡:
上海大郡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有着深厚研发背景的技术性企业。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技术研发、制造和销售,致力于为国内外主流汽车制造商提供产品及服务。上海大郡于2002年率先将永磁磁阻电机设计技术引入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并从2003年开始承担国家电动汽车相关的重大项目。
精进电动:
精进电动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电驱动领域的领先企业,公司在驱动电机、电力电子、汽车传动和软件控制方面拥有先进、全面的技术研发能力。精进电动技术路线覆盖纯电动、插电混合动力、混合动力等,国内外客户包括美国菲斯科、美国克莱斯勒、一汽、上汽、广汽、吉利、北汽、长城、福田欧辉客车、海格客车、厦门金龙等知名整车企业。但最新报道显示,精进电动设备运转率不足,且过往三年经营情况均为亏损状态。
电控
海纳川:
海纳川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国际化、综合性的汽车零部件集团,产品布局包括:内外饰系统、电子电器系统、底盘系统、动力系统、车身系统、新能源产品等。海纳川2020年营业收入达658亿元,位列《美国汽车新闻》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第42位,上榜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第2位。海纳川公司拥有40余境内企业,10余家境外工厂,在欧洲、北美、亚太建立了研发中心,全球员工超过27000人。
深圳大地和:
大地和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机及电机控制器的研发、生产、销售,核心产品为汽车电机、控制器。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公司营业总收入1.07亿元,同比下降36.61%;净利润为-1.43亿元,下降0.86%。
启明信息:
启明信息成立于2000年,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汽车管理软件与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制造及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围绕“一基础、两核心”(启明星云FusionCloud一个基础平台,企业数字运营和智慧营销及智慧汽车两个核心业务)展开经营活动。根据其2020年年报显示,启明信息实现营收15.52亿元,同比增长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亿元,同比增长39.48%。
亚太机电:
亚太机电致力于汽车基础制动系统、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智能驾驶系统、轮毂电机以及线控底盘系统的开发、生产、销售,于2009年8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亚太机电的产品销售网络覆盖了国内各大知名的整车企业和国际著名的汽车跨国公司,并自营出口南北美、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现已进入了大众、通用、本田、日产、Stellantis(原PSA)等采购平台。
充电桩
充电运营也是随着新能源车一并兴起的一个行业,目前,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呈现出一个快速增长的趋势,截止2021年6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公共+私人)累计数量为194.7万台,同比增加47.3%。
充电桩市场潜力巨大,但需要运营商的精细化管理才能获得利润。目前特来电的国内市场占比最大,且正在计划上市,但盈利情况始终不明朗,相比之下其他中小型运营公司的情况则更不乐观。
特来电:
特来电于2014年创立,是特锐德充电桩业务的主要运营主体,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的建设、运营及互联网的增值服务。特锐德在2020年年报中提及,充电桩运营数量及充电量均为全国第一,注册用户数量实现快速增长。目前,特来电在北京、重庆、成都等城市实现市场占有率第一,产业链合作方包括国网电动汽车、大众汽车、宝马、北汽新能源、长安汽车、吉利集团等车企,以及滴滴出行、中电投等生态合作伙伴。此外,特来电还与华为达成全面合作,共同打造智能充电网络。但在2019年、2020年仍处于亏损状态。
星星充电:
星星充电是万帮星星充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简称,也是其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充电产品品牌名称。2014年充电桩产业向非国有资本开放,吸引了大批社会资本参与,以汽车经销商业务为主的万帮集团也入局,并且培育出了星星充电这匹黑马。截至2020年8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中,星星充电以13.9万台位列第二,仅次于特来电。面向汽车领域其服务全球59家车企,是大众汽车、保时捷、梅赛德斯奔驰、雷克萨斯等企业的战略供应商;针对地产和物业充电服务领域,其与以万科地产为代表的74家国内百强地产公司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2021年5月17日,星星充电宣布获得高瓴领投,IDG、泰康、宝龙与远洋地产等跟投的B轮融资,其投后估值155亿元。
云快充:
中国首家专业提供充电站建设运营整体解决方案第三方公司,其中在南京为90%出租车、100%专车、90%通勤包车与物流车提供充电服务。通过云快充APP可以进行网点查找、扫码充电、实时监控和在线支付等操作,致力于为新能源汽车车主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日前完成B轮融资。
动力电池回收
2013年以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并于2014年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按照动力电池4至6年使用寿命测算,首批动力电池退役潮已经于去年开始。此外,未来几年退役动力电池的总量将会持续攀升,据招商证券测算,到2022年我国将产生53万吨退役锂离子电池。
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大部分的动力电池企业由于技术和设备的缺乏,还不能够很好地完成如此体量的动力电池拆解回收工作,但也说明了此市场潜力巨大。
Li-cycle:
Li-Cycle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清洁技术公司,其使命是解决全球寿命终止的锂离子电池问题,并满足对关键电池材料迅速增长的需求。Li-Cycle开发出一项独特的技术,可通过两步机械和湿法冶金“湿化学”工艺,实现锂离子电池中所有材料的80%至100%的回收。8月12日,Li-Cycle在纽交所上市,市值17亿美金。
博萃循环:
博萃循环成立于2019年,致力于稀有稀贵金属资源提取、高端金属材料再生利用的工艺研发和装备研制。博萃循环研发了动力电池拆解回收的全流程工艺装备,包括拆解流程装备、浸出流程装备和分离流程装备,均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拆解流程设备通过高效撕碎、负压裂解、全干法筛选三个工段即可实现有机成分的无害化和有价金属的资源回收。今年5月,博萃循环宣布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蓝驰创投独家投资。
赛德美:
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在北京中关村成立,属于石景山园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下辖天津赛德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天津赛德美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设备集成公司)、中南大学赛德美动力电池回收中试中心/梯级利用中心,是专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与再生利用的环保科技公司,自主开发了废旧动力电池自动化拆解、精确分离、全组分材料回收生产线,是目前国内物理法回收技术(精确拆解+材料回收)的倡导者。
华友循环:
华友循环成立于2017年3月,是浙江华友钴业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致力于构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打造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生态工业。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其业务包含退役动力蓄电池的回收、梯次利用研究及推广、无害化物理拆解及其自动化研究、关键材料的高效率再生利用等。
邦普循环:
邦普循环创立于2005年,现具有处理废旧电池总量超120000吨/年的产能,同时具备前驱体材料40000吨/年产能的能力,电池产品核心金属材料总回收率达到99.3%。
整车市场
根据购车网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100.7万辆,同比大幅增长220.9%。
从具体车型来看,特斯拉Model 3、Model Y销量分别位居第2、第3名,比亚迪汉EV为第4名,理想ONE为第8名,小鹏P7为第11名,蔚来ES6为第13名,领跑T03为第15名。
宏光MINI则以157939辆的成绩位列第1名。
2021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来源:CPCA乘联会
分析销量榜单中的车企会发现,新能源汽车的商品属性已经开始出现分化:
一方面,主打车辆性能、驾驶体验的车型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且相关技术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在持续增强。
另一方面,如宏光MINI、欧拉黑猫(排名第6)等高性价比车型同样受到了消费者青睐,在相关地方政策支持和车企优惠活动的促进下,相关车型的市场接受程度超出了市场预期。
新能源汽车市场车型的多元化也给传统车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相对于全尺寸新能源车,MINI车型的产品研发难度更低,在市场需求已经得到佐证的情况下,这将是传统车企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相关车型的畅销也确实为车企带来了实际利益。
但对于以跨界玩家(如小米)为主的第二波造车新势力企业而言,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愈发白热化的竞争和越来越高的品牌集中度对其可能不是件好事。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前十名的车型合计销售了477266辆,占上半年新能源纯电汽车总销量的58.4%。
在这种情况下,小米、集度等企业抢占市场份额的难度相较以往会更大,其必须拿出更加“物美价廉”或具有更大差异化的产品来打动消费者,否则将很难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生存。
总的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据中汽协预测,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超过180万辆。在电池材料、电控系统的不断发展下,新能源汽车与传统能源汽车的动力差距将越来越小;同时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也在补齐曾经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短板。
相比于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电子架构能与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更加深度的融合,这些都会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市场得到进一步扩张。而位于新能源产业链中的企业和供应商,也必将进入新的征程。
本文来自于「张麟 」原创出品,36氪授权发布。